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 創業是一種人生情節(1)(1 / 3)

◎創業之初別人都以為我是騙子。從那時起我就被許多人罵過:有人罵我是騙子,有人罵我是瘋子。現在有人稱我為“企業家”。

對這些稱呼,我都覺得無所謂。我向來不管別人怎麼評論我。那時候非常瘋狂,非常執著。

◎最大的失敗是放棄,最大的敵人是自己,最大的對手是時間。

◎對所有創業者來說,永遠告訴自己一句話:從創業的第一天起,你每天要麵對的是困難和失敗,而不是成功。我最困難的時候還沒有到,但那一天一定會到。

困難是不能躲避的,也不能讓別人替你去扛,任何困難都必須你自己去麵對。

◎冬天寒冷的時候,我們提出的口號是:“堅持到底就是勝利”。隻要我們活著,不死就有希望。

◎每次打擊,隻要你扛過來了,就會變得更加堅強。

我又想,通常期望越高,結果失望越大,所以我總是想明天肯定會倒黴,一定會有更倒黴的事情發生,那麼明天真的有打擊來了,我就不會害怕了。你除了重重地打擊我,又能怎樣?來吧,我都扛得住。抗打擊能力強了,真正的信心也就有了。

◎那些私下忠告我們,指出我們錯誤的人,才是真正的朋友。

對馬雲而言,是否賺錢並不重要,別人怎麼看他也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他很在乎自己怎麼看這個世界。這句話,是馬雲的肺腑之言。馬雲創業,不為名也不完全為利,他隻是喜歡“光著腳奔跑”的感覺,他隻是被一種人生情節所左右,那就是“創業情懷”。

馬雲毫不猶豫地將自己的創業經曆和真心感悟和盤托出,不為別的,隻為告誡後來者:“如果要創業,你一定要有為它獻出所有的準備。哪怕別人都罵你,都嘲笑你,都以為你不對。要記住:你一定準備好接受挫折和困難的準備。今天很殘酷,明天很殘酷,後天很美好,絕大多數的人死在明天晚上。我們要永不放棄,才能見到後天的太陽。”

1.這個教師很敬業

1988年,度過了精彩紛呈的大學生活後,馬雲麵臨著人生第一個重要的抉擇——工作!雖然馬雲是個心思很活絡的人,但是,當杭州電子工學院向他拋出 “繡球”後,馬雲還是毫不猶豫地接招了,從而成為了那一屆畢業生中唯一一個到大學任教的學生。

教師,是那個年代很多人都夢寐以求的工作,穩定、清閑、社會地位高。但非常了解馬雲的杭州師範學院校長知道,這小子,是個不會趨於平淡的人。於是,當在校門口碰到馬雲的時候,校長忍不住對馬雲說道:“馬雲,你是唯一到大學裏的,你去給我教五年書,不許出來。如果你出來的話,以後我們學校會永遠沒有人能到大學裏去。”

馬雲拍一拍腦袋,回答道:“好!我五年不出來!”

馬雲不僅遵守了自己的諾言,而且非常敬業地遵守了這份承諾。在杭州電子工學院,馬雲兢兢業業地傳道授業解惑,深受學生們的喜愛,他總是能用自己獨特的講課方法和詼諧幽默的語言博得學生們的一致好感。那個時候,每逢馬雲上課,許多班級根本無法上課了,因為,大多數學生爭先恐後地跑去馬雲的班級裏當旁聽生了。對於這段光彩的經曆,馬雲非常得意:“我研究過李陽的瘋狂英語,要是我加入進來,風頭會蓋過他,我的秘籍是真能叫人脫口講外語。”

馬雲沒有吹牛,那個時候,英語基礎極差的學生,在他的輔導下,都能在課堂上洋話連篇。有過輔導學生快速提高英語的成功經驗後,馬雲對英語教學的興趣由此激發,決定利用自己的業餘時間建立一個可以交流英語的地方。上世紀九十年代初,馬雲精心策劃,在西湖邊成立了杭州市第一個英語角。

英語角開辦沒多久,慕名而來的年輕人就絡繹不絕。那個時候,大部分學生和有學識的年輕人都愛到英語角來與英語愛好者們交流,大家在開放的地方暢所欲言,沒有人會覺得害羞。在這樣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下,馬雲又廣交了一大批朋友。其中有個年輕姑娘,是望湖賓館的大堂副經理,每次英語角舉辦活動的時候,她都會非常積極、認真地參與,漸漸地,這個小姑娘完全被馬雲的個人魅力所征服,從而成為馬雲忠實的“fans”,一直和馬雲保持著非常好的朋友關係。許多年後,她在馬雲的建議下,加入了阿裏巴巴公司,輔佐馬雲打拚江山,成為馬雲得力“戰將”。

創建了英語角,馬雲還覺得自己的業餘生活太過閑散,又開始蠢蠢欲動地重操舊業——給外國遊客當導遊,不僅可以鍛煉自己的口語,還可以賺點外快。按理說,一個月100—120元的工資,加上一點導遊外快,馬雲可以生活得比較愜意了。但是心思活絡的馬雲,仍然不滿足於現狀,心中總湧現著下海經商的衝動。

1991年,在商海邊徘徊了許多年的馬雲,終於忍不住,利用業餘時間與朋友連手一起創立了一家翻譯社,起名叫“海博”(hope的音譯)。第一個月,馬雲創辦的海博翻譯社,迎來了第一個“冬季”——收入700元,僅房租一項卻要支出2000元,不賺反賠,而且一虧損就是1300元,這對那時候的馬雲來說,可是將近一年的工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