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出生於湖南湘陰縣的一個九口之家。然而,他充滿傳奇色彩的降生卻給這個貧寒之家帶來了一絲希望:當時天現異象,母親餘氏又是在睡夢中受了驚嚇而把他生下來的。盡管這個家庭貧寒,卻是一個正宗的書香門第。左宗棠的祖父和祖母都認為這個剛剛降生的老幺,將來會大有作為。逐漸成長的左宗棠果然聰慧異常,與眾姊妹不同。長大後的左宗棠入贅到家庭富裕的周家,而且周家小姐知書達理,溫柔賢惠,夫妻二人感情甚篤。
湖南省湘陰縣有個左家塅,左家塅也稱作東鄉。左家塅是湘陰左氏族人世代居住的村莊,祖上是在公元12世紀南宋時期從江西逃難遷來的,到了19世紀初,已是第23代,在這裏居住了700多年。
清嘉慶十七年十月初七日(1812年11月10日)晚,夜色濃黑,萬籟俱寂,高遠的蒼穹之上,大大小小的繁星密布,但大多黯淡無光,隻有人們傳說中常常提起的那顆牽牛星不時地明明滅滅,顯得格外引人注目。此時,左家塅的各家各戶都門窗緊閉,正在熟睡之中。隻有左人錦與比他大三歲的夫人楊萍,以及他的兒子左觀瀾卻長夜不眠,不是在房中踱步,便是坐立不安,像是在焦急地等待什麼。原來左人錦的兒媳、左觀瀾的妻子餘氏快要生產了。餘氏不安地躺在隔壁臥室內,她今年已有38歲,她所期待的將是她的最後一個孩子。孩子的祖父名人錦,字斐中,又號鬆野,是一位老秀才(國子監生),以前以授徒為生,現在已年近八旬,隻在家照看孫子。父親名觀瀾,字晏臣,又號春航,也是秀才(縣學稟生)。因為家貧,祖先傳下數十畝薄田,不足以供養9口之家(左觀瀾已有兩子三女),他終年在外開館授徒。塾師的收入微薄,平時僅能維持溫飽,遇到荒年,就買不起糧食了,餘氏隻得用糠屑做餅給家人充饑。雖然是一戶讀書人家,過的卻是最底層的生活。
時間已不早,產房裏還沒有動靜,於是眾人各自安息。餘夫人也困倦入睡。隻有將出生的嬰兒的祖母楊氏久不能眠,為了平靜一下心緒,她輕輕地開了門,走到庭院中,抬頭仰望,看到明亮的牽牛星仿佛向她眨眼微笑,左家即將有喜事降臨。楊老夫人觀了天象後,心中非常高興,甚至有些興奮。於是,帶著興奮的她也回房休息去了。
天將微明時,餘氏恍恍惚惚,做了一個稀奇的夢,從夢中驚醒,一個男嬰便這樣誕生了。
左人錦和楊氏知道後,又驚又喜。楊氏立即走進兒媳的房間,進門就問兒媳道:“怎麼毫無動靜就生了?”
“我也不知道呀!我隻是在夢中受到驚嚇,然後就醒了。誰知道,這孩子竟然在我睡夢中生了。”餘氏也驚奇地說道。
楊氏不再說話,而是抱起剛剛出生的嬰兒,細細端詳:這孩子哭聲震耳,濃眉高挑,天庭飽滿,頭發烏黑,看來是個福相。說來也怪,哭個不停的嬰兒,經老夫人一抱,就止住了聲,隻是眼睛還閉著。祖母用手輕輕撫開他的雙眼,見兩顆眼珠又黑又圓,炯炯有神,剛一睜開,就骨碌碌直轉,仿佛要努力看清身邊的一切。
左人錦聽說兒媳生產時受了些驚嚇,就說:“莊公寤生,驚薑氏,但到底成了個有作為的君王;今日此子生得奇異,有將相之才的狀貌,日後或許能夠封官拜爵、飛黃騰達。”
餘氏聽了公公、婆婆這些安撫的話,心情逐漸平靜。隨即從婆婆手中接過新生兒,柔聲輕哄。
左觀瀾這時向父親詢問:“爹爹,日前擬定,如若再生一子,即跟從兩位哥哥喚作宗棠;卻尚欠一表字,還請父親定奪。”
左人錦是當地有名的教書先生,他默念了一陣,說:“詩》中有載:‘昔周時召伯巡行南國,以布父王之政,或舍甘棠之下,後人思其德,愛其樹而不忍傷。’此子既名宗棠,今日又生得奇異,正與召公之事暗合。希望他將來能夠位比召公,行惠政,利黎民,對得起我左氏列祖列宗!就叫他季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