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章 收受賄賂,代敵陳詞(1 / 1)

公元前496年,越王死了,其子勾踐繼位。吳王闔閭趁越國有喪事,帶領3萬精兵伐越。越王勾踐在李設死士挑戰,闔閭傷重而死,死前立太子夫差為吳王,連呼:“你忘了勾踐殺你父親了嗎?”夫差忙答:“永不敢忘。”

3年之後,公元前494年,夫差為報越國殺父之仇,拜相國伍子胥為大將,伯嚭為副將,親率大軍從太湖出發攻打越國。越國的大夫範蠡和文種對勾踐說:“吳國練兵近3年,決心報仇,來勢凶猛,不如堅守城池,避其鋒銳。”勾踐不同意示弱,派出3萬士卒同吳兵廝殺,結果被打得大敗。越王勾踐隻帶五千殘兵敗將,逃到會稽山躲起來。吳軍上岸追殺,越國百姓斃命,莊稼被燒。

文種勸勾踐說:“再莫遲疑,趕緊求和。求和之事通過副將伯嚭準能辦成,我聽說,伯嚭貪財好色,狗苟蠅營;伍子胥正直無私,做事謹嚴,兩人誌趣不合。伯嚭擔心伍子胥功勞太大,而使自己相形見絀,爬不上去。吳王夫差對伍子胥也多有不滿,暗護伯嚭。我們隻要到伯嚭的軍營,送上厚禮和美女,好好拉攏他,定會接受求和。”

越王勾踐於是派文種帶上8個美女、20雙玉璧、1千斤黃金,到吳國兵營拜見伯嚭,並奉承他說:“您是吳王最信任的大臣,功勞最大,吳國之事一決於您,隻要您在吳王前說句好話,我們的求和定能成功。”

伯嚭看看帳下的金玉珠寶,和侍立的越國美女,就對文種說:“整個越國都是吳國的了,這是你們知道的。難道我就值這麼點金子嗎?”文種一聽話中有話,連忙補充說:“這是一點見麵之禮,隻要太宰在吳王麵前多多美言,促成和解,越國的珍寶將會經常送來,美女將隨時供你享用,越國之利你可以獨攬。”

伯嚭聽後萬分高興,但還故意推三阻四。文種說:“我們求和,不直接去懇請吳王,也不去右營找伍子胥,而徑直來到你的帳下,因為你更賢明,肯於幫助危難之人。”這時,伯嚭才無所顧忌地說:“事成之後,可要重重謝我。明日早朝,我領你去見大王。”

文種一見吳王夫差,就跪地謝罰:“越王勾踐年幼無知,得罪貴國,已後悔莫及,情願臣服於吳,特來向您求和”。吳王夫差聽罷頓時大怒:“越國殺我父,占我土,有不共戴天之仇,血不能白流,豈能允和!”伯嚭連忙替越國說情道:“越國雖敗,會稽尚有5千精兵,若決一死戰,吳國將士定將大有傷亡。若是越國投降於楚,不僅越國的財富不會為吳國所有,而且又增加了楚國的軍力,我吳國又增加了一個勁敵。還是接受越國的求和方為上策。”

伍子胥極力反對接受越國的求和請求,向吳王進諫道:“俗話說的好‘治病要除根’,吳、越兩國,南北相鄰,幾代相攻,勢不兩立。勾踐是英明之君,文種、範蠡是賢能之臣,他們一旦被放回國,定要準備報仇雪恥,現在不趁機滅掉它,將來一定要後悔的。”

夫差又問道:“勾踐情願作我的臣下,他們夫婦願意跟我回吳國嗎”伯嚭連忙插言道:“勾踐夫婦願意到吳國伺候大王,整個越國都是吳國的了。大王允和吧。”這時夫差一心要北上中原同大國爭霸,認為被打敗的越國術足為患,因此隻能聽進伯嚭的逢迎之言,根本聽不進伍子胥的良言勸告,於是答應越國投降,撤軍回了吳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