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後鐵飯碗時代的悲哀(2 / 2)

“92年十四大公布了國有企業改革的若幹問題的處理決議,說明了全國的國有企業,都麵臨著這樣那樣的問題。你們也應該知道咱們這兒的許多工廠單位裏都是些什麼情況,可以說我們這兒就是全國社會的一個縮影。

由此也可以去想象一下,全國範圍內的國有企業都是些怎樣的情況了。這事一次大變革,未來國有企業的改革時間跨度將超過你們的想象,對很多很多的工人來說,工廠是沒有出路的。”

人是一種社群動物,大家湊在一起,難免會產生摩擦,這個時候一個大多數人都遵守的製度的誕生就成了必然。

最初的製度的建立,必然給整個社群帶來快速發展的條件,然而隨著發展,舊有的製度漸漸的不再適應發展中的社群的需要,於是就會被淘汰,進而誕生新的製度。

每一個舊的製度被淘汰,新的製度正在形成的時候,一個社群都要麵臨這種變革所產生的重大影響,活在這種變革發生時期的人,顯然是不幸的。他們作為承接兩個時代的過渡者,必將承受這所有的痛苦。

從現在到未來國有企業的改革以及即將帶來的深遠影響,都是集體計劃型經濟製度,朝自由市場經濟製度過度的具體體現。可憐的是,林俊的父母這一代還有他自己本人這一代,剛好處在這樣一個時代的轉折點上,姥姥不親,舅舅不愛。

這個機會未來會成就一少部分人極高的社會地位,但是會有更多的人要活的很艱難。

順應這個時代的人,會在很短的時間內積累下巨額的財富,成為人上人,而像林俊父母這樣的舊製度體製僵硬的培養出來的定型“產品”則會成為被新時代淘汰的典型。

“兒子啊,你別嚇唬媽啊,你真是我兒子嗎?”林俊思緒越飄越遠的時候,耳邊收到了老媽的大驚小怪。林俊暗罵自己不小心,一個不注意又深沉了。

不過重生之前養成的思維模式和思考深度,遠遠不是當了幾天八歲小孩就能抵擋的住的,這是個對林家來說很嚴重的問題,所以他不自覺的就把心裏想的給說出來了。

罷了罷了,索性就一點一滴的把自己慢慢表現出來,讓父母漸漸適應去吧。林俊麵色臭臭的瞪了張愛華一眼,說道:“你自己生的,你不知道?現在說正事,先不管工作的問題,你們先把未來必然要花錢的大事統計一下。”

夫婦倆合計了半天,最後把林俊姐弟每年的學費粗略估計了一番,還有生活費用,衣食住行水電之類的,未來的四年中,每年平均的開銷高達近5000塊錢。這還不算可能的疾病,或者一些未知的財產損失。

以林建國和張愛華目前的收入,工廠效益好每月按時開工資的話,收入也才能勉強跟支出持平,但也沒什麼繼續,一旦有個什麼大病小災的,連住院費都交不起。

“以前總覺得咱家雖然困難,但也總覺得是暫時的,現在才知道情況壞到什麼地步了。”

林俊手指輕點著桌子,表情凝重的說道:“這還不止,四年以後姐姐初中畢業省高中,而我則要上初中,學費會再翻一番,以後上大學的費用對咱家目前來說更是一個天文數字,怎麼能上得起?不上的話,輟學參加工作,這個年紀,這個惡化的形式,能找到什麼好工作?”

這可不是林俊杞人憂天,危言聳聽,重生前的這些事情都是他親身經曆過的。大學擴招,普及高等教育,大學生卻是多了,可是學費也高了。他們家親戚中,八零後這一代七八個孩子之中,就隻有兩個上了大學。

其他沒上的,早早的就找了份工作,每天起早貪黑的給個體私營單位幹活,臨到月末的時候隻能拿到二三百塊的實習工資。找老板理論,對方總是能拿出一大堆的理由來證明,這二三百塊的工錢都是老板發了善心的結果,不倒扣錢已經是人道的做法了。

出路在哪裏?林家上下都覺得是兩眼一抹黑,看不到絲毫光明。這個時候,敲門聲響了,外麵有個小夥子在喊:“林俊是這家的麼?有你的掛號信。”

……

稍後還有一章,例行求收藏和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