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服務性行業,時刻把客戶的價值放在第一位是始終不能動搖的,但真正能理解並嚴格恪守這個理念的人卻並不多。”
“隻要你遵循市場規律的原則,從設計、施工、用材、後期跟蹤服務等各個方麵,多站在客戶的角度去想想,客戶價值就很自然很容易得到實現了。”
在童建明的辦公室裏,至今還完好地保存著足有一米多高的設計方案、合同、報告等等手稿,這裏麵,不知道記下了童建明與合作者一起度過的多少個不眠之夜,留下了他多少心血和汗水。正是應了古人的那句箴言:天道酬勤。
2007年,“達明科技”被確定為中山艦博物館弱電係統工程總包中標單位。童建明要求自己的團隊,一定要勇於創新、敢於突破,一定要做到最好,最大限度地滿足客戶的需要。麵對著上千個關鍵部位點,達明的老功臣們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充分發掘新科技設備的功能,不分晝夜,廢寢忘食,終於成功設計出一套適用於中山艦的獨具特色的監控報警、門禁巡更、燈光工程及安防係統方案,向發包方交出了一份非常完美的答卷。
中山艦博物館弱電係統工程於2008年底全部竣工,並順利通過各相關部門的驗收,直至今日,各係統均運行穩定,充分發揮了智能建築的作用。這項龐大的係統不僅得到了湖北省消防局的高度評價,也得到社會各界的認可。
正是童建明堅持不懈地以服務提升價值,最大限度的滿足客戶的需要,為“達明科技”的發展贏得了較好的口碑,公司自2002年到2009年,連續七年被評為武漢市“重合同、守信用”優秀企業,2005年1月被評為“中國安防行業百家最具成長性企業”;他本人在2010年榮獲“武漢傑出創業家暨2010創業經濟年度人物”獎。
日進日新引領未來
莎士比亞有一句名言:“僅僅一個人獨善其身,那實在是一種浪費。上天生下我們,是要把我們當作火炬,不是照亮自己,而是普照世界:因為我們的德行倘不能推及他人,那就等於沒有一樣。”士為知己者死。這份誠摯的感情,是童建明最看重的。
人才對企業尤為重要,特別是新興的科技企業。童建明經常講:“要想留住人才,通常有三種方法:一是提高待遇,二是往上提拔,最後一種是感情深。我是屬於最後一種類型的人。對員工一定要有感情,企業的任何一位員工都是公司的寶貴財富。”
現在的“達明”公司,工作十年以上的員工比比皆是,有的員工說:“正是因為衝著童總對我們的感情,我才一直舍不得離開,就留在他身邊和他一起打天下、享天下吧。”還有的員工說:“從進達明到現在我的工資已經翻了好幾倍,沒有達明也就沒有今天的我,做人不能忘恩負義”。
童建明把職工的幸福與企業的成功緊緊捆在一起,讓職工和自己一起分享發展成果。公司堅持每年按利潤比例給職工晉升工資,目前“達明”職工的月均收入高於武漢企業平均工資水平15%,同時他們還實行困難職工補助、高溫補貼等一係列福利製度。對“達明”人來說,公司就是一個大家庭,大家榮辱與共。
當然,童建明也不忘常常提醒員工:每個人都是公司的主人翁。他告誡和教育員工“先做人,後做事”。他總是這樣的鼓勵大家:大膽去做,做錯了不要緊,隻要懂得這是錯的結束而不是錯的開始,這就是進步;看到別人的短處,記在自己的心裏,讓自己以後不再出現類似的錯誤,這就是進步。關心他人,勇於奉獻,能看著被幫助的人減少痛苦,自己由衷地感到快樂,這就是進步;能將別人幫助了你刻在心裏,並回報給其他需要幫助的人,這也是進步。於是,在他細雨潤物的感情滋潤下,朋友及其同事把對他的信任轉換成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轉化成推動公司前進的巨大力量。
2008年5月28日,汶川大地震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也牽動著“達明”人的心。公司員工自發為汶川災區募捐,童建明第一個捐出了善款,員工也紛紛慷慨解囊,捐款率達到了100%。這每一筆捐款的背後,都有一顆滾燙的愛心。員工們自覺奉獻愛心的舉動,讓童建明感到欣慰:我們是民營企業,平時我們默默無聞地努力工作,為社會為自己創造財富,而危難之際我們也一樣深明“匹夫有責”的大義。有這樣一支員工隊伍,我們有何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