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3章 延安革命紀念館(1 / 1)

延安革命紀念館在陝西省延安市王家坪,是1935年10月至1948年8月毛澤東居住地和中共中央所在地,也是中國工農紅軍萬裏長征勝利到達的終點。

陝甘寧革命根據地的首府是延安。決定中國命運的許多重大曆史事件都發生在這裏:發動渭華起義和創建陝甘根據地,提出和組成抗日民族統一戰線,進行整風運動、統一全黨思想,開展大生產運動,召開延安文藝座談會、提出革命文藝方針,召開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正式確定毛澤東思想是全黨一切工作的指導方針,指揮全國解放戰爭勢如破竹地進行。延安成為中國革命的聖地。

延安革命紀念館始建在1950年,擴建在1996年,由革命舊址和紀念館兩部分組成。紀念館有廣場和毛澤東銅像,館藏文物34000多件,陳列麵積5500平方米,展線500米,共有6個展廳,其中第一至第五層廳是中共中央在陝北領導中國革命的基本陳列,第六層廳為臨時陳列。序廳以延安曆史地貌等三組大型浮雕濃縮主題。延安革命革命舊址延安革命紀念館陳列大廳采用聲光電等現代化手段的多媒體電腦、觸摸屏、大屏幕、聽音台等表現手法,以700餘幅照片及近千件革命文物及雕塑、油畫、圖表、場景複原等資料形象、生動地再現了黨中央及老一輩無產階段革命家在延安領導中國革命的艱苦歲月。整個陳列分10個單元展出,並獲國家級十大精品展提名獎,即:一、西北革命根據地的創建;二、紅軍長征到陝北;三、為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而鬥爭;四、八載幹戈仗延安;五、新中國的雛形——陝甘寧邊區;六、窯洞大學育英才;七、自力更生奏凱歌;八、延安整風鑄黨魂;九、為和平民主而鬥爭;十、轉戰陝北、奪取勝利。紀念館所屬革命舊址有12處,目前對外開放棗園、楊家嶺、王家坪、鳳凰山、南泥灣5處。紀念館常年接待著前來參觀的遊客,還建了常年性的延安精神宣講團,采用唱、講、跳的形式在各省市作巡回宣傳,深受歡迎。

延安革命紀念館是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基地,它以其豐富的圖片、資料、遺址、實物發揮著社會主義、愛國主義、革命傳統教育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