讒毀忠良齊桓公時管仲任齊國的宰相,由於管仲頗具才幹,治國有方。所以,齊桓公對他非常信任,尊他為“仲父”,把國政全都交給管仲處理,他自己則終日行歡作樂,有人向他奏請國事時,他都說:“怎麼不去告訴仲父?”管仲的確不負君望,他掌管國政後,實行改革,聯合各國,尊王攘夷,使齊國兵強國富一度成為春秋時期的霸主。很顯然在這樣一個聰明睿智的宰相麵前,心懷叵測的人是很難拋售其奸的。為了得到更大的利益,掌握更高的權力,豎刁隻有毀敗管仲,才能達到自己的目的。所以,他在桓公麵前隻要有一點機會,就設法讒毀管仲。對於這一點豎刁和易牙不謀而合。有一次,他們經過一番密謀後,一同進見桓公,對桓公說:“常言道:‘君出令,臣奉令’,現在咱們齊國隻知道有管仲,根本不知道還有君王您哪。”對此,桓公不以為然,斥責他們說:“我和管仲的關係,就如同身體與手足一樣,有了手足,人的身體才會健全;有了仲父,我才真正成了國君。你們這些小人根本不懂其中的道理。”聽到這話兩人心裏涼了半截,知道想詆毀管仲可絕非易事。此後,豎刁為了達到他不可告人的目的,更變本加厲地利用一切機會挑撥桓公和管仲之間的關係。
齊桓公在管仲的輔佐之下救燕定魯、聲威大振、諸侯悅服,使桓公更加信任管仲,自己則專事飲獵。一天,他在大澤之坡遊獵,豎刁為他駕車。車馳馬奔,正在興頭上時,忽然,桓公停目而視,麵有懼色,半晌無言,豎刁見狀就問齊桓公:“大王在看什麼?”桓公說:“我好像看到一個鬼物,樣子十分可怕,一轉眼又不見了,不知是不是不祥的預兆啊。”說完,他讓豎刁把管仲請來,想請管仲問個吉凶。豎刁馬上說:“管仲又不是聖人,鬼神的事他怎麼會知道呢?”桓公說:“以前曾有一次在行軍路上,我們遇到一隻怪獸,管仲就知道那是‘俞兒’,怎麼能說他不是聖人呢?”豎刁趁機毀謗說:“那次是大王事先說了‘俞兒’的狀貌,管仲隻不過是逢迎您的意思以勸君趕快行進罷了。這次您別說出所見之物的狀貌,隻說是見到鬼了,看他還能不能說出來。如果能說出來,他就是聖人,否則,他就是在騙人”。桓公無心與他爭辯,驅車而歸。
由於桓公心有餘悸,當天夜裏就得了一場大病。忽冷忽熱,直說胡話。第二天,管仲來見桓公。桓公說:“我昨天見到一隻怪物,說不清他是什麼樣子,你知道這個怪物的形狀嗎?”管仲說:“等我問一下再說。”豎刁在旁一邊冷笑一邊插嘴說:“我早就知道管仲說不出來”。幾天後,桓公的病越來越重了。管仲很憂慮,就懸賞以自己封邑的三分之一,尋求能說出桓公所見鬼物狀貌並能釋出吉凶的人。告示貼出幾天後,一個衣著貧賤名叫皇子的農夫求見管仲。他問清了見到鬼物的地點和桓公的病情,就到臥室去見桓公。當時,豎刁正捧碗湯立在床邊,桓公說:“你說我是不是見到鬼了?可是,真的有鬼嗎?”皇子說:“鬼是有的,水、丘、山、野、澤都有自己的鬼,您所見到的是澤中之鬼,叫‘委蛇’。不過,這種鬼是不會輕易讓人見到的,如果誰見到了必然會稱霸天下的。”接著他又說了這種鬼的形狀。聽罷,桓公麵帶笑容,端立起來,頓覺精神爽快,病即痊愈,遂賞了皇子粟帛,又重賞了管仲。這時,豎刁滿臉不悅地說:“管仲沒說出這個怪物的狀貌,您怎麼還要重賞管仲?”桓公說:“常言道‘任者乾暗,任眾者明’。如果沒有管仲,我怎麼能聽到皇子的這番話呢?”
豎刁為了詆毀管仲真可謂處心積慮挖空了心思,在每一件小事上,隻要有機會,他就要大作文章。其目的就是要除去阻礙他實現私欲的障礙,以獲得更大的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