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章(1 / 3)

寬容陌生人容易,寬容一件事也容易,難的是對那些身邊終日生活在一起的作為競爭對手甚至是敵人的人也處處寬容。不妨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表現出別人難以達到的襟懷,不僅能使你的形象瞬時就會高大起來、把你的精神提升到一個新的境界,還能夠使自己在這種寬容中得到內心的平和與超然。隻有寬容競爭對手,才能釀造出更加美麗的生活。

1.把對手扶起來

寬容之心是一種非凡的氣度,是一種寬廣的胸懷,是對自己人生負責的一種應有的態度,我們隻有學會了包容、接納和寬恕,才能夠更好地麵對我們的生活和未來。包容是一種良好的心態,古今中外,凡成大事者皆心胸寬廣之人。

在北方某大城市裏,諸多電器經銷商經過明爭暗鬥的激烈市場較量,在彼此付出了很大的代價後,有趙、王兩大商家脫穎而出,他們又成為最強硬的競爭對手。

這一年,趙為了增強市場競爭力,采取了極度擴張的經營策略,大量地收購、兼並各類小企業,並在各市縣發展連鎖店,但由於實際操作中的失誤,造成信貸資金比例過大,經營包袱過重,其市場銷售業績反倒直線下降。

這時,許多業內外人士紛紛提醒王--這是主動出擊,一舉徹底擊敗對手趙,進而獨占該市電器市場的最好商機。

王卻微微一笑,始終不曾采納眾人提出的建議。

在趙最危難的時機,王出人意料地主動伸出援手,拆借資金幫助趙涉險過關。最終,讓趙的經營狀況日趨好轉,並一直給王的經營施加壓力,迫使王時刻麵對著這一強有力的競爭對手。

有很多人曾嘲笑王的心慈手軟,說他是養虎為患。可王卻沒有絲毫反悔之意,隻是殫精竭慮,四處招納人才,並以多種方式調動手下的人拚搏進取,一刻也不敢懈怠。

就這樣,王和趙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既是朋友又是對手,彼此絞盡腦汁地較量,雙方各有損失,但各自的收獲卻都很大。多年後,王和趙都成了當地赫赫有名的商業巨子。

擊倒一個對手有時候很簡單,但沒有對手的競爭又是乏味的。企業能夠發展壯大,應該感謝對手時時施加的壓力,正是這些壓力,化為想方設法戰勝困難的動力,進而在殘酷的市場競爭中,始終保持著一種危機感。把對手扶起來,不止是一種襟懷,還是一種智慧。

一位宗教學家說過這樣一句話:很少人會以衡量自己的天平,來衡量別人。世界上沒有一個人永遠不會被誹謗,也沒有一個人永遠被讚歎。如果我們被別人批評的話,一定不要暴跳如雷,要放開心胸,感謝那個批評自己的人,不要因此而怨恨他,要把他當做自己的恩師。因為正是他的批評,才會使我們不斷地進步和提高,沒有他的批評,或許我們永遠也不會知道自己究竟錯過了怎樣的機會。敢於指責我們的才是真正的良師益友,擁有他們,我們才能有所成長,有所發展。因此,一定要記住,生活中,隻有寬容才能化解仇恨,敵對帶來的隻能是更深的仇恨,這是永恒的至理。

英國大文豪狄更斯曾經說過:一個健全的心態,比一百種智慧都更有力量。他的話告訴我們一個真理:心態決定人生,有什麼樣的心態,就會有什麼樣的人生。每個人都渴望被他人認可、喜歡、讚揚,都希望自己的一生能夠富足、溫馨、快樂,而決定這一切的源頭,則關乎我們的心態。

假如一個人長期總是處於一種自尋煩惱的境地而導致自己憂鬱難安,或者為與他人斤斤計較而搞得自己憤恨不平,或者是執著於過去,不肯忘懷,或者是因為欲望的無底洞而欲壑難填……他就隻能掙紮在抑鬱、被人憎惡、憤懣之中。

一個人,想要獲得真正的幸福和終身的快樂,就必須要把那些困擾我們心靈的不健康心態趕出去,淨化自己,選擇積極且正確的心態--包容。命運是不能被人力和外部環境所輕易扭轉的,但假如我們能以自己的心靈為根本,以生存發展的動機為條件,努力去追求寬容且平和的生活,那麼,我們就能夠像音樂大師貝多芬一樣扼住命運的咽喉。

