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人民解放戰爭時期——一九四五年九月到一九五零年九月
日本帝國主義無條件投降,我正在膠東軍區教導第二團任團長,九月間山東人民解放軍組織八個野戰師,我由教導第二團調第六師去任副師長,平度縣戰鬥後,第六師奉命進軍東北。因代師長聶鳳智、政委李丙令兩同誌調回膠東軍區,要我率部隊到蓬萊縣欒家口一帶集結等吳克華師長(吳那時當師長),乘船渡海到東北,把六師部隊全部組織渡海完畢後,又由膠東軍區另外組織三個團要我負責繼續組織渡海,這三個團當時編為第四縱隊(就是現在解放軍第四十一軍的前身),我就當了第四縱隊的參謀長。
一九四六年鞍海戰役後,由縱隊參謀長調到十一師去任師長。一九四七年四月三保臨江戰役,十師師長杜光華同誌犧牲,我又由十一師調十師去任師長。一九四九年七月部隊南下到達湖北應山縣時由四十一軍第十師(即現在一二一師)調四十軍任副軍長,參加海南島戰役後,部隊調回東北準備入朝。
上述情形就是在人民解放戰爭階段的工作經過。
解放戰爭中的思想情況:抗戰勝利後到達東北,開始進入城市,國民黨又要來繼續戰爭,和平與戰爭是很矛盾的,但在思想上是希望和平。過戰爭的生活時間太長了,確實有點討厭戰爭,但又反過來想你幻想和平不願意戰爭,可是國民黨要來打你,和平不是一個方麵可以解決的,是雙方麵的問題,不把國民黨消滅無和平可言,就是和平也是暫時的。自己批判了這種和平幻想。
一九四六年的冬季敵人對南滿大舉進攻了,占領中長路南端及安奉線全部並占領安東通化兩城,把遼東六塊地區和主要城市都占領了。隻剩下臨江、長白、撫鬆、蒙江幾個偏僻的又窮又小的縣城,遼東形勢從此轉為艱苦困難的階段。我們的思想從此打破和平幻想,準備艱苦鬥爭。敵人在一、二、三次進攻臨江的戰役中,我們四縱隊深入敵後打擊敵人配合正麵部隊保衛臨江,把敵人第一次進攻臨江的戰役打敗後,十一師繼續留在敵後,獨立行動,獨立作戰堅持鬥爭。在半年的敵後行動作戰中被敵人追擊堵擊是經常的,並有兩次被敵包圍,又突出來,而且還打了好幾次殲滅敵人的一個營一個多營的小勝仗,在敵後時期的堅持鬥爭中,戰鬥行動是積極的,曾得遼東軍區首長一次電報通令表揚。
在實際的鬥爭證明思想,表現在行動中打破和平幻想,執行了堅決的鬥爭。
在四縱隊任參謀長時,曾一度不安做參謀工作,對參謀工作在思想上認識有偏差,認為做參謀工作是費力不討好的工作。
辛、抗美援朝時期——一九五零年十月
我們還在廣東時,在報紙上看到美帝侵略朝鮮戰爭開始了,四十軍海南島戰役結束後,原擬調回河南休整,因美侵略朝鮮威脅我祖國邊疆安全,改變計劃調到安東一帶待機,一九五零年十月十九日的晚上過了鴨綠江參加了抗美援朝的戰鬥序列。當時我在四十軍任副軍長。在抗美援朝的第二戰役後,一九五零年十二月二十六日由四十軍又調到五十軍任副軍長至今。
抗美援朝時期的思想情況:對戰爭我們沒有什麼害怕,思想上也經常是這樣想,桐油罐子總是裝桐油,鐵匠總是打鐵的,因而當兵就是打仗的,不打仗當兵的吃不開。但最近一年以來有一種想法,可能是錯誤的想法,想轉業到地方去做點工作。年齡也大了,身體也不是那樣很好,經常有病,全國的部隊也正在整編轉業和複員,國防軍的要求也高了,國防軍的幹部是要年青體強力壯的人才能幹,自己的年齡身體都不適合今後國防軍的環境與條件。這種思想當然不對,但這也是某種環境與一個人實際情況的一種反映。
(五)自我認識和檢討
二十一年的軍隊生活中,從戰士到幹部,在自己整個曆史中來回憶,無論戰鬥、工作、學習、思想與作風等各方麵,雖然沒有突出的成績或功績,但也沒有犯過什麼嚴重的錯誤,就是受上級的批評覺得也很少,曆史上沒有什麼過失,當然同時也沒有特殊突出的功勞。自己對自己的認識顯得不好不壞,表現平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