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自己重生的這個身份境遇很窘迫,雖然自己的重生沒有附送金手指。但這不是自己可以安於這種給人打工的生活,可以愚蠢的為了多收了幾塊錢小費就沾沾自喜的理由!
如果自己足夠努力,足夠積極,那麼擁有重生優勢的自己大可以實現前世最狂野最不現實的夢想。但如果自己還按前世的慣性安於平淡,小富即安的話,那重生的意義又何在?難道又要像前世一般,人到中年了再來感慨自己年輕時沒能抓住機遇麼?
想到自己居然在為了每天能收一兩百塊的小費,每個月能掙到6,7000港幣就開始沾沾自喜,覺得滿足,李思安就不由得鄙視的對自己豎了個中指。
激發了雄心,認為自己應該更積極主動的李思安第二天一大早就背著包,跑到了中環的香港大會堂圖書館。
他到圖書館的目的自然是為了查資料,而查資料的目的則是為了寫小說。
在實在想不出更好的賺錢辦法之前,李思安不得不學習眾多穿越前輩們的做法,打算寫小說出名賺稿費。
根據李思安這一個月來看報紙和雜誌得到的經驗,現在香港流行的小說不外乎就是武俠,科幻和言情三個題材。
武俠小說以李思安的文筆是很難寫出新意寫出彩的,而且在目前的香港,武俠小說也大不如之前那麼受歡迎了。在報紙上連載武俠小說的作者,唯獨一個溫瑞安還能吸引到一些人氣。其他的作者嘛,很多都是寫著寫著就被報社給攔腰砍了。
而科幻和言情小說,有倪匡和亦舒這一對兄妹在,一般人想在這兩個題材上搶到飯吃,那難度可不是普通的大,更別說李思安這種頭一次寫文的新手了。
所以,李思安唯獨能選擇的,就是以穿越這個創意做主打,借鑒前世看過的無數起點文,弄一個穿越後改變曆史,爭霸天下的新題材出來了。
在李思安看來,雖然尋秦記是抄襲不來了,但穿越的創意還是可以抄襲的。穿越的年代嘛,自然是明末。理由無它,前世李思安看過的穿越小說裏,穿到明末是最多的,也是李思安印象最深的。
從吸引讀者的方麵來看,穿越到明末然後爭霸天下改變曆史這樣的題材,是現在的香港讀者從來沒有接觸過的。在創意上至少就能聲先奪人一把,也能掩蓋李思安文筆方麵的不足。
對於念理工科出身,前世又看過大量種田文的李思安來說,寫寫煉鋼煉水泥,攀個科技樹什麼的橋段還是比較容易的。而爭霸的橋段呢,有《竊明》《晚明》等許多大作珠玉在前,李思安覺得自己照著那些範例臨摹,應該是勉強能做到的。
按照這個思路,李思安花了五天的時間,終於弄出了一個完整的小說大綱。
故事的劇情是非常標準的起點小白流,無非就是講一個鬱鬱不得誌的普通香港青年,在生活中曆經各種不平和挫折。在被現實逼得走投無路,跳崖尋死後卻突逢奇遇,被外星人弄到了平行空間的明末。然後就憑借現代人的見識在古代發家致富,建軍立國,最後終於權霸天下,後宮如雲的故事。
這樣的劇情構思隻花費了李思安半天的時間,而剩下的四天半都用在編寫詳細的小說大綱上了。
李思安深知自己文筆一般,駕馭情節的能力也很薄弱。所以,理工科出身的他打算用寫論文和報告的方法來完成這本小說。在編製小說大綱的時候,他先是把整個故事按情節的進程劃分成了六卷,預先設定好了每卷的大標題和主要內容。然後,他又把每卷所需要用到的橋段和史料以小標題的形式按順序排列在下麵。並且,他還把每卷要出場的人物都列在了這一串小標題的旁邊,並用箭頭畫出了人物之間的關係圖。
最終李思安弄出的這個小說大綱足有五萬字,都趕上一篇中篇小說的字數了。當然,這樣的苦工自然也不是白費的。有了這麼一個骨骼經絡俱全的架子在,李思安接下來就隻需用細節的血肉來做填補工作了。
當然,即使是這樣的文字填補工作,對於從來沒寫過小說的李思安來說,也是有一定難度的。
但李思安對自己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