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枕穴——專門治落枕
有些人早上一覺醒來,會突然發現自己的脖子變得硬梆梆的,轉動起來很困難,而且很疼痛。這就是落枕,也叫失枕,主要是因為睡眠姿勢不當造成的,也可由頸項肌肉牽掣過久或局部受寒引起。
用指壓法治療落枕,先不用急著尋找穴位,而要先坐正身體,用手指在頸部探索著按壓。如果是自我按壓,就體會哪裏是壓痛點;如果為別人按壓,就要不斷詢問對方有無疼痛感。一旦發現壓痛點後,也就是按壓此處要比別處都疼,就要用拇指加以按揉、點壓。一般來說,每按壓10下休息一會兒。按壓的時候會很痛,但不要因此而減輕力度,否則就不會有效果。
按壓的時候,還要注意按壓時間,不是按壓的時間愈長效果愈好,正確的方法是有規律、有間歇地進行按壓刺激,這樣才能得到最好最大的效果。一般來說,一次按壓穴位的時間在3~5秒比較適宜,然後休息1~2秒再予指壓,反複做3~5次為一組,可反複進行,但中間的休息時間是決不能省略的。在頸部的疼痛有所緩解之後,才可以去尋找落枕穴。落枕穴位於手背食指與中指指縫上二橫指處,按壓這個穴位,會馬上產生疼痛感。如果按壓時沒有疼痛感,就說明穴位的位置沒有找準。找準位置後,可以用一指進行按壓,也可長時間地按揉,但力度要大一些。每天多堅持做幾次,效果會很明顯。
大胰俞穴——治療腰痛與閃腰
腰痛與閃腰經常被認為是老年人常有的毛病,其實並不然,年輕人和中年人有時也會腰痛,也會因不小心而閃腰。
嚴格地講,腰痛並不能算作一種病,它往往是某種疾病的表現症狀。比如,腰部肌肉受傷、腰椎損傷、腎病等,都會使人感到腰痛。
要想徹底根治腰痛的毛病,當然要順藤摸瓜,解除引起腰痛的根本原因。然而,這句話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即使是找到了名醫,也不可能手到病除。這樣一來,如何緩解腰痛就變成了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而指壓法恰恰能幫你這個忙。、治療腰痛最有效的穴位是大腸俞穴(第四腰椎棘突下旁開1.5寸)和腎俞穴(位於大腸俞穴上方),用點按、按揉、點壓的方法連續刺激這兩個穴位20次左右,每天重複3次,連續堅持幾天,腰痛就會在不知不覺間緩和許多。
在背部和腹部還各有一個穴位對腰痛的治療有效果,它們分別是上骶點和天樞穴。上骶點靠近腎俞穴,對它可以施用點揉法,或者點按法,點揉每次20~30次,點按每次堅持10分鍾,就會產生一定療效。另外,按壓上骶點對夜尿症也有療效。
天樞穴位於肚臍旁開2寸處,采取按壓法的同時,還可實施掌部推揉法,方法是沿順時針方向先揉20次,再沿逆時針方向揉20次,最後以中等力度點按數分鍾。此穴對於下痢具有特別的療效。
天柱穴——向頭疼開戰
頭痛是一個令人頭痛的症狀,不僅病人感到萬分苦惱,就是醫生對它也常常是束手無策。
能夠引起頭痛的原因有很多,這就造成了五花八門的各種頭痛。在各種各樣的頭痛中,有很多是可以找出原因的。比如腦瘤、腦膜炎、腦寄生蟲等,都可以引起頭痛。
凡是器質性原因引起的頭痛,都有反複或定時發作的特點,那就需要及時進醫院進行治療。而對於那些原因不明的頭痛,而又經醫藥治療不見效果的,都可以嚐試一下按壓療法。
治療頭痛最有效的穴位有三個:天柱穴,百會穴和印堂穴。
天柱穴在後發際凹陷處,按揉此處30~50次左右,對前頭痛有很好的效果。對於後頭痛除了按揉天柱穴外,還可按壓天柱穴中間的啞門穴,這樣效果更佳。
百會穴位於頭頂正中線與兩耳尖聯線的交點處,用手指推壓、點壓、按壓此處,對各種頭痛都有效果。
印堂穴位於兩眉頭連線的中點上,點、按、壓此處,對前頭痛有治療效果。
