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一章:神狐弄火(2 / 3)

老頭接過話頭,氣憤憤地說:“這都是因為他們不孝造成的!”

“是啊!那有啥辦法?我們這片葉子,落在人家樹下了,認命吧!話又說回來,為了不讓別人看笑話,各盡其心,你還是去醫院看望一下大兒媳吧!”

老頭不言語了,他想:為了麵子,那就違心地去一趟吧!

他買了禮物,坐上去醫院的班車。一路上,他還是總覺得心裏不好受,大兒媳的那句刺耳的話像針一樣紮在他的心上:“就當多了一個兒子養活著”。一想起這話,他就覺得胸口汪著一口氣。

醫院到了,他下了車,向大兒媳的病房處走去。他推開病房門,把帶來的奶粉、罐頭、水果等營養品放在靠門邊的小櫃上,然後“撲通”一下雙膝跪地,向病床上一個三十多歲的婦女扣拜,動情地說:“媽呀,兒子看你來了?你的病好了嗎?”

病房裏的人都驚呆了!大家的目光在老人和病婦的身上交替掃視著。不用說,人們的心中滿是問號:這是怎麼回事?這位老人為什麼給年輕人叫媽?他們之間是什麼關係呢?又見那病婦的臉色由紅變白,由白變青,想說什麼,可是沒有說出來,並連連大聲咳嗽幾下。突然,一口口鮮血從她喉嚨裏噴出來,頭一歪,昏死過去。

醫生護士趕來急救,但沒有救醒。

這時,陪床的丈夫王瓊從外麵買飯回來,妻子的突然死亡讓他悲痛欲絕。當他得知原因後,就怒衝衝地闖進病房,向那位老人吼道:“爸!你好糊塗啊!你氣死兒媳,這下如願了吧!”他揮起手掌向老人擊去,但在半途中改了方向,擊向雪白的牆壁。

老人老淚縱橫。他用顫抖的聲音說:“這都是我的錯!是我應早點死,不該拖累你們啊!”說著將頭往牆上撞,“當當當”幾聲,老人昏倒在牆角下,血流如注。

醫護人員又急忙來搶救老人。

這件事情很快在醫院裏傳開,大家紛紛議論:“這老頭怪缺德的,把兒媳給氣死了!”

“真是天大的新聞,公公給兒媳下跪磕頭叫媽。”

“我看這老人不像壞人,也許其中另有隱情……”

公公氣死兒媳的事成了當地頭等要聞。兒媳的娘家人把公公告上法庭。

原告指控被告故意氣死兒媳。

被告辯護:她既然把我當做兒子,我認媽也理所當然。雙方各執一辭,互不相讓,法院感到棘手,社會裏眾說紛紜。法院也從來沒辦過這樣的案子,法律條文上也沒有對氣死人的當事人判罪規則。說被告是惡意吧?不妥,因為被告是以探望病人為目的的;說他與死因無關吧,也不妥,因為病者的確是聽他的話後死的。

法院最後認為:兒媳的死亡與公公行為過激有直接關係,根據有關法律條文規定,判處老人有期徒刑三年。老人不服提出上訴,二審重新調查,調來醫院處方進行分析研究,認定兒媳患的病是肝硬化晚期所致,與被告行為關係不大,再說兒媳事先也有過錯。二審判決老人無罪。

王德貴老人在案子未定期間被關在拘留所裏。經過幾個月的折騰,他的身體更加衰弱,釋放後不到一星期,老人死去。

給王富貴老人送葬歸來,張村長一邊走,一邊思考著問題。這場悲劇的發生,究其原因,都是因兒女不盡孝道導致的惡果。這不僅是單純某個家庭的問題,同時也是普遍的社會現象。現在,人們都變得重財輕義,淡化了傳統道德,長此下去,後果會很嚴重的。怎樣扭轉當前的局麵呢?他一時心無定數。他對身邊的柳濤說:“濤子,你去找一下興誌和周琴,抓緊調查咱村有多少戶家庭中有六十歲以上的老人,並查出其中有多少戶人家的兒女對老人不夠孝敬。”

“好吧。”

兩天後,張村長主持召開一個飛行會議。他在會上說:“在王德貴家發生的慘劇,應該引起我們特別注意。當前,不孝的兒女,大有增加態勢。據初步調查,全村家有老人的有三百七十二戶,其中孝敬老人較差的有八十三戶,超過百分之二十的比例。這是不祥的比例,這也是危險的信號!俗話說,一個驢糞球壞一鍋湯。這八十三個驢糞球,要壞多少鍋湯呢?不孝敬老人,看上去是小事,其實不是小事,它是建設精神文明的隱患,就像我們身上的惡瘡,必須把它挖除!請大家出謀劃策,怎麼更有效地挖除它!”