包容是一個人對自己本身現狀的理解和體諒,不把那些雞毛蒜皮的小事掛在心上,就很容易做到心平氣和,更不會因為無事生非而自尋煩惱;包容是對其他人和事的尊重、接納與寬容,能夠忍受別人犯下的過錯,不與其爭鬥。不和他人爭鬥,並不代表是臣服於他或者軟弱,而是用自己的包容去教化他、改變他,不記仇怨不惹是非者,才能得人心、得天下;包容就是以善為基,以人為本,心存萬物,微笑著麵對天下的愁苦,並用積德行善的實際行動來證明包容心態的重要性;包容更是知足常樂,保持一顆平常心,不強求、不妄念,卻也總是在努力地積極進取……

包容的心態是窮盡一生也品味不完的智慧結晶。擁有包容的心態,就更容易讓人感覺到生命的安詳和幸福,得到別人的幫助和推崇;擁有包容的心態,還會因為那謙和的姿態,避免別人的攻擊,從而為自己營造一個更加和諧的人際關係圈。雖然包容的心態,不是你輕輕鬆鬆便能擁有,隨隨便便就可以得到的東西。但是隻要我們在生活中注重自身修養的提高,相信總有一天,包容的心態就會如影隨形。

張伯倫在擔任英首相期間曾再三阻礙丘吉爾進入內閣,他們政見非常不和,特別是在對外政策上存在很大的分歧。後來張伯倫在對政府的信任投票中慘敗,社會輿論讚成丘吉爾領導政府。出入意料的是,丘吉爾在組建政府過程中,堅持讓張伯倫擔任下院領袖兼樞密院院長。他認識到保守黨在下院占絕大多數席位,張伯倫是他們的領袖,在自己對他們進行了多年的批評和嚴厲的譴責之後,取張伯倫而代之,會令他們許多人感到不愉快的。為了國家的最高利益,丘吉爾決定留用張伯倫,以贏得這些人的支持。

後來的事實證明,丘吉爾的決策非常英明。當張伯倫意識到自己的綏靖政策給國家帶來巨大災難時,他並沒有利用自己在保守黨的領袖地位刁難丘吉爾,而是以反法西斯的大局為重,竭盡全力做好自己分內之事,對丘吉爾起到了極大的配合作用。

2.包容對手積聚自我氣場

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多一個朋友就多一條出路,那要是多一個敵人呢?很遺憾,那就相當於在本來就不平坦的道路上又挖了一個大坑。既然如此,就不要隨便與人為敵,這對自己沒有絲毫的益處。真要是遇到了別人與你為敵,就要換一種心態去看,把心放寬一些,不但可以使自己心情愉快,也能贏得別人的尊重。這樣即便是遇到對自己發怒或者與自己為敵的人,我們也能將他變成生命中的貴人。

這一特征在同行業中表現的尤為明顯,往往對於自己的競爭對手,很多人都會象打仗一樣,把對方當成敵人一樣防範打擊、怒目而視,甚至非要爭個你死我活才肯罷休。我們之所以會選擇這樣做,多半是為了能夠贏過對手,取得戰鬥的勝利。但事實上,為了相互爭鬥而彼此大耗精力財力,最後往往會兩敗俱傷。

林強和肖奇是同時進入公司的同事,對於職場新人的打壓,已經成了這家公司中老員工們的慣例。雖然兩個人都遭受了這樣的待遇,但兩個人的反應和處事方式卻大相徑庭。

林強對於老員工的擺架子,指使他做這做那,一直都表現出了相當好的態度。他總是勤勤懇懇麵帶微笑,不僅不去憎恨這些作威作福的人,反而還努力去找他們身上的優點:經驗豐富、說話很有技巧、工作能力很強等,並且還虛心地向他們請教,表明自己對前輩們的欣賞。

久而久之,那些老員工不但不再欺負這個新來的毛頭小子,反而覺得他越來越招人喜歡。有了好事也總不忘了分給他一些,不久之後,在這些前輩們的提攜和推薦之下,林強就坐到了部門副主管的位置。

而肖奇卻是另外一個態度,他是個直腸子,而且性格暴躁。所以對於那些試圖欺壓他的人,他總是憤恨不已,他想不明白這些人為什麼都如此歹毒。他不僅絲毫不買他們的賬,還經常忍不住火氣向對方發怒。這樣一來,惹得那些老員工更增加了打壓他的興致,處處跟他過不去。不到半年,肖奇就因為頂不住壓力而辭職了。

