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 孟軻《孟子?告子下》
我很希望有人來寫一部悲劇性的曆史,他要在其中敘述:世界上許多國家,無不以其大文豪及大藝術家為榮,但在他們生前,卻遭到虐待;他要在其中描寫,在一切時代和所有的國家中,真和善常對著邪和惡作無窮的鬥爭;他要描寫,在任何藝術中,人類的大導師們幾乎全都遭災殉難;他要描寫,除了少數人外,他們從未被賞識和關心,反而常受壓迫,或顛沛流離,或貧寒饑苦,而富貴榮華則為庸碌卑鄙者所享受……然而那些大師們仍不屈不撓,繼續奮鬥,終能完成事業,光耀史冊,永垂不朽。
——(德)叔本華《叔本華論文集》
中國畫史自隋、唐至宋、元,曆代大師巨擘輩出,到明、清卻每況愈下。二十世紀以來,人們在批判自審中,苦苦探索、尋找出路,創新浪潮襲來,終於為中國畫的複興帶來曆史機遇,但“窮途末路論”、“筆墨等於零論”等的出爐,又似乎宣告了中國畫百年改革的失敗。然而請記住: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一個單薄而巨大的身影從蜀地走來,以他的奇才演繹的峨眉神話,一夜間震動了巴山蜀水,爾後名震京師,享譽大江南北,以他的傑出才華表明了中國畫生生不息,與時俱新,可以自立於世界藝術之林這樣一個事實,像一塊磁鐵般吸引了無數人的目光。
李瓊久—— 一個集山水、人物、花鳥和書法於一身的天才藝術家,以他強烈的個性風格和獨特的藝術魅力傾倒了當代畫壇多少名流權威。
“你們四川出了個了不起的大畫家李瓊久。”這是時任全國美協主席的吳作人發出的驚歎。
“我在你們四川發現了一個‘活文物’李瓊久。”繼任全國美協副主席的華君武電告四川美協主席李少言時,也難掩心中那份激動。
“瓊老太窮,苦老太苦,苦老不如瓊老,我想畫的他都畫出來了。”李苦禪先生坦然直述對李瓊久的敬佩。
“橫絕峨眉巔”,“峨眉太高,我何小也”。這是石魯對李瓊久這位老鄉知音的褒獎。
“朝氣蓬勃,新得出奇,大有前途。”劉海粟老人也讚不絕口……
香港人說他的書畫獨具一格,“不與任何人撞車”。
東南亞人說他的“隸書寫得龍飛鳳舞,實在少見”。
日本人說他的藝術“是高昂的交響樂”。
江蘇人讚他的山水第一,陝西人讚他的花鳥第一,北京人讚他的書法第一。有人說他是天才、奇才、怪傑、大師,也有人說他什麼也不是。
李瓊久是誰
太平無英雄,苦難出大師。一個充滿悲劇色彩的靈魂,怎樣穿越恐怖與黑暗,在千痛萬苦中崛起,演繹出生命的傳奇
他從窮山溝裏走來,靠心靈的誠實和執著,怎樣超越平庸,而成為一個行動者。一朝橫空出世,怎樣在二十世紀中國畫壇上高歌精彩的峨眉絕響
他不是僧,因為曾經兒孫繞膝;他又是僧,因為他斬斷紅塵,隻留下一個孤獨的背影。
也許是他沉默太久,也許是時代已失去記憶,他已漸行漸遠,離我們而去……
尊敬的讀者,如果你想穿越時空,靠近一位真正的藝術家,本書將與你同行,走進李瓊久大起大落、大悲大喜的傳奇曆程。尋蹤覓跡,破譯隱藏在他背後的神話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