老支書溫國海說:“我看還要以說服教育為主,要整理一些相關材料,用開廣播會的方式,進行反複宣傳灌輸……”

王興誌發言:“建議曝光不孝的人家,用廣播點名批評,還要把他們登上恥辱榜。”

婦女主任周琴說:“我看要涇渭分明,表揚好的,批評錯的……”

張村長大腦的飛輪迅速轉動著,孝道是古來的傳統,理應大力發揚。可是如今,男人們大多去打工,留下的是婦老幼,孝敬老人的擔子,就得由婦女們承擔。家庭缺少男人的中和,難免出現一些難纏的問題。所以,孝敬老人就得先在女人身上做文章。想到這裏,他忽然冒出一個新念頭,他說:“大家提的建議都不錯。但我又有一個新想法,隻是還不成熟。”

“說出來,讓我們聽聽!”

“開展一項選舉好媳婦活動。每年選舉出四名好媳婦,要分四個階段選舉,每次選舉產生一名,每名好媳婦獎勵電冰箱、彩電、洗衣機各一台;另外發給榮譽證書,上光榮榜,門旁掛紅星,孩子免費上學……”

張村長的建議,得到大家的普遍讚同。隻有老支書有顧慮。他說:“振生,你的點子不錯,實施起來的確能轉變不良風氣。但是,你想過沒有,經費從哪裏來?這些年來,集體經濟匱乏,說容易,做難啊!”

王興誌接過話頭:“這是實際問題。就我村現在的家底,隻能夠一年的費用。如果逐年獎勵,杯水車薪。”

“這個問題我也考慮過。”張村長繼續說,“昨天我去查看一下河灘和山腳下的樹林,發現山腳下的樹木已經到達成年程度,到了砍伐期。我們要逐年砍伐一部分,把賣得的錢用於村裏的公益事業,然後再種植新品種速生楊。再說,咱村還有一部分荒山。今春種上幹果類樹木。過些年就會有可觀的收成,這樣就不愁資金來源了。”

張村長的建議被會議采納。會後,他們利用廣播向村民宣布了關於選舉好媳婦的重大消息,引起村民們的強烈反響和關注。廣大婦女們磨拳擦掌,躍躍欲試,都想爭當好媳婦,獲得豐厚的獎賞和榮譽。

晶晶亮亮的露珠從嫩綠的黃瓜秧葉上抖落下來,打濕了呂珍的衣裳。她的手很靈巧、麻利,轉眼之間,一條條黃瓜像小寶寶似的躺進了籃子裏。

“喂,聽說咱村要開始選舉好媳婦啦,是嗎?”

“選就選唄!關俺屁事?”近旁一個給茄秧掰叉的男人說。

這個男人是呂珍的老公李貴,他在外打工,昨天來探家的。

“要選的話,我也想爭一爭。村長說,要選出四位好媳婦,獎品是彩電、冰箱、洗衣機。另外還有證書,孩子上學免費,又可被列為未來婦女幹部的後備軍。真讓人眼饞啊!”

她一邊說著話,一邊把籃子裏的黃瓜重新排了隊。把一些老黃瓜和彎巴黃瓜挑出來,裝在另一隻塑料袋裏。

“去,你把這袋黃瓜給西院的他奶奶送去。”

李貴向她瞥了一眼,目光落在那袋黃瓜上:“哼,你可真行!就你這樣做法能被選上好媳婦,那黃瓜秧的根就得朝天長著啦!”

“你說的這話是什麼意思?”

“你用老黃瓜孝敬老人,自己吃嫩的。”

“那又咋啦?嗯?年歲大的人吃老黃瓜會筋骨硬朗。這也是為她老人家好呀!”

