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高祖11年(公元前196年),呂後輔助劉邦誘殺了淮陰侯韓信;同年又令人編造謀反罪狀,殺害了梁王彭越。韓信、彭越兩人都是起義軍的重要將領。在劉邦與項羽爭奪天下的楚漢戰爭中,為劉邦立下了汗馬功勞。他們兩人智謀超群,威信又高,呂後認為高祖在世尚可駕禦他們,一旦高祖去世,就會成為她臨朝稱製的最大威脅。因此,心狠手辣的呂後趁波瀾未興之時,急忙除掉了她的最大的心腹之患。
公元前195年,漢高祖劉邦駕崩於長樂宮。高祖一死,威脅呂後稱製的,仍然是那些與高祖同打天下的功臣。權欲熏心的呂後為保太後的地位和實現稱製的野心,不禁又動殺機。她迫不及待地召來審食其,密謀誅殺高祖遺臣之計。呂後與審食其商議說:“主上已經歸天,本打算頒布遺詔,立嗣舉喪,但恐內外功臣知此消息,趁機謀反,不肯屈事少帝,若不殺盡,天下不會安定。”利令智昏的審食其早把自己的生死榮辱同呂後緊緊連在一起。他們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為了保全自己的身家性命和列侯地位,當然讚成呂後的手段,並積極出謀獻策。二人決定封鎖高祖駕崩的消息,暫不發喪,詐稱高祖病重,召集諸位功臣前來接受遺詔,輔佐國政,同時設下埋伏,待機行事,一舉將遺臣殺光。
事與願違,他們的陰謀走漏了風聲。有人將此事告知曲周侯酈商將軍。酈商聽到後十分震驚。為了避免一場殘酷的謀殺,為了剛剛建立的漢室江山的安定,便冒險去見審食其。酈商將軍見了審食其,直截了當地說:“聽說皇上已經駕崩,時過4日尚不發喪,你們想要誅殺先帝遺臣,如果真是這樣,漢室江山就危在旦夕了!你想:現在陳平、灌嬰領10萬大軍駐守在滎陽,樊噲、周勃帶領20萬大軍據守燕、代,他們得知皇上駕崩,諸位功臣被殺的消息,定會聯合起來打回關中。這樣一來,大臣在朝中反叛,大將從外地攻入,漢室滅亡可指日可待了。”審食其見陰謀敗露,甚是驚恐不安,匆匆入宮稟告呂後。呂後也覺得酈商之言不可不聽。想到真的造成內亂外攻,一切欲望都將落空,便不得不放棄陰險的謀劃,立即傳令發喪,立17歲的太子劉盈為帝,是為漢惠帝。
謀誅遺臣一事告訴人們,審食其確實是呂後的最親信最得力的謀士。呂後的所作所為都需審食其參與謀劃,佐助施行。野心家為了滿足權欲,陰謀家為了得到利益,什麼倒行逆施的事情都能做得出來。試想:如果他們的陰謀得逞,那麼漢高祖平定天下後所出現的社會秩序穩定,農業生產恢複和發展,商業逐步走向繁榮的局麵將毀於一旦,剛剛從戰亂的苦難深淵中解脫出來的民眾,必將重又陷入火坑。
酈商將軍的警告,製止了他們的罪惡活動,保住了統一的漢室天下,挽救了民眾,是曆史的功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