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溫柔,青海湖的故事都與女性有關。在中國古代傳說中,青海湖又叫“瑤池”,它的主人是一位地位尊貴的女神——西王母。西王母曾在瑤池舉辦盛大宴會,款待天上眾神。據說每年農曆七月十八日是西王母的生日,自唐代以來,政府和民間都在這一天舉行盛大的祭海(青海)活動。現在,祭海活動已經演變成民間盛會,人們從四麵八方聚集到湖邊,唱歌、跳舞,舉行各種比賽、遊戲,人神共娛。
湖中有一座小島——海心山,它的故事更富傳奇色彩。海心山距湖南岸30公裏,東西長2.3公裏,南北寬0.8公裏,是一座狹長的小島。島上岩石嶙峋,泉鳥相映。古時候有傳說,到冬天青海湖湖麵結冰時,把家養的母馬趕到海心山,母馬回來後就能懷上“龍種”,產下的小馬叫做“龍駒”。龍駒不但高大俊美,而且矯健善奔,是最好的戰馬。後人考證,這個傳說源於青海湖邊特產的良種好馬“青海驄”。
最富魅力的要屬鳥島,它位於青海湖西北部,包括“蛋島”和“海西皮”兩個島嶼。因島上候鳥眾多,這裏素有“鳥兒王國”之稱。
蛋島約1平方公裏,雖然麵積不大,卻吸引著眾多鳥類,每年有十幾萬隻候鳥飛到這裏繁衍棲息。一到春天,蛋島就成了斑頭雁、棕頭鷗、魚鷗等候鳥的領地,它們各占一方,築巢營窩,全島布滿鳥巢。放眼望去,島上的鳥蛋一窩連著一窩,密密麻麻,成為青海湖的一大奇觀。
海西皮的麵積比蛋島大四倍,最奇特的是,這兒有一個鸕鶿帝國。在海西皮東部,有一高高聳起的巨岩,形如一口倒扣在湖中的大鍾。用望遠鏡觀察,可以看見一隻隻黑色的鸕鶿站在岩石上,晾曬自己的喉囊,悠閑自得。
現在青海湖已經建立保護區——為了保護鳥類,也為了保護這裏的環境,更是為了讓青海湖的美麗神話永遠繼續下去。
九寨溝:彩色交響樂
九寨溝是一片高山湖泊群,這裏的湖泊、溪流、瀑布展現出非同凡響的豐富色彩。大自然揮動手中的畫筆,在這裏譜寫了一首壯麗的彩色交響樂章。
九寨溝位於四川省北部山區,麵積700多平方公裏,是由一條主溝、兩條支溝組成的Y字型山穀,因穀中有九個藏族村寨而得名“九寨溝”。九寨溝夾在高山之間,蔥鬱的森林保持了原始的自然風貌。狹長的山溝穀地中散布著100多個大小湖泊,無數溪流、瀑布把湖串聯起來,組成九寨溝水景的不同樂章。
從九寨主溝進入景區,最先遇到的是寧靜端莊的犀牛湖。犀牛湖水麵寬闊平靜,蔚藍色的湖水清澈透明,給人以洗淨一切鉛華之感,它是九寨溝彩色樂章的“序曲”。
沿著溪流向上遊走,兩條支溝延伸向大山深處。先進入右邊的支溝,山漸高,水漸急,很快迎來一陣熱烈的旋律——水聲轟鳴的諾日朗瀑布。諾日朗瀑布雖然落差不大,但瀑麵寬達320米,是中國最寬的瀑布。它成半弧形陳列開來,晶瑩剔透的水花飛濺而下,激起朵朵浪花,令人沉醉。
繼續向溝深處走,溪水突然變得異常開闊。這裏河寬水淺,水中的許多石頭、樹枝阻擋了水流,水麵湧起無數浪花,四處飛濺,在陽光下閃閃發光,如同顆顆滾動的珍珠。人們給這裏起了個形象的名字——“珍珠灘”。
再往深處走,就進入了九寨溝彩色交響樂的高潮,它們是五花海、熊貓海、天鵝湖等一係列色彩豔麗的湖。這些湖的水色絢麗多彩,寶藍、翠綠、天青、淡紫,又因為湖水寧靜如鏡,藍天、白雲、雪峰、彩林、鮮花都為水麵平添幾分色彩。最美要屬秋季,森林裏樹葉變色,湖水倒映著森林,把黃的、紅的、綠的、白的各種顏色都溶解在純淨無瑕的水麵上,其色彩之豐富,遠遠超出畫家的想象力。
左邊的支溝同樣精彩,那是九寨溝的水奏響的抒情夜曲。斑斕的五彩池、群山環抱中的長海靜靜地倒映著周圍的雪山、森林。最奇特的景色在水麵以下——淡藍透明的水中浸泡著許多樹的“雕塑”。從形態上可以判斷出這些樹主要是岸邊常見的鬆樹,但是樹的枝幹卻粗而圓潤。原來九寨溝附近是石灰岩,水中富含碳酸鈣,樹木朽倒落入水中後,鈣質逐漸把樹幹包圍住,於是形成了這些天然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