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八星宿,又名二十八舍或二十八星,它把南中天的恒星分為二十八群,且其沿黃道或天球赤道(地球赤道延伸到天上)所分布的一圈星宿,它分為四組,又稱為四象、四獸、四維、四方神,每組各有七個星宿,其起源至今尚不完全清楚。
最初是古人為比較日、月、金、木、水、火、土的運動而選擇的二十八個星官,作為觀測時的標記。“宿”的意思和黃道十二宮的“宮”類似,是星座表之意。表示日月五星所在的位置。到了唐代,二十八宿成為二十八個天區的主體,這些天區仍以二十八宿的名稱為名稱,和三垣的情況不同,作為天區,二十八宿主要是為了區劃星官的歸屬。
二十八宿從角宿開始,自西向東排列,與日、月視運動的方向相同:
東方稱青龍:角木蛟亢金龍氐土貉房日兔心月狐尾火虎箕水豹;
南方稱朱雀:井木犴鬼金羊柳土獐星日馬張月鹿翼火蛇軫水蚓;
西方稱白虎:奎木狼婁金狗胃土雉昴日雞畢月烏觜火猴參水猿;
北方稱玄武:鬥木獬牛金牛女土蝠虛日鼠危月燕室火豬壁水獝。
(龜蛇合一稱玄武)
1東官青龍
角,龍角。黃道在這兩星間穿過,因此日月和行星常會在這兩顆星附近經過,古籍稱角二星為天關或天門。
亢,就是龍的咽喉。《爾雅釋鳥》上雲:“亢,鳥嚨”,注稱:“亢即咽,俗作吭。”
氐,《說文》:“氐,至也;從氏,下著-,-,地也。”。《爾雅釋天》:“天根,氐也。”注稱:“角,亢下係於氐,若木之有根。”因此氐可理解為龍的前足。
房是胸房。《史記天官書》:“房為府,天駟也。”府通腑。《爾雅釋天》:“天駟,房也。”注稱:“龍為天馬,故房四星謂之天駟。”
心是龍心。心星,即著名的心宿二(天蠍alpha),古代稱之為火,大火,或商星。
尾即龍尾,《左傳》:“童謠雲‘丙之晨,龍尾伏辰’”,注稱:“龍尾者,尾星也。日月之會曰辰,日在尾,故尾星伏不見。”
箕,,其形像簸箕。《詩小雅》:“維南有箕,不可以簸揚。”指的便是它。
2西官白虎
奎,《說文》:“兩髀之間”,《廣雅》:“胯,奎也。”奎宿十六星,左右兩半正如兩髀的形狀。《步天歌》中則把奎宿描述成:“腰細頭尖似破鞋,一十六星繞鞋生。”
婁,通摟。摟,《說文》:“曳聚也”,《集韻》:“曳也,通作婁”,《公羊》:“牛馬維婁”,注稱:“係馬曰維,係牛曰婁。”《史記天官書》:“婁為聚眾。”古代的天文典籍中把婁宿視為主管牧養犧牲或興兵聚眾的地方。
胃,《釋名》:“胃,圍也,圍受食物也。”《史記天官書》:“胃為天倉。”
昴,《史記天官書》:“昴曰髦頭”,髦,《說文》:“發也”。昴又稱為留,留有簇聚、團屬之意。古人用昴宿來定四時,《尚書堯典》:“日短星昴,以正仲冬”,是指如果日落時看到昴宿出現在中天,就可以知道冬至到了。
畢,《儀禮》:“宗人執畢先入”,注稱:“畢狀如乂”。《詩小雅》:“有捄天畢”,朱熹注:“天畢,畢星也,狀如掩兔之畢”。《史記天官書》上說:“昴畢間為天街”,是指日月行星常經過這裏,目前水星正位於這兩個星宿之間。《詩經》稱:“月離於畢,俾滂沱矣”。是指月亮經過畢宿時雨季來臨。
參,《西步天歌》:“參宿七星明燭宵,兩肩兩足三為腰”。參宿在夜空中的奪目程度由此可見一斑。從冬季到次年的初夏,參宿都是夜空中最醒目的一個星座。《唐風》:“三星,參也。”參是象形的寫法,象征了腰帶三星。《左傳》上載:“昔高辛氏有二子,伯曰閼伯,季曰實沈,居於曠林,不相能也。日尋幹戈,以相征討。後帝不臧,遷閼伯於商丘,主辰。商人是因,故辰為商星。遷實沈於大夏,主參。”辰即心宿,參宿一和心宿二的赤經相差約180度,同一地方的人們不能在同一時間看到它們,因此民間有“參商不相見”的說法。
觜,《說文》:“鴟奮頭上角觜也“,注稱:“凡羽族之咮銳,故鳥咮曰觜。”觜宿三小星位於參宿兩肩上方,形狀可與角狀的鳥嘴相聯係,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