“去年冬天,你乘我媽外出探親之機,把她老人家自己拾的一垛柴火,偷偷搬到自己的家中。這你又怎麼解釋?”

“那也是同樣為她老人家好呀!你想,人不在家,萬一從哪裏刮來火星,引著柴火垛咋辦?”

“好好!你對,你都對!你行!”

“咋不行?我呂珍哪一點比別人差?”

李貴搖搖頭,不做聲了。

呂珍心裏暗暗思忖:自己並不比別人差多少,不就是在孝敬老人這塊兒稍遜色一點嗎?這有何難?趕上去不就截了?最起碼也要做個麵子,爭一爭這個光彩。再說,當下誰不做麵子?上次縣領導來視察村容村貌,可忙壞了鎮、村的幹部們,他們走街竄戶,又是宣傳,又是動員,督促村民們把街道掃幹淨,把土堆、糞堆修理齊整,應付檢查;前幾天,教育局來學校指導工作,忙得校長、教職工,連夜把村民各家各戶的花盆借來,擺滿了校園……我為何不效仿效仿他們呢?

選舉好媳婦的日期漸漸臨近了。張村長多次進行宣傳動員,大造聲勢。說幹就幹!呂珍隻要選中目標,就非要實現不可!

這天,她包了一大碗香噴噴的肉餡餃子,親自給婆母送飯。她妞妞捏捏地走在街道上,像扭秧歌似的,盡量吸引大家的注意,向人們炫耀她的業績。如果碰上人,還沒等對方問話,她就先答了:“這不,我給老婆婆送餃子呀!肉餡的,可香了!”

一連幾天,天天如此。婆婆見兒媳變得這般孝敬,心裏自然不勝歡喜。街上的人也開始向她投來羨慕的眼光。她還巧舌如簧,極盡外交能事,很快從親友們哪裏拉來一百多張選票。但還不夠,距當選好媳婦相差甚遠。經過冥思苦想後,她心中忽然閃出亮點。

她擺了一桌酒席,請來村中較有名氣的三位智多星出謀劃策。一位智星說:“這不難,有我們三位做後盾,媳婦狀元您十拿九穩,但要破費一點,花點餌錢。”

“怎麼花法?”呂珍亟不可待。

“買票。每張兩元。有些地方選幹部就是這麼幹的。也算得上時髦呀!”

“行啊!”呂珍用力跺一下腳。

於是,“三星”捧月,預購了三百多張選票,呂珍忍痛花了六百多元。為了確保機密,她多次叮囑“三星”悄悄行動,不許走漏風聲。

但是,紙裏包不住火,有人把這一消息向村委會泄了密。村幹部們開始暗中研究對策。

老支書說:“我們搞這項活動,主要目的是為了加強精神文明建設,選出真正的好媳婦。而呂珍的條件相差甚遠,如果她當選,豈不是天大的笑話嗎?以後的工作就不好進行了。”

王興誌說:“這事還真不好辦。不幹涉,後果嚴重;幹涉吧?怎麼幹涉?用廣播公布?不妥。已經定下來的事情,更改就會失信於民,再說也會給這次活動帶來消極影響。”

會議一直開到深夜。

突然,張村長“嗵”的捶了一下桌子說:“有了!”

大家為之一振。

“有了什麼?快講!”

“更改招數,調換角度……不過也要保密……”

九月十六日上午,選舉好媳婦的大會準時開幕了!

呂珍提前做好各項準備,新做了喜歡的發型,穿戴也時髦得體。她攙扶著婆母,在陣陣鑼鼓中走進會場。她今天格外高興,因為那個傾慕已久的狀元寶座非她莫屬。她抬起頭,看見主席台上懸掛的橫幅標語:月牙村首屆選舉好媳婦誓師大會。會台周圍,彩旗飄飄,歡聲陣陣。方桌上放著選舉箱。張村長在會上講了什麼,她由於心情興奮也沒有聽清。然後,發票,寫票,投票。很快,選舉完畢,呂珍全票當選,創下了所有選舉史上的新紀錄。

當選者呂珍在一陣陣熱烈的掌聲中走上主席台。她太激動了!好像在做夢!嘴唇哆哆嗦嗦說不出成句的話。她仿佛看見:貼著獎字的一組家電抬進家中;她走出小汽車,臂肘下夾著公文,徜徉在鎮政府的大樓裏……

我,我做得還不、不夠,謝謝大家的好意!”她一麵頻頻鞠躬,一麵結結巴巴地說著。

又一陣掌聲和歡呼聲響起來,鎂光燈也對她不停地閃爍……

倒是她十歲的女兒跑上台子,扯住她的衣襟說:“媽媽,媽媽,快下去吧!”

