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章 生態萬象(1 / 3)

西雙版納熱帶雨林:野性莽林

猿猴在樹冠間騰躍,野象在林中小路上漫步,老虎埋伏在樹叢中等待獵物,巨蟒蜿蜒遊走……西雙版納熱帶雨林是一個充滿野性的世界。

西雙版納在中國南部邊境線上,地處雲南省南部山區,是中國麵積最大、保存最完好的熱帶雨林。這裏終年溫暖濕潤,充足的陽光灑滿層疊的山嶺,清澈的河水在山穀間迂回流轉,密集的叢林蔥鬱神秘。

叢林裏高大的樹木遮蔽了天空。樹木為爭奪陽光,展開了激烈的鬥爭,競相長高。巨大的喬木為了支撐身體、吸收營養,進化出奇特的“板根”——在底部,樹幹分出數塊三角形板狀根。板根有十幾、幾十厘米厚,高達四五米,顯得頗為壯觀。數片板根形成一個穩固的基座,支撐著巨樹。這樣的巨樹,人們手拉手十幾個人也抱攏不過來;抬頭仰望,它的樹冠伸向高高的天空。

並不是所有植物都能長得格外高大,於是其中一些選擇了殘酷的手段——絞殺。榕樹等一些植物,它們的果實種子被鳥獸吞吃後,隨糞便排出,落在枝椏之間,靠著動物糞便和枝椏上碎屑的營養,種子發芽成長。榕樹能長出多條軟管形的氣根,氣根一邊吸收空氣中的水分,一邊向下垂懸生長。叢林裏經常能看到這樣的氣根,它們一條條從高大的樹冠層中伸下來,蕩蕩悠悠。一旦氣根著地,就即刻紮入土中生根,逐漸粗壯起來。等到榕樹羽翼豐滿,氣根已經把寄主緊密纏繞,直至絞死。

另外一些植物沒有那麼大的野心,隻求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分得一些陽光雨露——雨林中幾乎每一株高大樹木身上,都長有各種寄生植物。從下麵看,樹幹上這兒一個巨大的“花球”,那兒一個精美的“鳥巢”,這些多是寄生的蕨類,它們組建出一座座繽紛的空中花園。

叢林中的動物遠比植物低調,它們更傾向於把自己掩藏起來,想找到它們的身影,需要多一些耐心。在西雙版納熱帶雨林裏,已經發現的陸生脊椎動物有500多種,在中國大約占總數的四分之一。亞洲象、印支虎、白頰長臂猿、綠孔雀、小熊貓、懶猴……還有眾多尚不為人知的動物在雨林裏依照叢林法則生活。

蜀南竹海:竹海品竹

竹海,顧名思義,就是竹的海洋。竹海是竹的世界,清風拂過,綠波蕩漾,翠浪翻滾,千竿齊搖,萬節起舞。

蜀南竹海位於四川省南部連天山的餘脈中,總麵積120平方公裏。這裏20多條山嶺、500多座峰巒全部被竹子覆蓋。一望無際的竹海,連川連嶺,令人陶醉。中國宋代詩人黃庭堅來到這裏時,曾心醉於竹波萬裏,寫下“萬嶺箐”三個大字。

蜀南竹海中楠竹最多。楠竹高大挺拔,傲然直立。在林中漫步,滿眼是一根根密集的竹竿,光滑的竹節在陽光下反射著銀白色的光輝。空氣中彌散著竹葉特有的清香味,稍有微風,劍一樣的竹葉摩挲曼舞,發出“沙沙”的細語聲。

這裏的竹類品種繁多,除了漫山遍野的楠竹,還有其他50多種竹子,它們各有異趣,為竹海錦上添花。紫竹,是竹中的異類——幼時呈淡綠色,竿上長有密密的細絨毛,成熟後逐漸變為深紫乃至墨色。紫竹不高,穿插在綠色的海洋中,相當別致。羅漢竹葉子細小濃密,竹節最有特色——上部的竹節修直規則,靠近地麵的竹節卻特立獨行,有的短粗鼓脹,有的隘縮傾斜,奇特可愛。還有文靜的水竹、娟秀的觀音竹、老少相依的慈竹等等,其中不乏珍貴品種。

中國傳統文化對竹子偏愛有加。竹子因其中空、挺拔、四季蒼翠的特性,被賦予了高潔、正直的人格特征。中國古代的文人雅士,喜歡用竹子來比喻自己的節操。在竹海中漫遊,細品老竹挺拔不屈,新筍破勢待發,高者卓爾不群,低者怡然自賞……不同的個性,相同的神韻,一片竹林,能感悟出世間沉浮。

以竹為海,萬裏碧波,不管是雲霧起時淹盡山林,還是鬥轉星移四季變換,蜀南竹海總是保持著不變的蒼翠碧綠,在深山中寧靜致遠。

輪台胡楊林:沙漠裏的英雄樹

胡楊林生長在沙漠之濱,陪伴它們的隻有連綿的沙丘和無盡的幹旱。在艱苦的環境中,神奇、靚麗的胡楊樹倔強地生根發芽,人們感歎它的頑強,稱它為“沙漠裏的英雄樹”。

在中國新疆輪台地區,擁有世界麵積最大、分布最密的胡楊林——沿著新疆的塔克拉瑪幹沙漠的塔裏木河,一路生長著40多萬畝的天然胡楊林。

胡楊,在維吾爾語中叫“托克拉克”,意為“最美麗的樹”。這是一種神奇的樹,有“生而千年不死,死而千年不倒,倒而千年不朽”之譽。為了與沙漠中的嚴寒、酷暑、狂風抗衡,胡楊樹多粗壯有力,五六米高的一棵,樹幹直徑就達到一米左右。直立易摧,因此它的枝幹多是彎曲旋轉、遒勁有力,從而呈現出千姿百態的奇特造型。樹冠茂密如蓋,樹葉細小精致,樹身線條曲折,這些都是適應沙漠氣候而進化出來的特征。即使盛夏,胡楊的葉子也不會出現青翠欲滴的顏色,它要保護自己不受沙漠烈日的炙烤;到了秋天,胡楊葉會突然迸發出熱烈的金黃色,似乎要用這種絢麗的顏色,昭示生命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