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寫的很清楚,這起案件不是食物中毒,也不是食材問題,而是人為投毒。
惠安公司最多算是失察之過,犯不著被舉報吧,還一百多封?!
“當然是舉報行遠集團啊。”顏可可歎了口氣。
受保密限製,公告不可能詳細闡述事情經過,這就給人以無限的遐想空間。
更不用說還有帶節奏和陰謀論的。
“惠民早餐店是惠安公司經營的,而惠安公司是行遠集團旗下產業。”
“這個我知道。”
“那說點你不知道的。”
顏可可點開免提,把手機放置在桌麵,隨手拿起一封信開始拆,“網絡上,關於惠民早餐店投毒事件的報道,除官媒外,全部被刪,你知道嗎?”
“嗯?”
一心埋頭追查案件的柴新冬,對於網絡上的風向,倒還真沒精力關注。
“不止如此,關於該事件的討論,也被嚴厲管控,許多通過私人賬號發布、轉發的有關該事件的報道,不到三個小時就會被刪除,有些言辭犀利偏激的,還會被封號。”
“啊?”
這下,柴新冬是真驚了,“網警兄弟都這麼敬業了嗎?”
轉念一想,“不對不對,網警絕對沒我敬業,這肯定是上麵交代的。”
不然網警吃飽了沒事幹,專盯這一件事。
不過嘛,柴新冬很快想清楚其中關竅,“行遠集團幹的?”
“應該是。”顏可可沒有把話說死,因為她並不確定行遠集團的實力和靠山。
但除了行遠集團,誰會這麼在意輿論的發展?誰會第一時間出手管控網絡?
雖然,現在網絡上風平浪靜,乍看之下,沒有掀起腥風血雨。
但是。
悠悠眾口又豈是那麼好堵的?
尤其,還是關係群眾生命安全的食品領域。
人們的憤怒、惶恐、失望,無法通過網絡宣泄,勢必要堆積起來,如同風暴一般,在社會的各個角落盤旋。
寫舉報信,或許,是最後的試探。
如果,相關部門沒有給他們滿意的答複。
那麼,靠權勢壓製而暫時維持的平和,遇到一點煽動之風,就會被無情肆虐的風暴擊碎。
道路以目,致民心背離。
所有的體麵,也終將不複。
顏可可心情沉重,“柴新冬,現在你明白我的意思了嗎?權力壓製下的禁言,必會有損政府的公信力。而行遠集團,一家正處於上升期的企業,對社會就業、稅收、經濟發展,更是功不可沒。
所以,我們隻能犧牲掉寶貴的偵查保密期限,把案件事實和證據,擺到公眾麵前,讓真相說話,把此事件帶來的負麵影響,降到最低。”
一番話,有理有據。
柴新冬被說服,也想通了這其中的利害關係,“你說的我明白了,我這就跟馬隊彙報,卷宗明早八點,會準時送到你辦公室。”
掛斷電話,顏可可拿出案件記錄本,翻到其中一頁,照著上麵記的電話撥了出去。
電話響了三聲,被接通。
清越的男聲順著聽筒傳入耳中,“喂,哪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