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1章 作賊心虛,謀反身死(1 / 2)

蕭裕控製國家大權以後,依靠與海陵的特殊關係,專橫跋扈,權傾朝廷。海陵對他也特別信任,無論大事小情,都找他商量,其餘宰相不過“仰成而已”。

海陵是一個花花公子,早在青年時代就把“得天下絕色而妻之”作為“一誌”,當上皇帝以後,更加肆無忌憚淫亂有增無已。他按照女真舊俗,淫亂不分親疏遠近,不管是不是自己的從姊妹和外甥女等,隻要是“絕色”,就要妻之。在他所誅殺宗室的妻子中,多為海陵的表親,海陵有意將她們中的“絕色”納入宮中,便派徒單貞去與蕭裕商量,蕭裕開始不同意,後來徒單貞說:“皇帝主意已定,並且有了目標,你再反對,恐怕不好吧。”蕭裕即表示同意。徒單貞又說,“你光表示同意不行,還要上奏請求皇帝益嬪禦以廣嗣續。”蕭裕又遵照海陵的意思,上奏請求海陵將宗本子莎魯刺妻、宗固子胡裏刺妻、胡失來妻和秉德弟虯裏妻納入宮中,繼續幫助海陵幹壞事。

蕭裕幫助海陵搞陰謀、幹壞事,日益受到寵信,因而越發洋洋自得起來,見人就說他與海陵的關係如何如何好等,以便抬高自己的身價。結果,適得其反,引起了很多人的反感。

蕭裕以為自己與高藥師的關係很好,就把以前同海陵密談的話告訴了高藥師。哪知高藥師也是一位勢利小人,為了討海陵的喜歡,立即把蕭裕所言告訴海陵,並添油加醋地說,“蕭裕有怨望之心”。海陵聽後,把蕭裕找來,隻是告訴他以後不要這樣做,並沒有過多怪罪。

但由於蕭裕諂上欺下,逞性妄為,引起越來越多的人不滿,他們紛紛向海陵控告蕭裕擅權專恣,作威作福。海陵以為這些人忌妒蕭裕,沒有相信他們的話,又以為這些人可能是看到蕭裕的弟弟蕭祚任左副點檢,蕭裕的妹夫耶律避離刺任左衛將軍,親屬把持朝政,互相憑借,才產生了嫉妒心理。為了消除這些人對蕭裕的疑忌,海陵沒有同蕭裕商量就把蕭祚改為益都(今山東益都)尹、把辟離刺改為寧昌軍節度使。又任其弟兗為太師領三省事,與蕭裕共在相位,以防人們說他擅權。

海陵這樣做,本來是替蕭裕著想,可蕭裕很不理解。因為他陰謀策劃殺了許多人,作賊心虛,也怕別人以此手段殺了他。他心想:“海陵沒有同我商量,就把我的親屬改為外職,一定是開始懷疑我了。任其弟兗為太師領三省事也是為了監視和防備我。另外,以前我曾一度反對海陵將被誅宗室之妻納入宮中、高藥師也曾告我有怨望之心等,雖然那時,海陵雖然沒有怪罪我,但心裏一定有了疑忌”。想到這兒,蕭裕心裏一驚,頓時出了一身冷汗。多年來同海陵打交道,蕭裕知道海陵殘忍嗜殺,對於知道並參與其弑君之人和懷疑威脅皇權之人,皆一一殺死。於是,他心想:“這次恐怕開始懷疑並輪到殺我了。不,不能這樣等死。我要聚集力量謀反,爭取闖出一條生路來。”大凡作了虧心事的人,一聽有人敲門就心驚肉跳。蕭裕就是這樣,他幫助海陵幹了許多壞事,一聽說海陵把他的親屬改為外職,就懷疑海陵要殺他,遂與前真定尹蕭馮家奴、前禦史中丞蕭招折、博州同知遙設、蕭裕的女婿遏刺補等共同商量,準備謀反,另立遼天祚帝耶律延禧的孫子為皇帝。

為了謀反成功,蕭裕派遣親信蕭屯納去拉攏西北路招討使蕭懷忠,試圖讓蕭懷忠率西北路軍隊共同謀反。蕭懷忠開始拿不定主意,對蕭屯納說;“這是關係到掉腦袋的大事,你回去讓蕭裕派一個重要人物來商量。”蕭裕便派蕭招折再次前往。蕭招折以前曾當過禦史中丞,因罪被罷了官。他來到蕭懷忠處,蕭懷忠問:“準備與你們一起謀反的還有誰?”蕭招折回答說:“還有五院節度使耶律郎等人。”蕭懷忠以前曾與耶律郎有過矛盾,一聽到此人也一起造反,心中很不高興。他還知道蕭招折這個人以前曾告發過撻懶謀反,心想:“這個人反複無常,靠不住,與他們一起謀反凶多吉少,不如把他們抓起來,準能立功受獎。”於是,蕭懷忠就把蕭招折和耶律郎抓起來,關進了監獄。然後,急忙派人飛赴京師告發蕭裕叛變等事宜。

在蕭招折去結納蕭懷忠的時候,遙設亦給筆硯令史白答送去一封書信,勸白答幫助蕭裕謀反以求取富貴。白答根本不想與蕭裕一起謀反,立即以其書上奏。這時,海陵仍然對蕭裕信任不疑,見到白答所上之書,以為白答嫉妒蕭裕,故意製造偽證進行陷害,頓時大怒,下令將白答押往市曹斬首,以儆效尤,看誰再敢來誣告蕭裕。幾個武士聽到海陵一聲令下,立即拉起白答就走,剛剛走出宣華門,就遇到了慌慌張張、急匆匆而來的徒單貞。原來,徙單貞已經得到蕭懷忠告發蕭裕準備謀反的消息,急忙前來上奏。徒單貞見到幾個武士押著白答,就問出了何事?武士回答說:“白答誣陷蕭丞相謀反,皇帝命令押往市曹斬首。”徒單貞一聽,忙說,“先不要行刑,等我上奏皇帝以後再說”。說完,徒單貞登上宮殿,上奏海陵說:“蕭懷忠已派人送來了信,說蕭裕準備謀反。”海陵聽到此話,心想,“剛來了一個白答,又來了一個蕭懷忠,莫非蕭裕真的要造反?”正在狐疑之際,又聽徒單貞說,“皇上,現在兩個人都上奏蕭裕謀反,恐怕是真,還是把白答放了吧。”海陵心不在焉地說:“好,放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