豎刁是春秋時期齊國人。他少年時進宮伺候齊桓公,深得齊桓公的寵愛。長大後更是顯赫於,齊宮內外。他利用伴君受寵之機,一方麵小心謹慎竭力設法取悅於桓公,穩定自己的地位;另一方麵撥弄是非讒毀忠良、製造矛盾,田謀得到更高的權位,最終達到篡奪國家政權的目的。他媚君亂政的行為,在我國春秋史上留下了醜陋的一頁,成為後人認奸識佞、防微杜漸的反麵教材。
豎刁由詩人到專權害國是有一個不斷漸進的發展過程的。他為侍於君,就千方百計設法得到君王的寵幸;受寵之後;他所需要得到的是權力;得到權力之後,他所需要的就是掌握國家命運的王權了。豎刁那不斷膨脹的野心,正是從他做身世低微的侍人時開始的。
豎刁出身貧寒,入宮後,他就極力設法進內廷做近侍。可是,宮廷之路,甚為深遠,難以急成。於是,他便由外廷做起,時時小心,處處謹慎。加之他天資聰穎,手腳靈便,漸漸受到桓公的注意,不久就把他調為近侍。在桓公身邊,他處處留心觀察桓公的生活習性和內心活動。不久,他就把桓公的各種嗜好摸得一清二楚。於是他事事投其好、足其欲、迎其歡,使桓公非常滿意。所以,常得到桓公在眾人麵前的誇讚。天長地久,他也就成了桓公日常生活中不可須臾離開的人物。
豎刁深知桓公有兩大嗜好,一是喜食美味、奇味;二是喜好女色。於是,豎刁就著力從這兩方麵下手,投桓公之所好以取悅於他。宮中有一個叫易牙的人,為人奸詐,精於烹調之技。豎刁就設法與他結為朋友。易牙也深羨豎刁顯赫之勢,不久,兩人遂成莫逆。有一天,豎刁向桓公舉薦了易牙,桓公聽說他很擅長烹調,就問易牙:“我對人間的鳥、獸,蟲、魚都吃膩了,隻是沒吃過人肉。不知人肉的味道如何?”這本是桓公的一句戲言,可是,言者無心,聞者有意,易牙便把這件事牢記在心,總想著怎麼才能給桓公做頓人肉宴,來博得桓公的賞識。思來想去,他忽然眼前一亮:用自己的兒子不正好嗎!幾天後的一次午膳上,桓公吃到了一盤嫩如乳羊、鮮美無比、從沒吃過的菜,當桓公知道這是易牙兒子的肉時,雖然心裏感到很惡心,但又覺得:易牙殺子是為了自己,可見他愛我勝於愛他的親骨肉啊。桓公同時也覺得推薦易牙的豎刁確有識人之才。此後,桓公不僅寵信易牙,他對豎刁也更是恩寵有加了。
宮中有一個叫開方的大夫,也是豎刁的好朋友。為了得到美女,豎刁就和開方計議要把衛懿公的女兒推薦給桓公。果然,桓公得到這個美女後非常高興。豎刁就是通過這些手段,博得了桓公的寵幸,使他在宮中身價日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