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後方(1)(2 / 3)

他們每個人的麵前,都有一份燕飆統計的經濟數據,上麵的數字令人擔憂。神龍帝國建國三百多年,現在的經濟狀況是最差的,老皇帝袁寶炬在生的時候,就已經開始寅吃卯糧,很多城市都提前征稅,部分誇張的城市甚至已經將稅收征收到了龍紀元580年,刀鋒城就是典型的例子,你說農民們怎麼能不起來暴亂呢?

現在神龍帝國的東北部,基本上都是周黨的控製範圍,指望從那裏得到大量的援助,是不太現實的,在羅羽天回來之前,周黨的人大概也不會甘心就範,說不定還要繼續蠶食朝廷的地盤。而朝廷在這方麵,一向都是非常被動的,當初朝廷的名聲的確不太好,現在羅羽天可謂是背負著沉重的包袱前進,卻還要考慮到大明宮的反應。

在神龍帝國的東南部,又有刀鋒城的叛亂,那裏的經濟被嚴重的破壞,投入和產出嚴重不成比例,想要指望這裏提供財政收入,還不如直接上吊算了。如果投入這裏的經費,可以減少那麼一點點,朝廷就可以說聲謝天謝地了。

不過,就目前的情況看來,形勢顯然是很不樂觀的,刀鋒城的許明軒等人,都預測到羅羽天從聖龍帝國凱旋的時候,會順路對他們動兵,所以,現在刀鋒城的叛軍,都加緊了攻勢,希望在明顯開春之前,占領更多的地盤,控製更多的人口,搶掠更多的資源,組建更多的軍隊,將來才可以和羅羽天對抗。

在神龍帝國的北部地區,由於多年來凱撒帝國的侵襲,這片地區的經濟發展,也被破壞的非常嚴重,勇士城和英雄城這兩個城市,已經變成了純粹的軍事要塞,根本沒有任何的產出,可是每年的投入,卻也是一個無底洞。想要恢複這片地區的經濟發展,單純依靠朝廷的財政,顯然是力不從心了,偏僻袁天穆還屢屢獅子大張口,索要天文數字般的軍費。

整體而言,原本的神龍帝國經濟格局,完全被打破了,今日的整個神龍帝國,到處都是千瘡百孔的局麵,老皇帝袁寶炬扔下了一副爛攤子,拍拍屁股瀟灑地走了,無盡的麻煩都留給了後來人。據說袁子攸組織朝廷內閣開會,林永耀報告了相關的數據,結果袁子攸兩眼發白,一路呆滯到了會議結束。神龍帝國變成了現在這個樣子,他覺得當皇帝都沒有什麼意思了。

麵對神龍帝國目前的局麵,羅羽天決定進行一次比較大的變革,變革首先就是從改革稅製開始,核心內容是要完全取消各個城的稅收,統一由國家控製。這也就意味著,整個神龍帝國,將是大一統的局麵,地方政府最後一點的財政收入,都將被國家完全的控製,地方城主的手中,在也沒有自己的資金了。

白發軍團的人都有點擔心,這個措施會不會遭受到特別的抵製,羅羽天這樣高度集中,將所有的財政都上繳朝廷,肯定會打擊地方官員的積極性。說老實話,現在地方上的很多城主,都有自己的小算盤,有自己的小武裝,這些資金,就是來自地方各城私下的稅收。當初聖水城的戚耀臻,足見龍戚弩斯不死營,動用的就是這些地方上的資金。要是朝廷取消了這項收入,天知道他們的反應有多大。

此外,稅收改革還有項非常核心的內容,就是攤丁入畝,改變原來按照人口收稅的政策,改為按照土地麵積來收稅。這一項改革,對於地注士紳們的觸動更加大,對於幾百年來的稅收製度,也是一項較大的顛覆,就算是在座的幾位老人家,家裏也是有各自產業的,擁有良田都在數百畝以上。一旦實行攤丁入畝,他們各自的稅收都要增加很多,從內心裏說,他們對這樣的改革是不太情願的,但是也不得不承認,這項改革如果推行下去,國家的財政收入的確可以得到較大改善。

為什麼?

把地主家的錢財,都集中到國家的手中了。

正是因為這樣的原因,誰也不敢保證,在推行攤丁入畝的過程中,會不會遭遇到特別激烈的反抗。神龍帝國的地主老爺們,向來都有囤積土地的好習慣,在這種戰爭年代,大量的土地被丟荒,剛好被地主們集中到自己的手中。有些大地主擁有的良田,足足超過上萬畝,可是隻需要按照家裏十幾個人來繳稅,相反的,那些流亡在外的,沒有土地的弄明,卻必須承擔賦稅。這樣的稅收政策如果不改革,朝廷還怎麼征稅?

所以羅羽天強硬堅持,必須推行攤丁入畝。

在羅羽天看來,攤丁入畝的兩大好處,是顯而易見的:第一,大量增加人口的發展,朝廷可以放鬆對人口的控製,從而促進工商業的發展。事實證明,工商業的發展,離不開大量的勞動力流動;第二,地主的賦稅加重以後,可以有效地限製土地兼並,可以有效緩解階級矛盾。刀鋒城的叛亂之所以那麼嚴重,歸根到底還是因為農民們沒有土地,沒有收入,可是卻必須上繳賦稅,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他們當然要起來造反了。

神龍帝國目前,由於戰亂頻乃,人口遷徙嚴重,如果繼續按照人口來征稅,幾乎有三分之一的人口是無法繳稅的,朝廷的收入大減,同時那些地主卻悄悄的囤積著大量的資金和物資,高翹著二郎腿,在優哉遊哉地看羅羽天的好戲。正是這些可惡的地主們,在大量的兼並土地,從而造就了大量沒有土地的流民,刀鋒城的叛亂,就是從流民開始的,攤丁入畝,就是要將這種局麵扭轉過來。當然,攤丁入畝的稅收政策,也不是十全十美的,不過羅羽天已經考慮不了那麼多了。

羅羽天的態度非常明確,修羅殿當然要全力支持。

周雨華等人,仔細研究了羅羽天的建議,覺得還是利大於弊,對於國家的長遠發展,有較大的好處,慢慢的也就改變了自己的看法,同時對羅羽天產生了一種敬畏的感覺。這是解決問題的根本辦法,為什麼他們之前就沒有想到呢?毫無疑問,對於國家而言,這是一項好政策,但是,這項政策是否能夠推行,並且在執行中不出現偏差,也是非常重要的。

要知道,這筆稅收對於各個城來說,也是一筆不小的收入,地方上的各個城主,能不能接受是個巨大的問題,加上攤丁入畝的影響,那些地主們會不會慫恿城主們起來對抗,也是一個必須考慮的問題。如果因為稅收改革而將地方城主逼到周黨那邊去,就有點得不償失了。

沒有經濟效益,就無法將這些人完全捆綁,各個團體的組成,歸根到底還是利益上的問題。羅羽天當然知道這一點,所以,他也提出了折中的方案,就是采取了國家稅收和地方稅收分開的辦法,不同的地區,按照不同的比例,由國家調整國家稅收和地方稅收的比率。換句話來說,朝廷以後不必向某個地區大量撥付資金,隻需要調整稅收的分配比例,就可以對某地區實行資金傾斜了,這對於枯竭的國庫來說,的確是解救燃眉之急的辦法。

但是,羅羽天提出的這個稅收分家方案,還有攤丁入畝等,隻是根據自己了解到的情況提出的,其中的很多細節,都需要仔細的斟酌。更重要的是,他們還要考慮這份方案執行以後,可能出現的問題和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