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章 萬事由天莫苦求 (12)(1 / 2)

“來來來,我為你畫幅戲蝶。”唐伯虎一說,徐舞心裏這個美呀。唐伯虎打開身邊的畫紙,這東西唐伯虎天天放在身邊,吃飯的家夥嘛,當然是絕不離手。刷刷點點幾筆之後,隻見二三十隻各式各樣翩翩起舞的蝴蝶出現在徐舞麵前,如同真的一般,欲從紙上飛出。

徐舞讚不絕口,唐伯虎誌得意滿。二人喝得太多了,漸漸地睡著了。唐伯虎一會兒便鼾聲大作。突然,唐伯虎聽到了陣陣驚叫聲,不禁連忙睜眼,隻見四麵八方飛來數百隻蝴蝶,全都落在了那幅畫上。原來,它們以為是異性在此,紛紛上前求愛。

徐舞見狀忙道:“唐先生,這幅畫您就送給我吧!”

“可以可以,不過,我想借您的老屋一用,租住。您看如何?”

“可以,完全可以!”

於是唐伯虎就住進了這裏,每天都在梅花樹下寫詩作畫進行文學創作。有一天,他突然聽到南廳房頂棚內有聲音,順著聲音看去,隻見房頂上好像有一個匣子。唐伯虎上去拿了下來,上麵的灰塵足有幾寸厚。打開一看,裏麵的畫竟然是梅花居士親手畫的《漁父圖》。這幅畫,可是了不得,曆代文人墨客無不尋覓此畫,不想竟被他看到了。此後,他經常臨摹此畫。

祝允明和文徵明來串門看到此畫後非常驚訝,三人決定為這幅畫題詩。一幅詩書畫合體的佳作就這麼誕生了。以下是三人的題詩:唐伯虎:

朱門公子饌鮮鱗,爭詫金盤一尺銀。

誰信深溪煙水裏,滿身風雨是漁人。

祝允明:

荻花風緊水生鱗,山色浮空淡抹銀。

總道江南好風景,從前都屬打魚人。

文徵明:

小舟生長五湖濱,雨笠風蓑不去身。

三隻銀鯿數斤鯉,長年辛苦隻供人。

扮道戲官

唐伯虎和祝允明雖然行為乖張,但都有著俠義心腸,他們聽說新來的鹽運使非常貪婪,經常盤剝百姓。因此,唐伯虎便決定戲耍一下這個貪官。唐伯虎和祝允明都對道家非常感興趣,經常和道人一起交流,因此,他們有幾件道人衣服。他們便穿了道服,徑直前往鹽運使府去化緣。鹽運使也是一位信道之人,一見二人道人打扮連忙露出了笑容。

“大人,我二人乃是玄妙觀的道人,如今道觀準備維修大殿,需要五百兩紋銀,希望大人能夠慷慨解囊!”

唐伯虎邊說邊看著鹽運使。鹽運使盡管信奉道家,但和許多道貌岸然的家夥一樣,喜歡阿堵物的程度要高於自己的信仰。他一聽要錢,腦袋搖得跟撥浪鼓一樣。

祝允明在旁氣道:“聽說大人信奉三清,如今為何如此吝嗇!要知道,資助錢兩修築道觀也是您的功德!否則,墮墜之後如何列入三清子弟!”

祝允明可是位道教信徒,他見鹽運使如此“假道學”心中極為憤怒。他這麼一說,也激怒了鹽運使。鹽運使奸笑著冷哼道:“哼,好說好說。見二位仙風道骨,看著也有些才華。這樣吧,你們如果能在我麵前看景物立刻賦詩一首,我便給你們錢,如何?”

“好!多長時間!”與此同時,唐伯虎衝祝允明使了個眼色,祝允明立刻會意,二人不動聲色地觀察著四周的景色。

“嗯。就以我手中的杯子停止旋轉為止。杯子停止旋轉了,你們就得想出詩來!”鹽運使說著做了個示範,把手中的茶杯一擰,鬆手之後,茶杯在桌子上旋轉起來。

祝允明看了看唐伯虎,唐伯虎用眼光一瞄,二人看到了對麵正好有一座山,那樣子看似正在睡眠的牛。二人互相點了頭。這時,茶杯正好停止了轉動。祝允明扶了扶眼鏡,高聲叫道:“好,一言為定!”

“那你們什麼時候開始?”

“馬上,立刻,即時開始!”唐伯虎麵帶微笑。

鹽運使一看大吃一驚,心道:“莫非這兩個人真有高水平?看來我不得不使勁兒!”想到這裏鹽運使盯著二人,二人四目也在盯著他,沉默片刻之後,鹽運使大叫一聲:“走!”那動作十分漂亮,隻見手中的水杯剛剛轉了半個圈兒,就倒在了桌子上。

“耍詐”、“無恥”、“下作”、“卑鄙”、“不要臉”、“丟人”……不斷有評價詞語從觀看的衙役們心中喊出。

唐伯虎和祝允明微微一笑,隻見二人麵不改色,氣定神凝地高聲說著,每人一句,連成七律一首:

嵯峨怪石倚雲間,(唐)拋擲於今知幾年?(祝)苔蘚作毛因雨長,(唐)藤蘿穿鼻任風牽。(祝)從來水食溪邊草,(唐)自古難耕壟上田。(祝)怪煞牧童鞭不起,(唐)笛聲斜倚夕陽煙。(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