另外,用指壓法按摩頭維穴,可治偏頭痛。頭維穴在額角發際直上0.5寸處。按壓這個穴位,能感到明顯的脈搏跳動,手指壓揉此穴10~20次左右,即可緩解偏頭痛症狀。
失眠穴——送你入夢鄉
嚴格地講,與頭痛一樣,失眠也不是一種疾病,而是一種症狀。造成這種症狀的因素是錯綜複雜的,有時候是單一的因素在起作用,有時候是各種因素相互起作用。
在導致失眠的各種因素中,最值得注意的就是心理因素,而由心理因素造成的失眠,用指壓手法進行治療效果最好。
你可能想不到,治療失眠效果最顯著的穴位在人的腳底,這兒有一個失眠穴。如果指壓者力氣大的話,使勁按壓此穴,每天堅持數次,就能很快顯示出效果來。
在人的耳朵後方乳狀突起部位的下端,有一個稍微凹下的地方,這就是完骨穴。用針或牙簽刺激此穴數十次,或者按揉、點壓此穴,能使人心情輕鬆緩和而易於人睡。
另外,在人的後頸部下方,俗稱頸窩的地方進行推揉,也可以起到催人人睡的作用。
和失眠患者不同,還有很多人也能睡得著覺,但就是睡不實,睡不香,早上起來哈欠連天,好像一夜沒睡似的。對於這種狀況,就不是人睡的問題,而是要追求睡眠質量。
睡眠質量不好者,或者是想酣睡一場的人,睡覺前可以自行進行指壓按摩。
首先找到百會穴。這個穴位就在頭頂正中,常常與人的發旋中心點相重合。找到這個穴位後,平臥,閉目靜息,用一隻手指的指端用力按壓百會,每按10秒就按揉10次,先順時針方向,再逆時針方向。
如此反複多次後,再尋找風池穴。以兩手拇指按在兩側風池穴上,兩小指按住太陽穴,其餘手指放置在頭部兩側,然後拇指用力,帶動其他手指發力。一放一收,連按帶揉,持續1~3分鍾左右。
再一下步就是尋找神門穴。這個穴位在手腕靠尺骨一側橫紋端的凹陷處。用左手拇指按壓右手的神門穴1分鍾,再換右手拇指按壓左手的神門穴1分鍾。反複換手操作。
最後尋找中脘穴和關元穴、這兩個穴位都在腹部,中脘穴在臍上4寸處,關元穴在臍下3寸處。將兩隻手的拇指分別按壓在這兩個穴位上,不限左右手,然後調整呼吸。待呼吸平穩時,吸氣時向下按壓中脘穴,呼氣時向下按壓關元穴。一呼一壓,一吸一壓,保持住節奏,要將呼吸速度逐漸變慢,按壓的力量也要隨之減輕。
下關穴——牙痛的克星
俗話說牙痛不是病,疼起來真要命。”很多人都有這樣的體會,夜半三更突然牙痛,家中沒有藥,又不能去醫院,隻好眼巴巴地熬到天明。這時候你要是會牙痛的按摩治療方法,那該有多好呀!
其實,用指壓方法來抑製牙痛是非常有效的,而且又十分簡單。在人的下頜小頭前方,顴骨後下緣凹陷處有一個下關穴,用力按壓這裏立刻會產生酸脹感,如果力量再大一些,甚至會使整個半邊臉都會感到麻木。在牙痛發作不可忍耐時,按壓此穴可立見功效。如果你自己下手無力,可以請別人為你按。
在臉部還有兩個穴位,一個是頰車穴,另一個是大迎穴(閉口鼓腮下頜骨邊緣出現一溝形處),對它們用力進行按揉,一般需5分鍾左右,牙痛即可得到緩解。
牙痛不是特別嚴重時,可以對手上的穴位進行按摩。手部有合穀穴,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虎口”,對它進行點按、掐揉,可以緩解牙痛。
手部還有一個穴位叫牙痛點,它位於中指和無名指交叉處。對它進行強刺激,對牙痛也有一定療效。
當牙痛嚴重的時候,還有一個簡便辦法,那就是按壓牙痛一側的中指的指腹。具體方法是直接弓起中指,利用大拇指的指甲用力按壓中指指腹。如果正好壓中穴位,會有輕微的抽痛感。為了便於尋找穴道,可以將中指從中對分,劃一道虛線,然後從右側或左側上方按壓而下。一旦找到那個壓痛點,就要用力按壓。必要時也可以用線香灸治或用牙簽刺激這個壓痛點,一般隻要反複做5~6次,就可以使疼痛緩和下來,即使無法完全止痛,至少也會不再那麼疼痛難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