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陵王完顏亮是金朝第四任皇帝,他在執政期間,做了一些好事,如遷都燕京(今北京)、製定“正隆官製”等;也幹了一些壞事,如濫殺、淫亂、伐宋等。在他身邊聚集一些幫助他做好事的文臣武將,也聚集一些幫助他做壞事的佞臣奸吏。蕭裕就是幫助海陵王做壞事的一個突出的奸佞。
最初,蕭裕以猛安居中京,見海陵王有當皇帝之心,便慫恿他殺熙宗自立。蕭裕因此被海陵引為兵部侍郎等。海陵王當上皇帝以後,害怕宗室奪去他的皇位,有心殺掉他們,但苦於沒有借口,一時不好下手。蕭裕又構陷宗本、秉德等謀反,為海陵製造殺人偽證,因而升為尚書左丞、加儀周三司、授猛安,又進為平章政事、尚書右丞相兼中書令等。蕭裕大權在握,勢傾朝野,後來被指控為擅權專恣,又認為海陵王反複無常,害怕自己生命難保,遂密謀作亂,事敗被殺,結束了助紂為虐的可恥一生。
蕭裕(?—1154年),本名遙折,出生在金初的一個奚族家庭。金熙宗皇統年間升為猛安(金朝實行猛安謀克製度,是一種軍政合一的地方組織。後來經過不斷發展變化,猛安大體上相當於漢製的州一級地方機構及其最高軍政長官,謀克則相當於縣一級地方組織及其最高軍政長官。有時,猛安謀克也作為女真人戶的代稱。)居守中京(今內蒙古寧城西大明城),正巧,這時海陵王被任為中京留守,成為他的直接頂頭上司。機會難得,蕭裕這個極其善於投機之人,立即投入海陵懷抱,與海陵緊密勾結起來。
你道這位海陵是個什麼人?原來他是金太祖完顏阿骨打的庶長子宗幹的兒子。小時候,叔父宗峻(陳骨打嫡子)突然患病身亡,按照女真族接續婚習俗,叔母唐括氏再嫁其父宗幹,成為海陵的後母。後母帶來一個男孩,就是熙宗,比海陵大三歲。兩人經常在一起讀書、玩耍。後來,熙宗以太祖嫡孫的身份繼承皇位,海陵非常眼饞和嫉妒,認為自己是太祖庶長子的兒子,也應該有繼位的權力,遂天天做著當皇帝的美夢。後來,他曾同高懷貞各言所誌,說:“吾誌有三:國家大事皆自我出,一也。帥師伐國,執其君長問罪於前,二也。得天下絕色而妻之,三也。”又曾為他人的扇子上題寫了“大柄若在手,清風滿天下”的詩句等等,因此,許多人都知道海陵有當皇帝之心。
當海陵來到中京以後,蕭裕立即前去巴結,談論之中,也發現了海陵想當皇帝的秘密。蕭裕認為這是巴結皇族、升官發財的好機會,便投其所好,勸海陵說:“留守(指海陵)的父親在朝曾任太師領三省事,為國家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又是太祖完顏阿骨打的長子,在貴族中享有很高威望。您作為太師之子、太祖之孫,按照女真族‘兄終弟及’的皇位繼承方式,也有繼位的權力,根據您父親的德望和您的能力,天意和人心都希望您能當皇帝。如果您有此大誌的話,我願竭力相助。”這個蕭裕也真會拍馬屁,一席話,說得海陵心花怒放。因為,在此之前,雖然有許多人看出海陵想當皇帝,但還沒有人敢於直接勸海陵舉事奪取皇位。所以,海陵認為蕭裕最能理解他的心意而且敢想敢說,將來一定會成為自己奪取皇權的可靠力量,遂同蕭裕日益親密起來,兩人經常在一起商量奪取皇權之事。
據說,有一天,海陵與蕭裕一起外出射獵,獲取了許多獵物。在回中京的路上,海陵非常高興,他騎著馬與蕭裕並排而行,邊走邊對蕭裕說:“我小的時候練習射箭,曾來到一個大門之下,在我準備射門脊之時,我禱告說:‘如果我將來能夠大貴的話,一箭射中,箭支當橫加門脊之上’。你說巧不巧,我援弓搭箭,隻聽嗖的一聲,箭支不偏不倚,正好橫在門脊上。這次狩獵,在大圍未合之時,我曾禱告說:‘如果我將來有大位,在百步之內當獲三鹿。如果我將來隻能做到公相,就隻獲一鹿而已。’結果,我在百步之內,真的連獲三鹿。接著,我又默默地禱告說:‘如果我能統一海內,當再獲一大鹿。’禱告完畢,我驅馬向前,果然又獲一大鹿”。海陵興衝衝地編造了這篇鬼話,目的無非是要說明他將來要當皇帝,是上帝的意誌,要蕭裕堅定信心,幫助他奪取皇位。
蕭裕津津有味地聽完了海陵講的“故事”,早已心領神會,連連說,“這是上帝要你當皇帝,天意所屬,你可不要錯過機會,我一定按照天意幫助你實現這一誌願。”海陵聽了,更加高興,同蕭裕進一步親近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