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毛澤東、彭德懷有關——摘自《捐軀朝鮮的誌願軍軍長》
這是刊登在《黨史博覽》二〇〇四年第二期上的一篇文章,署名曉農。這篇文章詳細敘述了蔡正國將軍參加抗美援朝戰爭的經曆和犧牲經過。
捐軀朝鮮的誌願軍軍長
彭德懷認為選蔡正國是選對了人
1951年3月中旬,中國人民誌願軍總部報經中央軍委同意,原四十軍副軍長蔡正國調任第五十軍任代理軍長,主持全軍的作戰。
蔡正國在第五十軍到任一個來月,就趕上了中國人民誌願軍舉行的第四次戰役。五十軍在他的指揮下,以痛殲英軍第二十七旅、英國皇家坦克營的非凡戰績,贏得了大家的刮目相看。
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為挽救敗局,從1952年1月25日開始,在漢城以北全線發起大規模的進攻,企圖將中朝軍隊壓回到“三八線”以北地區。軍情急切,誌願軍在部隊疲勞、兵員未得到補充、糧彈供應困難的情況下,被迫投入防禦作戰,防禦的重點放在橫城以北至原州、砥平裏一線。
屬於正麵防禦的五十軍,頭兩天的戰鬥中均不理想。他們麵對的敵人是英軍第二十七旅。該旅是入朝英軍的精銳,參加過第二次世界大戰,裝備優良,配有一個坦克營。
27日上午10時,緊急作戰會議在五十軍軍部指揮所召開。蔡正國提出派遣爆破小組夜間潛入英軍陣地,炸毀敵人坦克的戰鬥方案。他堅定而激動地說:“……過分依賴武器優勢的敵人,最害怕的是短兵相接的戰鬥,他們一旦沒有了坦克,心裏就害怕,就一切都完蛋了。我們就算是付出再大的代價,也要把英軍的坦克炸掉!”
午夜時分,由一五二師組織的12個爆破小組,借著月光接近了英軍的坦克陣地。盡管他們被英軍的崗哨發現了,然而槍聲一響,這些三個人為一組的爆破隊,迅速奔向目標,將5公斤重的炸藥包塞在坦克肚皮下,拉響導火索就跑。隨著一聲聲衝天而起的爆炸,英軍的絕大多數坦克,變成了一堆廢鐵。
第二天清晨,五十軍向英軍發起了進攻。處於沉重心理壓力的英軍頓時亂了方寸,回擊得非常被動。五十軍官兵越戰越勇,經過激戰,英軍第二十七旅的官兵大部分被殲。五十軍殲滅英軍第二十七旅和坦克營,並非特別大的勝利,但卻對整個戰役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不僅使“聯合國軍”有了驚懼的心理陰影,更重要的是使美軍第五師和南朝鮮第八軍的側翼暴露出來。誌願軍乘隙發起反擊,全線防禦轉為機動進攻,從而扭轉了整個戰局。
第四次戰役結束後,第五十軍的戰績得到了誌願軍總部的表彰。彭德懷等誌願軍司令部的首長認為,把蔡正國放到五十軍是選對了人。
毛澤東喃喃道:“又折我一員驍將!”
1953年2月下旬,誌願軍代理司令員兼代政委鄧華下令:已越過漢江的誌願軍各部退回北岸,俟機作戰。向來擅長於打防禦戰的第五十軍,由總部指定撤至漢江南岸,掩護北撤部隊。第五十軍組織了井然有序的撤退,第三天下午便進入指定地點。
第五十軍進入指定地點後不久,就被美軍飛機偵察到。4月12日晚上9時,第五十軍在坑道外的軍部駐地,即一棟磚瓦結構的民房裏,正在召開軍事會議,會議由蔡正國主持。晚上9時40分左右,夜空裏響起敵機的轟鳴聲,外麵傳來了防空信號槍聲。蔡正國意識到會議不能再開了,但他又認為不能就這麼一窩蜂地散了,再講個半分鍾或許會議就能結束。因為這種情形在以前也遇到過。忽然,飛臨軍部上空的8架敵機,俯衝下來並投下了一批炸彈。其中的一顆正落在開會的屋頂上轟然爆炸,彈片四濺,擊中了站在桌子前講話的蔡正國。
蔡正國的頭上和胸部多處中彈,鮮血直流,昏迷過去。由於失血過多,當晚10時,蔡正國的心髒停止了跳動。
五十軍軍部被炸事件,是誌願軍入朝作戰3年以來最嚴重的事件。在國內的彭德懷接到電報後,吃驚得說不出話來。同一天中午,毛澤東在看了誌願軍總部發來的電報後,口裏失聲地“噢”了一下,刹那間臉色有些發白,隨即神情有些木訥地站著,好一陣時間過後,毛澤東才喃喃道:“蔡正國,蔡正國,不幸殉國,又折我一員驍將!”
蔡正國的傑出功勳和國際主義精神,得到了應有的表彰。遺體被運回沈陽,安葬在烈士陵園。鄧華為他的墓碑撰寫了碑文。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政府給蔡正國頒發了“獨立自由一級勳章”和“國旗一級勳章”各一枚。
2、與塔山阻擊戰有關——接管北平第一師
每當電視上出現當年毛澤東等中共中央領導人在北京西苑機場檢閱中國人民解放軍入城部隊的鏡頭時,婆婆都會自豪地說一句:“看,那是你爸爸那個師,你爸爸當時就站在吉普車上接受檢閱。”問婆婆當時那麼多部隊,為什麼就選擇了爸爸那個師?婆婆就說不清楚了。
直到後來,我看到了莫文驊將軍的回憶文章才搞明白。莫文驊將軍是這樣回憶當時情況的,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