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9章 宋城千古情(1 / 2)

天下最難的事情是什麼?那就是讓文化人齊口說好。比如對某一部美國大片,或某一部非常賣座的國產片,這放在文化人的嘴裏往往是褒貶不一的——票房好,那是因為笑點低;美國夢,那是人家的主旋律……

我記得省裏市裏每年開文化性會議,但凡是那種上百人以上的會,主辦方都會邀請大家去看《宋城千古情》,一開始我很不能理解,為什麼每年都是看同一個節目?為什麼而去看?看點到底在哪裏?

去了之後才知道什麼叫大開眼界。

還是先說點陳年往事吧,因為《宋城千古情》不是一個晚上煉成的。而宋城更是一個無中生有的成功創意。

20年前,我還住在轉塘,上班在市區,那時的路沒這麼好,紅綠燈也沒這麼多,上車打瞌睡也是一項基本功。然而有一天,我發現自己是不是眼睛出問題了,因為過了梵村之後有一地方叫牛放嶺,那裏有一很長的陡坡,時有老爺車在坡上拋錨,早年拉大板車進城賣稻草的人,隻要過了那個坡,即已成功一半……可是那一次,我在公交車上,看到馬路邊的一個坡上突然出現了一塊巨大的山石,而且那石頭長得還是一副嶙峋相,尤其是在夜色中,好像是古堡鬼片的一個場景……以後我每次路過那裏,都會張望一眼,後來才知道,那裏在造一個人工景點,它的名字就叫宋城。

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那時無錫已經有唐城了,且好多都是跟影視基地配套的,那時全國一蜂窩地上這種人造景點的項目,反正我是很不以為然的,大都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就上當的感覺,但宋城的“給你一天,還你千年”這句廣告,的確是極為經典的,至少它有傳播效果。這跟“農夫山泉有點甜”是一樣的。

過了一陣又有了一個發現。大概是某年冬天的連續幾個早晨,車過宋城時,在那路旁的停車場,停著十幾輛外省牌照的大巴車,車下站著的人都著軍大衣,我心裏也在納悶,來參觀也不用那麼早吧。再看那些穿軍大衣的人,雖然是被厚厚的裹著的,但遠遠望去麵容和身材都很好……車上有人說了,這是宋城在招演員,這些大巴車都是連夜開過來的,從山東從河南從安徽,大概都是從藝校裏拉來的。現在想想,這就是《宋城千古情》的由來吧。

再後來就聽說宋城裏麵有專門的演出了。那個時候距宋城三四裏地還有一個叫未來世界公園,那裏的演出我也去看過,走的是歐美化的套路,大概也是跟其同名的主題公園相配套吧,它的風格是夢幻式的,也有好多外籍女演員。那個時候,“未來世界”吹的是洋風,宋城則是土風。一開始我感覺宋城還是個小弟弟,再後來,“未來世界”向現實低頭了,它完全成了一房產項目,退出了旅遊和演藝的競爭。彈指一揮間,宋城已經20年了。

20年比起千古來,那隻是一小浪花,但20年讓宋城成了一家成功的上市公司,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歌舞秀《宋城千古情》了。在我的印象中,大概是2008年奧運會之後,這台歌舞秀突然上了一個大台階,可能是奧運會的開閉幕式讓相關人士大開眼界吧,聲光電的運用,也到了一個出神入化的地步。而《宋城千古情》在內容和形式上,則完全抓住了“杭州”和“宋朝”這兩個關鍵詞。五幕戲中,有三幕是與杭州直接相關的,序幕的《良渚文明之光》,第三幕的《西子傳說》和第四幕的《魅力杭州》,而另兩幕《宋宮宴舞》、《金戈鐵馬》也跟杭州有間接關係,且跟人們熟知的嶽飛的故事有關,既有西湖荷花的豔麗柔美,又具陽剛氣息。而更難得的是,歌舞中融進了雜技的元素,這就更中國更民間了,而且完全是專業的水準,隨著演員在高空中飛來飛去,觀眾的心理也一張一弛,很是扣人心弦。而且我在現場看到,劇場的硬件很是過硬,前排觀眾的座位都可以隨劇情而移動,有時還會有看3D電影般的感覺,VIP觀眾還能享受到水果和茶水的招待,而這個水果,比如說西瓜,我是在冬天嚐的,發現還是很新鮮的,賓至如歸的服務比什麼都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