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章
觀音教的教主一出來,事件就立刻升級了,但同時,南方各地的官員,卻都沒能在第一時間采取行動,因為這個教主,正是鄭洪新!
鄭定輝登基不久,但關於他的祖宗八輩都幾乎被各級官員熟知了,相比之下,劉家倒有些被掩蓋了,畢竟這裏麵沒什麼血緣上的關係,當然無論是在朝中還是地方上,都有人對劉家奉承討好,不過對於鄭家這邊也一直有人在留心。
因為鄭洪新早先和鄭定輝打過官司,所以也沒有人上門討好,但也沒有去欺負他的,再怎麼說,人家也是沒出五服的兄弟,鄭定輝要是想弄個忠義兩全,不落人口舌,說不定還會給鄭洪新封個什麼爵位呢。所以他一出來,南方各地的官員都不約而同的停下了手,然後急往上京送報,而他們停了,觀音教卻沒有停,在鄭洪新的號召下,無數老人孩子婦女都走了出來,支援他們的教主。
支援什麼,他們是不太理解的,他們也不太清楚為什麼好好的信菩薩就變成了要管神,但長久以來,無數次的在腦中背誦教義,已經在他們腦中形成了,教主說的,都是對的,教主說的,都是有理的,教主的話,就應該讚同,所以他們來到各地的衙門處,呐喊,揮舞,有激進的,甚至進行了威脅。
一大堆平民百姓圍著衙門叫喊,這不說在大珠,就是曆朝曆代也是個稀罕事,而且縣衙中的衙役還不管,這就更令人費思了,一開始百姓們還有點怕,也不敢去圍觀,過了兩天見沒有什麼事,就有那膽大的在旁邊看,還有在私下議論的。
“這觀音教,到底是怎麼回事?”
“是信菩薩的。”
“這信菩薩怎麼就信到這裏了?沒說不讓信菩薩啊。”
“誰知道呢,聽說那什麼教主,是聖上的兄弟呢!”
“聖上的兄弟,那不是王爺嗎?那這是朝廷讓信的?”
“不知道哇。”
……
君權神授,雖然一般的百姓並不知道這個詞彙,但是幾千年來的熏陶卻讓他們從骨子裏有這樣的認識,能成為皇帝的,那都是有來頭的,那這皇帝的兄弟,也自然和一般人不同,再加上衙門的這種態度,就令很多人覺得這觀音教不同凡響。而那些觀音教的教徒,也更加精神,更加覺得他們的教主威武不凡,神勇無敵,叫喊起來,聲音更加響亮,胳膊也揮舞的更加有力,特別是王普縣那邊,已經和當地衙役發生過爭執了,若不是有軍隊駐守,加上孫鵬等人的堅守,幾乎就要衝到牢裏,將二狗娘搶出來了。
不過衙門這裏雖然沒出亂子,劉家這邊卻出了問題,就在觀音教和衙門發生劇烈衝突的那天夜裏,一夥兒觀音教教徒進了劉府,劫走了劉武和英兒,雖然孫鵬得到消息後就在第一時間趕了過來,並在全城戒嚴進行了搜捕,卻一直沒能找到人,從二狗娘被關到劉家兄妹失蹤,前後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南方各地,混亂不斷。
各地的急報如雪花似的報到了鄭定輝這裏,劉家兄妹的情況更是在第一時間到了鄭定輝的案頭,在看到那些急報的時候,鄭定輝隻是挑了挑眼,但是在看到劉家兄妹的情報後,他的臉色卻頓時黑了下來。
“觀音教的事情,先前都有誰負責?”雖然先前一直沒將觀音教的事情放上議程,但鄭定輝知道,這麼迅速發展的一個教派,李思安不會不留心的,就算不是太在意,也總會讓人盯著些。
“此事,一直是張盤山張大人負責的。”
張峰小心翼翼的回答,卻發現,在他說出這一句之後,鄭定輝的臉更陰沉了。
“在豆滿的時候,張盤山可做了什麼惹怒陛下的事情?”
他這麼想著,又覺得有些不太可能,雖然鄭定輝還沒登基多長時間,可他心中已經悄悄的把他和英明神武之類的字眼聯係到了一起,這裏麵自然有鄭定輝先前功績的原因,也是他過去就是鄭定輝的副官,不過最重要的,還是因為他覺得鄭定輝能以公事為重,以大局為重,哪怕先前得罪過他的人,隻要不是犯了國法律法,都會從公處理。比如他先前是李思安安插在他身邊的,早先沒少把他的事情向上彙報,這雖然是執行命令,可到底不好,但在他坦承後,鄭定輝卻待他和先前沒兩樣,他該有的功績從來沒有少報,該發給他的賞銀也從來沒有少過,現在更將他提拔到了這個位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