問問自己,在生活中,我們把多少時間留給了憎惡敵人,又把多少機會留給了自己。其實,隻要放寬心態,你就會發現,所謂的敵人並沒有那麼可恨。你之所以會覺得他們帶給你的都是痛苦,是因為我們把對方身上的黑點放的太大了。就像同樣是半杯水,有的人看到它有一半是滿的,而有的人卻看到它有一半是空的。其實每個人都是優點和缺點的混合體,總是看到缺點的人就會覺得人心險惡、社會陰暗,而看到優點的人,即使暫時遭遇對方的打擊,也不會過多地把它放在心上,而且懂得努力從對方身上汲取能量,最終為自己所用。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每個人都有值得學習的地方,如果讓心中那個敵人的觀念蒙蔽了雙眼,就很容易在生活中樹敵。在社會上打拚的我們,本來就麵臨著各種無法預知的風險,如果你再人為地樹敵,那你的處境隻會更加艱難。

生活中的我們總是被這樣的慣性思維所困,隻要對方與我們為敵,隻要他們向我們發起攻擊,我們便立即將他們劃入敵人的定義中,並且覺得他們沒有一點好處,甚至一見到對方都覺得厭惡至極。卻不曾注意到,在這樣樹敵過程中,我們不僅丟失了內心的快樂,還白白地失去了很多機遇。

其實,在這個經濟融合的大社會中,無論是從事什麼行業,一個人的力量總是有限的。如果我們換個角度,在做事的時候,在心中為對方騰出一片敞亮的天地,與競爭對手握手言和,相互協作,則能夠在互惠互利的基礎上達成共贏,這樣你的對手便從敵人的角度轉變成了盟友或者軍師,而我們的勝算也就無形中增大了很多。

由古至今,同行做生意的人都習慣了獨自經營,相互爭搶生意。然而,在新加坡卻有這樣一個地方。那裏白天作為停車場存在,而一到了晚上,便變成了許多人追尋美食的海洋。偌大的場地一到了晚上便會擺滿各種各樣的小攤,天南海北的風味小吃應有盡有。來到這裏的顧客無論隨便坐在哪一個攤位上,都可以盡情嚐盡這裏的各種美味。

在這裏,不論你是想吃哪一家的食物,攤主都會熱情地派人給你取來。而結賬時,也不需要到各家去跑。隻要把錢交給你所在的哪一家的攤主就可以了。而且,這裏的攤主之間從來都不會發生爭搶生意或者互相打壓的情況,到處都是一片祥和的景象。所以,來這裏吃飯的人熙熙攘攘,大家都覺得很舒心。

這樣的經營模式打動了李明偉,他打算借鑒過來用到自己的生意上。起初,他也是先從大排檔做起。等漸漸積攢了一點資金之後,他就和起初一起在大排檔擺攤的朋友們合夥開了一家食堂。再一次賺了錢之後,他又聯係了更多原先擺攤經營的攤主,合作開起了食品公司。

隨著合作夥伴的一天天增加,李明偉的生意越多越大,財富也一天天地越積累越多。

李明偉的成功不僅是源於他有及時抓住市場的眼光,最重要的是他有能夠容人的寬廣胸襟。在他的世界裏沒有敵人,隻有夥伴,因而也就不會有輸,隻會有贏。而假如一個人隻知經營自己的事業,把同行對手全都當做真正的敵人來對待,那麼他的利益自然也就不會長久。

當我們將對手變成搭檔時,這不僅使你失去了一個敵人,還多了一個幫助你成就事業和前程的朋友,你因此也會變得更加強大。

如果我們想要擁有更多的天地,就不該把任何一個人視為不共戴天我們的敵人。隻要胸懷足夠寬廣,敵人也能變成盟友,甚至能變成貴人。

3.欣賞對手比打擊對手更有效

一般情況下,人總是會因為對客觀事物不滿而產生一種發脾氣的情緒反應。發脾氣是由外在的各種刺激所引起的。雖然發脾氣並不都屬於不良情緒,有耍小性子的,有特定環境中善意的。但發脾氣既傷害自己又傷害別人,而且常常發無名之火是很缺乏修養的,氣量狹小的一種表現,我們應當努力的克服和避免。

小肚雞腸的心態是妨礙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的,隻有克服小肚雞腸的性格缺陷,讓自己的心胸變得開闊,成為有氣度有度量的人,才能真正獲得人際交往的好人緣,建立廣泛的人際網。羅蘭說過:寬宏大量是一種美德。它是由修養和自信、同情和仁愛組成的。一個寬宏大量的人快樂必多,煩惱必少。

