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下篇 一指去百病(四)(3 / 3)

屯病者仍坐,醫者立其後,按揉肩井處5~8遍。

4.若遇有頭昏、頭脹者可加用頭部穴位指壓手法。遇胸悶不適者,可加用對肺俞、心俞等穴的按揉,每穴1~2分鍾。

肩關節周圍炎

肩關節周圍炎簡稱肩周炎,又稱粘連性關節囊炎。因其常發於50歲左右的人身上,所以在日本又稱“五十肩”。肩周炎的常見症狀是肩關節酸痛無力,但常有不經治療而自然痊愈的情形,所以有人就對其放任其流。這當然是不正確的態度,肩周炎如果長期不能治愈,有可能出現肩部肌肉萎縮。

以指壓法治療肩周炎,還是可以應用以痛為穴的原則。用手指自患側頸項部向肩峰處按壓而去,隻要發現壓痛點,就立即施以重手法的按揉。把所有的壓痛點按揉完畢後,可以對這個區域進行整體按揉,時間在5~10分鍾左右。

施法之後,患者可以在別人的協助下進行肩部關節功能鍛煉,其具體方法是:醫者將與患者患側相反方向的手放患者患肩上,另外一隻手握住其患側前臂,協助其肩部做前屈、後伸、內收、外展及旋轉活動。如果患者的患處出現牽拉、酸脹、微痛感,就說明功能鍛煉達到了預期目的。

在肩部和手臂部,有許多穴位對於肩周炎有較好的療效,它們既可以單個施壓,也可以連成係列施以按壓:首先按擦大椎,揉按頸部,然後按揉肩井、曲池、內外關,接下來按壓合穀,最後對上肢內外側來一次全麵擦揉。

手部跟手臂相通的穴位在無名指上,肩關節的位置在手臂的根部,而治療肩周炎的穴位也就在無名指的根部。用食指指尖在無名指關節附近一點點地輕戳,如果有抽痛感,那就是穴位所在處。對此處施以按壓,會產生很好的效果。

每次指壓完畢後,都應舉起手臂來活動一下肩關節。治療肩周炎的秘訣,就在於不斷地活動肩部關節,這是提高療效的好辦法。

腰背部軟組織損傷

腰背部軟組織損傷,雖是臨床常見病和多發病,但迄今為止尚無特殊療法,而實踐證明,以指壓法治療本病,常能取得令人滿意的療效。下邊就來介紹一下傷科名醫魏指薪所使用的手法:

1.病者俯臥。醫者先用雙手大拇指分別按揉雙側肩井穴,然後點揉脊柱兩側足太陽膀胱經,自大抒穴開始,由上而下,途經厥陰俞、胃俞、三焦俞、腎俞、膀胱俞、會陽穴後,再斜向外下方的足少陽膽經環跳穴,最後回到膀胱經,沿承扶、委中、承山直到昆侖為止,使氣血流暢。

2.醫者一手按住腰骶部,另一手握住肩部,兩手同時用力推擠腰部。

3.醫者一手置於脊柱正中,另一手握拳輕輕頻擊手背。自第七頸椎開始,由上而下直到腰骶關節部位。

4.醫者一手按住腰骶關節部位,另一手扳拉腿下端,緩緩將下肢向後上方提拉,可有彈響聲發生。

5.醫者用手掌由上而下推揉兩側骶棘肌,連續五下,最後一下推到足跟。

腰肌勞損

急性腰扭傷後未能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或者腰肌反複多次損傷而未能得到修複,都有可能造成腰肌勞損。該病患者不會感覺到劇痛,但慢性持久的腰部酸痛使人更加難以忍受,尤其是在陰雨天,疼痛會格外重。

腰肌勞損患者在睡覺時常常用小枕頭墊在腰部,或者時常用拳頭撞擊腰部,這樣做的確有減輕疼痛的作用。因為在腰肌勞損患者的腰部,都可以找到明顯的壓痛點,而且壓痛點部位肌肉緊張,還會摸到條索狀的硬塊或結節。

以指壓法治療腰肌勞損,首先就要尋找到壓痛點,然後用力加以按壓,直至局部有酸脹感為止。

按完壓痛點後,可令患者俯臥,沿脊柱兩側自上而下推揉,手法由輕而重,遇到相關穴位就加重手法,並且稍加停留。反複10遍以上。每日或隔日一次。

腰背部對於腰肌勞損有療效的穴位,有大椎、陶道、身柱、八髎、腎俞、腰陽關等,其中八髎是上、次、中、下左右八個髎穴的合稱;陶道穴在第一胸椎棘突下凹陷中;腰陽關穴位於第四腰椎棘突下。

