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民間經驗,當發生急性扁桃體炎時,手上的合穀穴位會生出一個硬結。這時候可以用拇指按住這個硬結,用力按揉,多次反複,直至硬結消失,疾病就會痊愈。
還可以按壓頭頂的百會穴。按壓之後,可改用虛拳拍打,拍打時如能蘸上涼水,效果會更好。
對扁桃體發炎直接有效的穴位有兩個:一個是位於下領角下緣、頸動脈前方的東風穴;一個是位於下頜內下方約一橫指的扁桃體穴。當扁桃體炎發作期間,按壓這兩個穴位顯然不大合適,但可以輕揉,也可以用針刺,用香火灸,效果都不錯。
用指壓法治療扁桃體炎,不能指望立見功效,世界上還沒有這樣的特效藥。但指壓法的遠程療效卻是不容忽視的。所以,當不能馬上見到療效時,萬萬不可因失望而放棄。
還有一個辦法也對扁桃體炎有治療作用,在這裏不妨推薦一下:準備一盆熱水,溶人適量食鹽,將與喉嚨發炎一側相反的腳浸人其中,一次浸泡時間5分鍾左右。
鼻塞
引起鼻塞的原因以鼻竇炎居多。此處,還有鼻子過敏性和心因性的鼻塞。側腹肌肉較硬的人、駝背的人,或者是身體稍微側彎的人,都容易出現鼻塞的症狀。
對於輕微的鼻塞,一般人往往不予理會。殊不知這種不予理會有可能會帶來很嚴重的後果。鼻塞有可能發展成鼻蓄膿症,這時候就會感到常用的數字和電話號碼記不住,注意力不像以往那樣集中,學生還會出現成績下降。這還不算,隻要是一個鼻孔有阻塞,呼吸的功能就會遭到妨礙,氧氣供應不足,身體就會變虛弱。所以,鼻塞雖然不算病,但卻不可忽視。
治療鼻塞最簡單的方法是:如果右鼻孔阻塞,身體就朝左方扭動;如果是左鼻孔阻塞,身體就朝右方扭動。或者俯臥在床上,將雙腳舉起來,中喊“一、二、三”的口號,一邊喊一邊用腳後跟輪流敲打尾骨,反複做2~3分鍾。
以指壓法治療鼻塞,迎香穴至為重要。這個穴位在鼻翼旁0.5寸的地方。對它進行按壓,會有一種很強烈的酸麻感。很多人都覺得忍受不了,如果你覺得按壓迎香穴很難受,可以改按為揉。將食指放在鼻子兩側的迎香穴上,以此為中心上下揉動。一般揉到百次時,就可以消除鼻塞症狀。
除了鼻塞之外,患有麵部神經麻痹的人,也可以采取上述方法。不僅如此,還有很多疾病可以通過按揉鼻子周圍的穴位得到治療。在鼻子周圍集中了許多穴位,而且近年來不斷報告又有新的穴位發現。還沒有人說得清為什麼有那麼多穴位集中在鼻子周圍,但鼻子周圍穴位的重要性已經引起了各國醫學界的注意。說不定有一天,會有一門鼻穴療法問世。
咽喉腫痛
慢性咽炎、喉炎、感冒、劇烈咳嗽,都可以引起咽喉腫痛。輕者隻是覺得咽部微有不適,重者會出現吞咽不利,聲音嘶啞,甚至還會牽連到整個頭部發生疼痛。
以指壓法治療咽喉腫痛,可以按病情輕重分部位進行。
如果病情比較重,應該首先從咽部及肩部開始施法,頸後部以及肩部有風府、啞門、大椎穴,頸前部以及胸部有人迎、廉泉、天突穴。對於風門、啞門、大椎穴,可以用指壓法施以按壓或掐按,然後改為按揉,以局部有酸脹感並沿領中線向下傳導為宜。對於人迎、廉泉、天突穴,要以推揉手法為主,切勿用力按壓,以局部皮膚發紅發熱,患者有鬆快感為宜。
此外,手部的孔最、合穀穴也對解除咽喉腫痛有很好的療效。孔最穴以前沒提到過,這裏介紹一下尋找它的方法:用力彎曲手腕時,會出現三條凹筋,其間有凹陷處,用手指壓著靠大拇指一側的凸筋,順手臂往下按壓,就會在手腕與手肘的1/3處找到一個壓痛點,這兒就是孔最穴。用手指用力按壓此穴,然後以原姿勢不動旋轉,即可達到刺激效果。大約過3~5分鍾,停1~2秒,然後再繼續。如此在左右臂穴位上反複施行5次左右。在對孔最穴施以按壓時,不要忘記對合穀穴施以按壓,以局部有酸麻脹及放射感為最佳。