讀過《三國演義》的人都知道三氣周瑜的故事。由於周瑜才智不如孔明,第一次孔明襲擊了南郡又取了荊州、襄陽後,周瑜氣傷箭瘡,半晌方蘇。醒後發誓:若不殺諸葛村夫,怎息我心中怨氣!第二次孔明設計將周瑜擊敗,周瑜又怨氣衝天,瘡口迸裂,昏厥於地。第三次當孔明識破周瑜假途滅虢之計,周瑜差點被捉時,再次怒氣填胸,在馬背上大叫一聲,箭瘡複裂,墜於馬下。不久,周瑜仰天長歎:既生瑜,何生亮!’連叫數聲而亡,年僅三十六歲。

從這個故事可以看出,周瑜由於心胸狹窄,眼光短淺,常懷嫉賢妒能之心。在周瑜看來諸葛亮由於才智超群,就是他的眼中釘,肉中刺,隻有殺了諸葛亮,東吳天下才能太平,否則他寢食不安。正由於他這種狹隘的心理作怪,才使他英年早逝,人們無不為之扼腕歎息。

在日常生活中,難免會發生這樣的事:最是親密無話不說的朋友,無意或有意傷害了你,你是寬容他,還是從此一刀兩斷,或反目成仇?有句話叫以牙還牙,後兩者做法似乎更符合人的本性或者說本能。

但如果按人的本能做了,怨會越結越深,仇會越積越多。如果你在被傷害了之後,去寬容體諒朋友,表現出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的氣度,你的境界就比一般人高了,你的胸襟和氣度使你的精神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你的人格魅力也就可見一斑了。

在新時代的職場上,不可避免地存在競爭。適當的競爭能夠促進一個人快速成長,也能促進一個人各方麵不斷成熟起來。這一切的關鍵是你對競爭對手持什麼樣的態度。

有一個人去一家著名的廣告公司求職,順利地通過了第一輪測試,成了10位入圍者之一。第二輪測試內容很簡單:讓每位入圍者按要求設計一件作品,並當眾展示給另外九人打分,寫出相關的評語。

這個人在評分時,對其中三人的作品非常佩服,懷著複雜的心情給他們打了高分,並寫下了讚美的評語。令他意外的是,他入選了!而更令他意外的是,他欣賞的那三位中隻有一個人人選,這是為什麼?

後來,該廣告公司總裁的一番話使他醒悟,總裁說:入圍的10人可以說都是佼佼者,專業水平都較高,這固然是重要的方麵,但公司更為關注的是,入圍者在相互評價中,是否能夠彼此欣賞。因為,庸才自以為是,看不見別人的長處,這倒情有可原,但若對對方視而不見,那就顯得心胸太狹隘了,嚴格意義上說那不叫人才。落聘的幾體雖然專業水平不錯,但遺憾的是他們缺乏彼此欣賞的眼光,而這點比專業水平其實更重要。

麵臨時下日趨激烈的競爭,與對手競爭時,要抱著欣賞對手,向對手學習的心態,以對手的長處來彌補自己的短處,學習對手的長處,這樣就可以提高自己,最後戰勝你的競爭對手,走上成功之路。

寬容,不僅是一種美德,還是成就事業所需要的氣度。很少見小肚雞腸的人能成就什麼偉大的事業。一個企業的領導或者政界的領袖,都是虛懷若穀,有著常人難以達到的度量。大家都樂意和這樣的人做生意,寬容的人都會有好人緣,受到大家的歡迎。如果想成為人際交往的高手,趕緊拋棄小肚雞腸,做個寬宏大度的人吧。在曆史上,英國著名將領丘吉爾就是一個寬宏大度的人。

二戰結束後不久,在一次大選中,丘吉爾落選了。對於一個政治家而言,這無疑是一個非常丟麵子的消息。一次外出,他碰到了一個曾經的一個競選對手,對方挑釁地說:丘吉爾先生,聽說您也落選了!丘吉爾不但沒有翻臉大怒,反而微笑著說:雖然如此,可恰恰表明了選舉的民主性。我們一直追求的便是民主,如今民主勝利了,是我們兩個黨派的共同勝利。麵對丘吉爾的坦蕩胸懷,對方麵帶羞色,對丘吉爾刮目相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