在實施指壓法期間,配合以腰部的功能鍛煉也是十分有益的,下邊就介紹一種簡單的鍛煉方法:兩足分開站立,雙手叉腰,扭動腰部做順時針和逆時針回轉運動。每日2次,每次操練1~2分鍾。

膝關節炎

風濕及類風濕關節炎經常侵犯的部位除了手指、腕關節外,就是膝關節了。受害關節局部可見紅腫、疼痛、發熱和運動受限,並有轉移性。一般來說,膝關節炎不會破壞關節功能,但發展到後期,會造成關節僵硬畸形。

以指壓法治療膝關節炎應結合體操進行,即一邊做體操,一邊對有效穴位進行按揉。在此之前,要用溫水擦洗關節部位,或者進行熱敷,等到膝關節部位的皮膚有些潮紅了,再開始施行指壓法。

1.坐在椅子上,兩腿齊肩寬分開,將膝關節有病的一條腿踩在椅前的小板発上。兩手掌抱住膝關節的兩側,兩掌根同時在膝關節兩側做圓圈形推揉。選用穴位為膝陽關、陰陽陵泉、梁丘、合陽。

2.坐在椅子上,兩腿齊肩寬分開,兩手大拇指放在膝蓋上部,其餘四指在膝蓋下部,上下來回揉捏膝關節半分鍾。選用穴位為鶴頂、膝眼。

3.兩手掌交疊,壓在貼近膝關節的大腿上,進行圓圈形揉捏,然後在膝關節的下部,即小腿的上部做同樣的動作。膝關節上下各做揉捏10~20次。選用穴位為梁丘、風市、血海、足三裏、上巨虛。

4.側坐在椅子邊,一條腿屈膝,腳尖踮起。右手握住膝關節,用大拇指從膝關節到大腿根,做圓圈形揉捏,然後又做擠壓。動作持續半分鍾。選用穴位為髀關、梁丘。

5.坐在椅子上,將一條腿架在一條発子上,膝下墊一個枕頭,使膝蓋稍微抬起。左手在後,右手在前握住膝關節上肌肉用力揉搓,使關節上的皮膚感到有點發熱為止。可不考慮穴位。

6.坐在椅子上,一條腿自然下垂到地板上,另一條腿架在前麵的小発上,兩手先壓住膝關節的一側,然後正麵,再後另一側做一鬆的合抱擠壓。各擠壓8~10次。可不考慮穴位。

如果兩腿關節都有病,則調換一下姿勢,使另一條腿的關節也照樣做。

腰椎間盤突出症

椎間盤位於每兩個脊椎骨之間的纖維軟骨,當受到急性扭傷或慢性勞損時,就會使纖維環破裂,髓核由裂口突出,一般是向後外側突出壓迫到脊柱旁的脊髓神經根,產生下肢疼痛。

患腰椎間盤突出症後,一般都采用按摩、理療、臥硬板床休息等方法進行治療,其中指壓按摩療法在家中就可采用。如果能夠掌握,施治起來就更方便了,也會加快此病的痊愈。

當腰椎間盤突出症處於慢性持續期時,可采取下列按壓方法。

1.病者俯臥位,醫者站其體側,用掌根揉法施治於病者兩側腰肌、腰骶或骶髂關節(肌緊張側和壓痛點做重點治療約5分竹。

2.在病變部位(腰椎棘間旁開處壓痛點),用掌根向健側前下方擠壓20~30次。

3.在患側臀部用滾法或掌根按揉法治療3~5分鍾,然後用拇指按揉患側的居髎穴和環跳穴及壓痛點,分別為30秒。

4.病者取健側臥位,醫者用掌根按揉法在其坐骨大孔處(大轉子與坐骨結節之凹陷處)施治2~3分鍾,然後用掌根按壓其大腿外側,自大轉子向膝,由上向下滑行8次,再用拇指按揉小腿外側,自陰陵泉向外髁,由上而下進行~8次,並作腰部斜扳法。

5.病者仰臥位,若為上腰間盤突出症者,在患側的股內收肌和大腿前側用滾法和掌根按揉法治療2~3分鍾;若為下腰間盤突出症者,令患側膝關節屈曲,用拿法施治於大腿和小腿後側,由上而下進行約5次,再作被動的直腿抬高動作。

6.病者仰臥位,醫者站在其體側,用中指指麵按揉委中穴,隨後用抖法施治於下肢,再作雙下肢(同時或分別均可)的搓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