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6章 竊幸乘權,隱賊掩義(1 / 1)

李義府很善於偽裝自己,他雖然非常奸佞。但在外表上,卻給人一種頗為柔順、謙恭的感覺,與人說話也總是麵帶微笑,而把陰險狡詐和褊私妒嫉藏之於心。凡遇不順心者,皆加以中傷陷害。這樣的口蜜腹劍之人,更帶欺騙性,也更具危害性。久而久之,朝野皆透過麵紗看清了他的真實嘴臉,稱他“笑中刀”。因其“以柔而害物”,故又稱他為“人貓”。

李義府因得寵於高宗和武後,攘取威柄,就愈加膽大妄為。洛州有一女子因罪被關押在大理寺。李義府聞其貌美,讓大理丞畢正義將其釋放,他要納其為小妾。大理卿段寶玄聞聽此訊,馬上向高宗奏明此事。高宗便令給事中劉仁軌、侍禦史張倫審問,弄清事情真偽。李義府黔驢技窮。為了防止事情泄露,便逼令畢正義自縊於獄中,殺人滅口。高宗內心明白,卻裝糊塗,不問其罪。侍禦史王義方明知彈劾李義府會禍及自身甚至連累其母,但在其母的堅決支持下,還是挺身而出,上奏:“義府於輦轂之下,擅殺六品寺丞;就雲正義自殺,亦由畏義府威。如此,則生殺之威,不由上出,漸不可長,請更加勘當!”並且當庭大聲斥責李義府退下,李義府則左顧右盼,若無其事,王義方再三斥責,李義府見高宗沉默無語,隻好退出。王義方當廷宣讀了彈劾李義府的奏章。高宗本想息事寧人,沒料到王義方居然揪住不放,十分惱火,不但不問李義府的濫殺之罪,反說王義方毀譽大臣,言辭不遜,將其貶到州做司戶。

李義府“誅棄骨骨更大臣”,何止王義方一人?顯慶二年(657年),李義府進中書令,兼檢校禦史大夫,加太子賓客,封為河間郡公。這時,他與禮部尚書許敬宗秉承武後旨意,誣奏侍中韓璦、中書令來濟與褚遂良圖謀不軌,貶韓瑗為振州刺史,來濟為台州刺史,“終身不聽朝覲”。又貶褚遂良為愛州(今越南清化)刺史。這些太宗以來的重臣,憂國憂民,維護朝綱,是李義府等人行其奸佞的絆腳石,所以相繼被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