很多遊客存在僥幸心理,不願購買旅遊保險。有遊客認為,出外旅遊就那麼幾天,根本沒有必要花錢來獲得這種保障,所以不願意個人掏腰包為旅遊上保險。另外,有的遊客則存在認識誤區,加上現在的保險合同過於繁瑣,一旦需要索賠手續非常麻煩。因此,許多遊客對旅遊保險采取抵觸態度。
認識誤區導致遊客對旅遊風險沒有清醒認知,即便是對風險有所認知,但對風險可能帶來的嚴重後果認識不深。
誤區一:單純依賴旅行社
很多遊客認為,既然已有旅行社責任險,無必要再買一份保險。應當認識到,如果僅是一份旅行社責任險,並不能保證遊客整個行程的安全無憂。
其實,旅行社所買的是國家強製的旅行社責任險,它是指保險公司對旅行社在從事旅遊業務經營活動中,因旅行社的疏忽或過失,造成其接待的境內外旅遊者遭受經濟損失而應由旅行社承擔的責任,轉由保險公司承擔賠償保險金責任的行為。而當意外的發生與旅行社沒有關係時,遊客就不能得到這種旅行社責任險的任何保障。因此,在與旅行社簽訂旅行合同時,應確認旅行社上了什麼保險,如果僅僅是上了旅行社責任險,可以根據需要主動要求購買其他險種,如旅遊意外傷害保險等,以化解旅行途中的風險。
誤區二:交通意外險的特點
有些人認為,購買交通工具意外險後,再購買航意險是一種重複和浪費。其實,在購買保險的時候可以了解到,除非在同一公司購買的產品,條款有特殊規定的外,通常在不同保險公司購買的產品,保險金額可以相互疊加。
另外,也會出現一些遊客自駕車旅行卻買交通意外保險的情況。專家提醒自駕車的遊客,交通意外保險隻承保被保險人乘坐客運公共交通工具期間發生的交通意外。公共交通工具中雖然包括汽車,但是隻包括公共汽車、電車、出租汽車,並不包括旅客自己的汽車。希望自駕車旅客不要望文生義,盲目購買。
誤區三:一般意外險包括所有意外事故
很多遊客認為,一般人身意外險包括所有的意外事故。其實,一般的人身意外險不包括高危險活動。如果要從事蹦極、攀岩、登山、滑雪等高危險活動,很有可能發生意外後得不到賠償的情況。
誤區四:上了普通車險就不用再上其他保險
一般汽車所上的保險是第三者責任險與車輛損失險,而車上人員的安全這類保險卻無法保障。因此,出遊前應充分考慮到可能發生的事故,根據需要上一些如投保車上人員險等,以更有效地使司機及同車人員有保險保障。
(3)可選擇網上投保
很多保險公司相繼推出了網絡保險。網上保險的險種,更適合的是投保金額較少、保險責任相對明確的短期投保,比如旅遊保險。泰康人壽保險有限公司的客戶,可以通過其公司網站泰康在線,在網上完成購買旅遊險保險單的全過程。
泰康人壽保險的網站在成立不久就與中信實業銀行合作發行了“中信泰康旅遊救援卡”。該卡具有銀行卡的功能,包含了救援險和意外傷害險兩個險種,用戶上網填好保單,通過招行一網通支付20元保費,可以享受一年的旅遊救援保險服務。持卡人出行時因意外傷害或突發急性病而陷入急難狀況時,撥打24小時救援電話,就可以及時得到安排就醫、代繳入院保證金、轉院治療、轉運回原居住地等服務,保險公司為救援服務所支付的費用和累計給付的醫療費用總額達5萬元。用戶上網操作,從填表到最終的確認,隻需要15分鍾,而通過傳統渠道投保,最短也要兩三天。
大多數推出網上投保服務的保險公司,在這項業務上的設計差別不大。下麵介紹幾家主要的保險公司在投保方式上的異同。
比如泰康人壽的投保流程:在“泰康在線”上挑選需要投保的險種;按照網頁提示填寫投保信息,包括錄入被保險人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證號碼等);投保單信息確認後支付保費(泰康提供了彙款、銀行卡甚至手機付款等多種支付方式);投保成功保單號生成。
中國人保近期推出的電子保單和網上投保的服務,其投保流程與泰康相似,在支付方式上,人保目前有兩種支付方式:銀行卡網上支付和單到付款(業務員親自送保單到投保人手中,同時投保人交保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