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高祖有8個兒子:惠帝劉盈、齊王劉肥、趙王如意、代王劉恒、梁王劉恢、淮陽王劉友、淮南王劉長、燕王劉建。其中趙王如意,乃是高祖最寵愛的戚夫人所生。高祖認為如意的性格很像自己,將來定會有所作為,而呂後所生的太子劉盈為人仁慈懦弱,將來繼承帝位恐擔負不起駕禦群臣治理天下的大任,擔心漢室江山被心狠手辣而又野心勃勃的呂後篡奪,所以他幾次想改立如意為太子,但都被張良、叔孫通等一班老臣諫阻。改立不成,高祖便立如意為趙王。此時如意年方10歲。高祖擔心自己百歲之後趙王母子的性命難以保全,就選派意誌堅強、為人正直、敢於諫諍,朝廷上下都敬畏的老臣周昌為趙相,保護趙王。
廢劉盈立如意為太子,意味著呂後失去了皇後乃至皇太後的地位,甚至也失去了臨朝稱製的機會。對審食其來說,不但會失去地位,就連性命也難保全。所以呂後為此事一直提心吊膽,捏著一把冷汗。而今廢立未成,高祖一死,刁悍狠毒的呂後果然把屠刀揮向趙王母子頭上。他們下令宮役囚戚夫人於冷宮,剃光頭,帶項鎖,穿囚服,並命她從早到晚舂米不停。難以忍受如此折磨的戚夫人,思念遠在趙國的兒子,編了一首歌,舂米時邊哭邊唱道:“子為王,母為虜,終日舂薄暮,常與死為伍,相離三千裏,當誰使告汝。”審食其得知此事,立即報告呂後。呂後聽了勃然大怒說:“她還想倚靠她的兒子?”於是派人速往趙國,召趙王如意來京。趙相周昌受先帝遺命保護趙王,便從中作梗。致使使者往返3次,趙王仍未至京。呂、審便想出一個調虎離山之計,先將周昌召至長安,再派人召趙王,趙王方至。仁慈的惠帝知道母後發怒,本又嫉恨趙王母子,恐弟遭害,便親迎趙王於灞上,讓趙王住在自己的宮中,同起居,同飲食,寸步不離,照顧趙王甚是周到,呂後要害死如意終未得到機會。惠帝元年12月,有一天惠帝早出晨獵,趙王年少,不能早起,便留在宮中獨寢。密探報知呂後,呂後立即派人帶著毒藥,毒死了年幼無知的趙王。待惠帝晨獵回宮,見趙王已七竅流血而死。仁慈懦弱的惠帝,明知是母後主使,也毫無辦法,隻好獨自悲哀罷了。
毒死趙王,他們還覺不解心頭之恨,又命人砍掉戚夫人手足,挖出眼珠,熏聾雙耳,灌下暗藥,使之不能說,不能聽,不能視,不能行,將其置入廁所,稱之為“人彘”。彘者,豬也。狠毒的呂後、審食其將活生生、美豔豔的戚夫人殘害成一個人不人鬼不鬼的形狀。遂後就命宮中太監引惠帝去看“人彘”。惠帝見此情景,不寒而栗,追問太監,方知是趙王之母戚夫人,便放聲大哭,悲憤添膺,回宮後一病不起。後來惠帝使人向呂後奏請:“這種慘無人道的事,非常人所為,我雖為太後之子,但終不能再治理天下了。”從此日夜飲酒作樂,不再過問政事。
人們不禁要問:呂後為何要讓親生兒子去看“人彘”呢?這個問題,不能用常人的情理去理解。這是權欲熏心的野心家和一個利欲熏心的陰謀家的預謀。呂後並不滿足皇太後這個尊貴的名號,她的目標是獨攬大權登上皇位。審食其則盼望這一天早日到來。然而有皇帝在,況且惠帝已是成年,有權獨立處理朝政,因而成為呂後專權的障礙。於是便想出了一個毒計,即通過看“人彘”來恐嚇他,迫使仁慈懦弱又剛剛登上帝位的劉盈讓權。劉盈看了“人彘”,驚恐憂憤成疾,朝中大權果然落到了呂後及其私寵的手中,自此審食其與呂後之往來,更肆無忌憚了。
昔日趙姬之事,審食其知情不諫,而今呂後殺趙王母子,他又助紂為虐。這是因為審食其總是將呂後之所樂視為己樂,將呂後之所恨視為己恨。由此可見,審食其與呂後勾結得何等緊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