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 創業是一種人生情節(4)(1 / 3)

找準自己的經營思路

馬雲將中國黃頁炒火後,引得很多人蠢蠢欲動。杭州電信、田溯寧的亞信,甚至很多外國公司都想要進入中國市場。嗅到因特網競爭加劇味道的馬雲,警醒地意識到,這個市場將會變得越來越理性。馬雲的策略是立即收縮市場,腳踏實地地以客戶為中心,認真分析他們的需求與要求,在此基礎上人性化地設計符合他們胃口的網頁,一個一個地開拓客戶,力爭做到開拓一個滿意一個,馬雲戲謔地稱其為“地麵跟進”戰術。

馬雲的這個經營思路,其實是從一個叫張生記飯店裏學來的。

有一次,馬雲和朋友到這家飯店裏吃飯,點了菜後,和朋友聊天等著飯局開始。等了不到五分鍾,飯店的經理來了,對馬雲說道:“先生,您的菜再重新點吧。”馬雲非常奇怪:“為什麼呢?”經理客氣地說:“您的菜點錯了,您點了四個湯一個菜。你回去的時候,一定說飯菜不對。我們有很多好菜,您應該點四個菜一個湯。”馬雲一聽,覺得這個飯店非常厚道,完全站在客人的角度考慮問題,而不像有些飯店,客人來了,深怕不能大宰一筆,給你介紹的時候:甲魚是特色來一份吧,今天的龍蝦非常鮮美,不來一份可惜了……這家飯店卻沒有這麼功利,客人菜點多了,還要提醒:這樣浪費,您幾個人吃不完的,要不您先點到,不夠再點?像這樣一個純粹為客戶著想的飯店,肯定會有長足的發展。果然,十幾年過去了,這家飯店發展成連鎖經營,在杭州、北京、上海、南京都開有多家分店,而且,在這家飯店吃飯甚至要提前一個星期預約。

回去後,馬雲仔細思索了這家飯店的經營模式,對飯店而言,客戶吃得滿意,就是飯店的成功。隻有真心為客戶著想,企業才能成長,正如中國的一句俗話:“忠厚不賠本,刁滑少賺錢。”馬雲參透了這條鐵律,將它應用在了自己的經營中。

1995年,整個中國關注因特網的人是少之又少,發展了一年後,社會開始廣泛地關注,中小企業拚命發展的時候麵臨終結,國家開始關注了,政策開始傾斜了,公眾開始關注了,資金開始投入了,這些都意味著中小企業將麵臨著嚴重的挑戰。馬雲清醒地認識到了這個大環境,立刻開始調整戰略,將宣傳的力度縮減,轉而踏踏實實地攻客戶的心,紮紮實實地把工作做好。

不跟風,不盲目,找準定位,以客戶為中心,這是馬雲的聰明之處。跟飯店學習的經營思路,後來被廣泛地運用到馬雲的領域裏,甚至在馬雲後來創建的阿裏巴巴中,專門建立了專業的服務隊伍來研究客戶,研究建立了中心來研究國外買家的心理,做這一切,都為了一個目的——如何為客戶提供最好的服務,如何讓客戶最滿意。

5.因特網的夢幻之隊

1997年底,外經貿部頻頻向馬雲示好,希望他能加盟外經貿部旗下的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EDI),為他們製作官方網站。外經貿部將為EDI提供200萬元的啟動資金,還承諾給馬雲30%的股份。馬雲毫不猶豫地接受了外經貿部的邀請,決然地處理了自己在中國黃頁的股份。馬雲決定:重新開始。

上北京之前,馬雲召集了一幫好兄弟,在自己的小窩裏做最後的道別。席間,馬雲開始向他們鼓吹北京有多麼多麼好: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先進的事物在這裏可以蓬勃發展,北京是思想自由者的天堂,天花亂墜地,幾個好兄弟被他說的已經找不著北了。馬雲一看,時機差不多了,就板著臉,很嚴肅地對他們說:“我要去北京和外經貿部合作建網站。你們有誰跟我走?”朋友們都吃驚地看著他,一致說道:“馬雲,你瘋了嗎?杭州做的好好的,你為什麼要去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