如果病情輕微,則可以從背部開始施法。這裏有肺俞、脾俞、肝俞、腎俞,每穴按揉1分鍾,以局部有溫熱感為宜,接下來將四指並攏,放在雙腳的湧泉穴處,用力揉搓5分鍾。用力由輕漸重,速度由慢漸快,以腳心有透熱感覺為宜。
在手臂部和腿部都有一些穴位對於咽喉腫痛有療效。比如臂部的曲池、手三裏、列缺,腿部的照海、足三裏,跟腱旁的太溪、昆侖,對這些穴位行按壓或按揉,直到局部有酸脹感沿上肢或下肢向上下方向放射再住手,就能收到最好效果。在對照海穴施以指壓時,可以用力掐按,由輕漸重,再改掐按為揉按。如果施法得當,咽喉部會有溫潤感覺。
8.指壓法治療骨、關節、風肉疾病
急性腰扭傷
急性腰扭傷俗稱“閃腰岔氣”,常因搬運重物、用力過猛或身體滑倒扭閃等情況使得腰部的肌肉、韌帶、筋膜被過度牽拉甚至撕裂,從而發病。
急性腰扭傷發生後,患者腰部先是會出現牽扯或閃挫撕裂的感覺,然後會隨之出現腰部劇烈疼痛,連咳嗽,大聲說話,甚至出氣都會使疼痛加重。這時候的當務之急就是減輕疼痛感,而較好的辦法就是用手指深掐中渚、絕骨、委中、腰陽關這四個穴位。力量要大,以局部有沉重、微痛、酸脹感為宜。
待患者的疼痛感有所緩解,而且確定沒有造成腰骨脫位,就可以進人常規治療。
首先以拇指按揉雙側太溪穴100~200次,手法宜重,然後在腰部痛點由輕到重按揉100~200次,接下來用拇指按壓跗陽穴,力量由輕到重,以患者能忍受為度。進行到此處,可吩咐患者咳嗽幾聲,一來可以增加腹壓,二來可以檢查腰痛症狀是否減輕。不管腰痛是否減輕,都要繼續治療。讓患者麵壁而立,用雙手拇指分別按壓其腎俞穴,然後囑患者緩緩下蹲,再徐徐起立。在此過程中,拇指要始終不離開穴位。上法反複3~5次,每日或隔日做一次。
腰扭傷患者無法自行施以指壓按摩,以上方法隻能請別人幫助施行。在施治過程中,一方麵,患者要時時把自己的感覺告訴施術者;另一方麵,施術者也要時時詢問患者的感覺,以便隨時增減力度。
頸椎病
頸椎病又叫綜合症,由頸部長期勞損等原因引起,是中老年人的多發病。有的人並未從事長期伏案的工作,但還是得了頸椎病,他們覺得不可理解。其實,這也是正常現象。人進人中年以後,頸椎間盤逐漸退化,椎體間的距離變小,韌帶和肌肉鬆弛,頸椎容易因磨損和受外傷而引起頸椎骨質增生,壓迫刺激頸神經和頸椎動脈,從而引發頸椎病。
以指壓法治療頸椎病,具體順序和手法如下:首先按揉風池和頸椎兩側,然後從上而下擦抹頸椎,兩掌取相對擦抹頸項,接下來按壓大椎,按揉肩井,最後按揉合穀,在施行上法時,可以配合做頸部鍛煉:兩手握住頸部,向前後左右方向做伸屈及旋轉運動。
同急性腰扭傷一樣,頸椎病患者對於自己的頸部施法多有不便,這時候可以請求別人幫忙:
1.病者正坐位,醫者立其後,用拇指按揉法施治於頸椎棘突兩旁的肌肉,自上而下,每側約20~30次;手法同上,在兩側肩胛骨上施治,每側2分鍾;左手在頸棘突旁的右側肌肉用拇指施按揉法,右手托住病者的下巴作頸項的右旋,反之,作左旋,每側轉動5~8遍(動作緩緩而行);一手拇指按揉頸棘突,一手放在病者枕部作頸項前屈,約5遍,然後,將放在枕部的手放到前額作頸項的後伸,約5遍。
2.同上體位,醫者雙手放在病者的下巴處(不要壓迫喉部),病者的枕部緊貼醫者的胸部,此時讓病者頸項前屈5度~10度,然後托下巴的雙手緩緩地向上提起,做頸椎的拔伸,持續約1分鍾後,再緩緩地做頸項的左右旋轉,每側5~8遍,做畢,再緩緩地放下拔伸的頸椎。
3.在患者的曲池、合穀等穴位作按揉法,每穴20~30秒,然後撚搓患者各個手指,搓揉其上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