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線轉回白檢身上時,她忽然愣了下,眨了眨眼睛。
......剛剛,她好像在白檢臉上,看到了一閃而逝的、淪肌浹髓的痛楚。
那情緒來的太快,去得更快,顏可可懷疑自己出現了錯覺。
“我從沒有忘記自己的入職時的誓言,更不會做違背良心、損害檢察官職業榮譽的事,所以,錢和威脅,在我這裏,通通沒用。”
“後麵,魏思源又說了什麼,鑒於時間關係,不再詳細展開,有興趣的同誌,可以到12309接待大廳,調監控錄像看。”
白曉薇適時止住話頭,因為唐檢的臉色,已經不能用黑如墨形容了,顯然是忍耐到了極限。
底下聽著的眾人,隻覺意猶未盡。
——白檢您詳細張開說說唄,沒關係的,我們不急著回家,真的。
白曉薇話鋒一轉,“我承認,我個人修養還不夠,雖然從檢十餘年,但距離打不還口、罵不還手的聖人標準,相差甚遠。”
“我檢討,我確實不應該在工作時間,摻雜個人情緒,對接訪對象口出惡言。”
台上,唐檢的臉色略微緩和。
台下,每個人臉上都是複雜難言的情緒。
顏可可逼退即將溢出眼眶的晶瑩,心疼、無力充斥著她周身。
看著在台上檢討著的白檢,她隻想大喊,別說了,不是這樣的!不是!!
沒錯,他們是國家公職人員,也是人民任命的檢察官。
在普通人眼裏,他們高高在上,掌握著生殺大權,一言一行,決定著無數個家庭,是歡聲笑語還是支離破碎。
有人罵他們是辦案機器,鐵石心腸。
有人罵他們黑,揣度他們收錢收到手軟。
更有甚者,詛咒自己受到的所有不公,全都加諸到檢察官身上,美其名曰,這叫感同身受。
所有人都要求檢察官換位思考,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理解他所遭受的苦難。
可是,卻從沒有人想過,如果把你放在檢察官這個位置上,你能做的比現在的檢察官更好嗎?
你能讓施暴者和受害者同時滿意嗎?
你能一邊抵抗來自上級、輿論的壓力,一邊加班加點辦理案件,體力精力嚴重透支,不叫一聲委屈嗎?
你能僅靠一腔熱血和正義,路見不平一聲吼,為了心中的理想,與世俗對抗,然後丟掉賴以生存的工作嗎?
你能嗎?
就像電影《第二十條》,許多人嘲諷檢察官人到中年、油嘴滑舌、瞻前顧後、麻木消極。
就算他最後願意為了正義,以一己之力,舌戰群儒,說出振聾發聵之言。
也有人詬病,他是在自己和家人同時遭遇到不公,感同身受後的迫不得已。
誠然,不管是施暴者還是受害者,背後都有一個家庭。
社會大眾的眼睛,總能看到這些家庭成員的悲苦。
但檢察官,還有法官、警察,背後沒有家人嗎?
他們在進入體製之前,也曾勤學苦讀、朝氣蓬勃、滿懷正義,也是家人的希望和驕傲啊。
就因為他們是公職人員,就不允許他們有個人感情,連人最基本的表達情緒的本能,都不許有嗎?
一邊要求檢察官要敢與黑暗、不公做鬥爭,一邊又要求檢察官打不還手罵不還口。
這標準,是否太過分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