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方的世界猜不透,他懷裏卻揣著另外一個世界一本大哥念過的舊書。這是他從堆放雜物的倉房裏翻揀出來的。當他第一次翻開書頁,發現裏麵有許多插圖的人物和花卉,都是栩栩如生。還有那些密密麻麻排列整齊的字,雖然並不認識,卻對他也具有難以名狀的誘惑。於是他出山放羊時,懷裏總藏著這本書,有空就掏出來翻看。那些賞心悅目的圖畫使他著迷。他很佩服祖父、叔父和兩個哥哥。他們都是識字人,拿起書,就能念出那些字行的意思。祖父念起來,更像唱歌,一聲:“趙錢一?小李,周吳一鄭王……”唱到得意處,戴了瓜皮帽殼的腦袋就帶動身子搖晃。文瑞聽得入迷。祖父念累了,停下來從袖口裏摸出手帕輕輕擦著額角的油汗。他還傻瞪著眼睛等著往下聽。祖父見他認真,十分高興,逢人便說:“我們文瑞可是個念書的材料。”唯有父親聽了,總是不以為然。不識字的莊稼漢心裏反倒瞧不起念書人。從此,祖父一有空,就教文瑞認字。叔父和兩位哥哥,也成了他的老師。他們晚上教他認字,白天在山裏放羊時,他就用柴棍在地上練著寫。他放了一年羊,就學了《百家姓》和《三字經》,還有一本《幼學瓊林》最覺有意思。這本博采自然、社會、曆史、倫理等方麵知識典故的啟蒙課本,在文瑞麵前打開了一個知識天地的窗口,使他發現了視野之外的另一個有趣世界,對識字念書產生了渴望和追求。常常在夜深人靜的時候,他的住屋裏仍然會傳出輕輕的讀書聲。文瑞刻苦求知的精神,感動了祖父和大哥。

恰在這時,就近的馬家坪村辦起一所小學。祖父動了供文瑞念書的心思。有一天“公盛源”老當家的鄭重其事地對兒子說:“彥舉,有件事和你商量一下。”“冒掌櫃”馬彥舉覺得奇怪,心想他老人家今兒怎就這麼抬舉咱些。本來兄弟分家,為父的理應隨長子生活,他老人家嫌咱不務正,跟老二家過了。好幾年了,咱這門裏的大小事情,他老人家是從不過問,今兒個這是怎啦?便說:“父親,有話你就直盡說嘛。”“那好吧馬沼蘭臉上顯出很嚴肅的表情。“文瑞這娃娃,天資聰明,生性踏實。我早就說過,他是個念書的好材料。眼下文采和文彬都退學務了農,咱馬家這一門雖說人窮了,可不能都當睜眼瞎子呀!爾格,文瑞也到了蒙學之年,我看就供娃念書吧。”馬彥舉聽罷,隻是低頭抽煙,老半天沒有言聲。

馬沼蘭又說:“我知道,你的光景過得緊巴,就是再緊巴,也不能誤了娃娃的前程。再說……你那大煙癮也該戒了,你要是還有男子漢的剛骨,就戒了煙,供文瑞念書嗑。”馬彥舉聽得坐不住了,突然仰起頭,漲紅著臉”怒氣衝衝瞅了父親一眼,口唇顫了幾顫,終於沒說什麼,站起來走開了。

這時,文瑞正趕著羊群回到撿畔上,見父親氣呼呼由大門走出來,盤算又是跟誰慪氣來,心中就有些膽寒。不料父親照直走過來,厲聲問:“文瑞,是你給你爺說你想念書嗎?

”他聽得莫名其妙。父親又說:“你娃娃就收心攔羊吧,念書老子供不起!”文瑞聽了,再也忍不住,傷心地哭了。父親當下心軟了,幫他往圈裏趕著羊,語氣緩和地說:“好娃娃,不是不供你念書,是咱家交不起學費。再說,你念了書,羊當下就沒人攔。你也知道,咱一家的油鹽穿戴,全憑這群羊哩。”文瑞聽了,委屈地點了點頭。他心裏其實也很矛盾。他渴望念書,但也舍不得離開那些可愛的羊子和山裏清靜優美的環境。“反正不上學堂也可以認字。”他心裏安慰自己說。

這件事讓大哥知道了。他很生氣,竟然壯著膽子同父親理論一場。父親很固執,咬住死理,誰也扭不轉。大哥一氣之下,背著父親把井道峁那五畝山地佃出去,死心塌地要供文瑞念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