“不,不!我還沒講完呢!”她不耐煩地推開女兒的手。

“媽媽,快別講了,今天選出的不是好媳婦,而是不好的媳婦啊!你沒看見,在‘好’字上頭,多了一個‘不’字嗎?”

呂珍這才認真地去看那幅標語。看著看著,她突然覺得整個會台旋轉起來,就如洗衣機的波輪。

“啊!”她發出尖利的驚叫,軟軟的攤在台子上。

呂診暈暈乎乎地回到家裏,不曾想自己弄巧成拙,自取其辱。自己爭來爭去,鬧了一場空。嗨,這臉可丟大發了,今後怎麼出門見人?一想起在台上時的尷尬局麵,她就感到羞愧得無以自容!虧不得那麼容易得手,原來是一字之差坑了她!她窩火、氣惱、恨不得找個地縫鑽進去。她把房門關緊,上了栓,然後趴在床上無聲痛哭。她開始責罵村幹部,特別是可恨的張村長,要不是他暗中做鬼,自己怎麼這般厄運?她又記恨那些把票投給她的村民,為什麼都那麼損?可是,又轉念一想,自己是否真的有錯呢?她以前的確對婆婆不大孝敬。冬天,她不讓婆婆多燒柴,使婆婆的屋裏像冰洞。她經手供給老人的糧食也大多是發黴的陳糧。老人有時病了,也總是故意拖著不給請醫生……直到村裏宣布選舉好媳婦的號召公布後,她才有些轉變,但她是為了那貴重的獎品而改變的,並不是出自真心。可見,眾人的眼睛是雪亮的,是不可蒙蔽的。怎麼辦哪?她再出門,別人會指著她的後脊梁數落:

“看啊,這個不孝的東西!”

“呸!活該,惡婦沒有好下場!”

那些話會像刀子似的挖著她的心,割著她的肺!是的,她真的沒臉見人,倒不如死掉算了。還好,老公去外地打工,不在家;女兒到別處玩耍去了,家裏隻剩下自己。嗨,死就死吧,省得今後丟人現眼!

她找來一根繩子,拴在房梁上,係上套索。她望著橢圓形的套索,似乎看到在套索裏秘藏著的天堂美景,還好像聽到那格外關切的聲音:“快進來吧,隻有這裏,才是無憂無慮的世界……她什麼也不想了,把頭緩慢地伸進套索裏……

這時,她忽然聽到從外麵傳來鑼鼓聲,還夾雜著雜遝的腳步響。隨後,敲門聲響起,又聽有人喊:”媽媽,快開門,媽媽!”

這是女兒的聲音。她把頭從從套口裏縮回,轉身去開門。

“媽媽,你做什麼?”女兒望著套索問。

“沒、沒做什麼。是我的頸椎疼,想用繩子吊一吊。孩子,外麵怎麼有鼓樂聲?”

“媽媽,那是村委會給咱家送獎品來了!”

“什麼獎品?不會吧?”

“是真的!是村長伯伯親口說的。”

送獎的隊伍來到大門外。呂珍疑惑的出來查看。果然,走在前頭的是樂隊,接下來有一撥人抬著貼著獎字的冰箱、彩電、洗衣機。張村長身披彩帶,走在隊伍的左側。他興奮地大聲說:“呂珍女士,恭喜你被選為好媳婦,請授獎!”說著,他還把一份紅色的獲獎榮譽證書交到呂珍手中。呂珍驚呆了!她這個還不夠格的媳婦,怎麼承受得起那樣貴重的獎品呢?她脫口而出:“村長,獎給別人吧!我不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