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6章 安全邊際理論的運用(4)(3 / 3)

由上可知,巴菲特思考的基本方式不外乎兩方麵:其一,你付出的買價決定投資報酬率的高低;其二,為了決定你的投資報酬率,你必須先合理地推算企業的未來盈餘。

8.止損關鍵在於意誌堅定

巴菲特認為止損操作的關鍵在於意誌堅定,在應該止損時決不要心存僥幸,決不能用各種理由來說服自己放棄或推遲實施止損計劃,必須不折不扣地執行操盤紀律。

——沃倫·巴菲特

巴菲特選股純粹是從個股基本麵出發的,很少考慮其技術麵,其所選股票的特征是優質股。

巴菲特的止損理念有兩個要點:

1.止損的依據

一般來說,止損的依據是個股的虧損額,即當某一股票的虧損達到一定程度時,應斬倉出局;但止損的依據也可以是某個投資者的資金市值,這往往是針對投資者的整個股票投資組合而言的。當總的虧損額超過預定數值時,應減倉(減少持股)或清倉(完全離場);止損的依據還可以是股市大勢(即股指),即當股指跌破預定點位時,應減倉或清倉。巴菲特認為在製定止損計劃時,投資者首先應根據自身的投資狀況確定止損的依據。

2.止損位的設置

止損位的設置是止損理念的關鍵,一般根據有關技術位和投資者的資金狀況確定。但在不同的止損依據下,設置止損位考慮的重點也有所區別。例如,對個股止損一般根據個股的技術位和投資者對虧損的承受能力來設置,奧尼爾則簡單地規定虧損7%為止損位;對股指止損,則根據大盤的技術位和投資者對虧損的承受能力來設置;資金止損,則主要根據投資者對虧損的承受能力來設置。不論哪種止損計劃,需要考慮的莫過於虧損承受力和技術因素。前者是因人而異的,也無客觀的標準可言,可以是奧尼爾的7%,也可以是你自己企業的10%;但技術因素則涉及技巧和經驗。常見的方法是結合技術位來設置止損位,比如,某個股因利好傳聞而創出近期新高10.80美元(假設原高點是10美元),投資者在技術性回調過程中以10.20美元買入,一般可考慮在股價跌破原高點10美元時止損,但基於破位有效性的考慮,可確定低於原高點一定幅度(如3%或5%)的價格為止損位(如9.70美元或9.50美元)。究竟取什麼幅度,則往往取決於投資者的經驗和對該股股性的了解。此外,確定止損幅度(指止損位與買入價的距離)還應考慮排除日常價格波動的影響,短線投資的止損幅度要小於長線投資,較高風險狀態下的止損幅度要小於較低風險狀態。止損幅度過大,則喪失了止損的本意,使一次錯誤就造成很大的損失;可是止損幅度過小,很可能形成無謂的損失,由於這種情況下,止損位容易在股價的正常波動中觸及。所以,確定合適的止損幅度幾乎可以說是一種藝術。

巴菲特認為止損操作的關鍵在於意誌堅定,在應該止損時決不要心存僥幸,決不能用各種理由來說服自己放棄或推遲實施止損計劃,必須不折不扣地執行操盤紀律。國外有些股票市場允許下“止損單”,即在持有某股票的情況下可以下達這樣的指令單:當股價低於指定價格時,即刻以市價賣出或限價賣出(分別稱為“市價止損單”和“限價止損單”);如允許下“止損單”,那麼止損操作的最佳方式就是在第一時間下止損單(即在確認股票已買入後馬上下止損單)。但目前國內股市尚不允許下止損單,這就更要依靠我們的意誌和紀律性來完成止損操作。當然,止損計劃的實施也可以隨行情的變化而適當調整,但必須牢記的是,隻能在有利情況下才能調整止損位,即隻允許當原投資決策正確時,股價已有一定漲幅後,方能隨行情的發展逐步調整原定的止損位,在保證既得利益的同時,盡量賺取更多的利潤,這種經調整的“止損計劃”有時可稱為“止賺計劃”。但決不能調低止損位,因為這無異於不實施(至少是推遲實施)止損,徹底違背了止損計劃的初衷;而提高止損位不會使虧損擴大,相反隻會使虧損減少,乃至確保一定的盈利,沒有違背止損計劃的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