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朗
在我們的解放區,特別是在延安,蔡暢的名字,是被每個同誌所熟悉的。這位值得尊敬值得愛戴的婦女領袖,不隻是婦女們維護著她,連男同誌們也不得不對她衷心敬佩。因此,“蔡大姐”這個滿含著尊敬和親昵的稱呼早已代替了她的名字,即使比她年長的同誌,也很習慣很自然地稱她為“蔡大姐”呢。
蔡大姐今年46歲,按道理,該是一個半老的婦人了,然而,她卻一點都不顯得蒼老,像似正在中年,假如你看到她,你會吃驚:“怎麼她會這樣年輕呢?”於是,也就會有人不假思索地回答你:“革命隊伍裏的女同誌,是永遠年輕的,因為她們的精神愉快。”
講起來,蔡大姐在她那同一時代女孩子當中,應該算是最幸福的一個了。雖然她出生於一個破落的小地主家庭,並且有著一個完全不照顧家庭的父親,但是她的母親卻是一位頂可愛頂革命的婦人。美國名記者威爾斯女士在她的《續西行漫記》裏曾經有過這樣的一段敘述:“蔡暢到現在還是崇拜著她的母親,這可愛的老婦人到了50歲才進小學,並影響她的孩子們後來成為共產主義者。”這個老婦人的確是一個在當時的全中國很難找到的好母親,很使人相信的好母親。這位剛毅而明達的婦人,當她已經50歲高齡的時候,受了1911年革命的影響,在她那吸鴉片、討小老婆的丈夫百般阻撓之下,變賣了所有的妝奩,使得她的三個兒女和她自己走進了學校,而在高小畢業之後又自辦小學,她是竭力地使她的兒女們受到應受的教育。她的艱苦奮鬥也正是促使蔡大姐和她的哥哥姐姐在學校裏成為最優秀的學生的原因之一。因為生活的艱苦和學習的努力,蔡大姐從一個湖南的女師補習學校畢業後,16歲就出來當小學教員,以補助家庭生活。
一個可敬愛的母親,還不是蔡大姐幸福的全部,而“中國共產黨領袖之一”的蔡和森和“中國婦女運動領導人之一”的向警予,也正是蔡大姐嫡親的兄嫂。這兩位傑出的共產黨領袖,加上一位革命的母親,剛好組成了一個革命的家庭。蔡大姐就是在這樣的共同切磋、共同度著艱苦生活中度過了她的青年和往後很長很長的歲月。現在,來略述一下蔡大姐的半生奮鬥的曆史吧——
在1918年的時候,蔡大姐的哥哥蔡和森同誌便和毛澤東同誌組織了新民學會,蔡大姐是加入了,而在1919年五四運動以後,在毛澤東、蔡和森兩位同誌組織留法工學團的同時,蔡大姐便和向警予同誌組織了婦女工學團,這也就是她從事婦女運動的開始。就在此時她和母親、哥哥以及未來的嫂嫂向警予借了路費搭乘四等船(貨艙)一同到了法國。在法國過了三年半工半讀的僑民生活。她總共入了三個工廠:電燈廠、橡皮鞋廠和一個印刷絲手巾工廠。每天她從早到晚要做10小時以上的工作才能維持生活和學習。而她的學習時間也隻好在夜深人靜的時候。這是一段最艱苦的時期。然而她卻有了不少的收獲,不但學會了法文,而且在那牢獄一般的工廠裏竟團結了“不法”的法國工人和時刻受著最惡劣待遇的中國工人,這些人後來大半成為優秀的共產黨員了。
當時和蔡大姐一同留法的有趙世炎、陳延年、周恩來、蔡和森、向警予、李富春、李立三、王若飛、聶榮臻、傅鍾等許許多多中國優秀青年。
1921年春天,是中國共產黨創始的時候,蔡大姐便在1922年加入了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旅法支部。第二年即成為光榮的共產黨員了。
蔡大姐沒有辜負這光榮的稱號,從她加入了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的那天起,她便更加積極地為革命不息地鬥爭著,她曾經參加了留法學生的十月革命——二八示威(這是留法工讀生為了爭取他們的讀書權利、吃飯權利、自由思想權利對法國當局的示威運動),組織勤工儉學勵誌社(社會科學研究團體)。
1924年,她被派到莫斯科去學習了,第二年回到祖國參加大革命,同何香凝先生、鄧穎超同誌一道領導了廣東的婦女運動。從此,中國婦女界便繼五四運動之後使中國婦女運動走到了勞動婦女中去,使中國婦女界開始踏上了解放的大道,增加著無限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