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3章 遽然溘逝,抱恨終天(3 / 3)

“娃子們出隊,孤拔去!”

“哦哦!出隊!出隊!我還要打。這個天下,他們不要,我從南邊打到北邊,從西邊打到東邊,我要打……”

慢慢地,聲音越來越低……終於,那雙目光炯炯的眼睛闔上了,他停止了呼吸,告別了曾經生活、戰鬥了73個年頭的人世。

左宗棠逝世的消息傳出之後,福州全城百姓,無不扼腕深嗟,皆謂“朝廷失一良將,吾閩失一長城”。“江、浙、關、隴士民聞之,皆奔走悼痛,如失所親”。

朝廷得知左宗棠辭世的消息,並得到遺疏後,皇上震悼,當即發布諭旨,高度評價左宗棠的生平業績,追贈太傅,照大學士例賜恤,加恩予諡“文襄”。清朝廷在左宗棠生前重用他,死後也倍加恩恤。照例未中進士、入翰林者,逝後諡號不能用“文”字,諡以“文襄”是特恩。左宗棠的兒孫也一一受賜恤,其子孝寬賞給郎中,孝勳賞給主事,孝同賞給舉人。

1885年10月14日,舉行禦祭,朝廷派來的特使、新任福州將軍古尼音布代行禦祭,備極榮哀。15日,左宗棠靈柩送回湖南原籍。

11月11日,左宗棠靈柩運抵湖南省城長沙,各界人士紛紛前往致吊。當時,長沙有一位青年士子餘肇康,特寫了一副長篇挽聯,寄托哀思。聯雲:

公學備經濟文章,而莫邃於輿地;公勳在閩杭關隴,而莫壯於戎疆;公品齊李郭範韓,而莫肖於諸葛。上下二百餘載,幾見偉人?論中興功,除卻曾湘鄉、胡益陽,更誰抗乎?

其出山非有薦牘,以投效結主知;其入閣不由甲科,以奇猷協枚卜;其乞身仍許封侯,以退食預機宜。壽考七十四年,迭膺殊遇。數未了事,惟此鄂(俄)羅斯、法蘭西,莫副初衷。

此聯全麵地概括了左宗棠的學識、人品、經曆、勳業和所受榮寵,也寫出了他壯誌未酬的遺恨。又據記載,時任兩江總督的曾國荃,也有《挽左文襄》聯雲:

幕府封疆,書生侯伯,孝廉宰輔,疏逖樞機,係天下安危者二十年,魂魄常依帝左右;湖湘巾扇,閩浙樓船,沙漠輪蹄,中原羽檄,壯聖主威靈於九萬裏,聲光遠爍海東西。

此聯也寫出了左宗棠的經曆、跡遇和生平事跡。

1885年12月10日,左宗棠的遺體被隆重安葬於湖南善化縣八都楊梅河柏竹塘山之陽(今長沙縣石門鄉柏竹塘村)。

附錄:左宗棠生平大事年表

1812年 左宗棠生於湖南湘陰縣。

1832年 左宗棠成為清宣宗道光十二年舉人。後入兩江總督陶澍幕府,並與陶結為親家。

1851年 左宗棠先後入湖南巡撫張亮基、駱秉章幕府,為平定太平軍籌劃。

1856年 左宗棠升任兵部郎中。

1862年 左宗棠由曾國藩舉薦由太常卿升任浙江巡撫,並組成中法混合軍和擴充中英混合軍與太平軍作戰,克金華、紹興等地,升任閩浙總督。

1864年 左宗棠克杭州,並受封一等恪靖伯。之後致力於剿滅東南太平軍殘部。

1866年 左宗棠年在福州馬尾辦船廠,也就是後來的福建船政局,並創辦求是堂藝局,培養海軍人才。同年,改任陝甘總督,其間創辦蘭州製造局。後創辦甘肅織呢總局。

1867年 左宗棠被授欽差大臣督辦陝甘軍務,定“先撚後回”方略。

1868年 左宗棠參與平定撚軍。

1873年 左宗棠被授協辦大學士。

1874年9月18日 左宗棠被授東閣大學士。

1875年 左宗棠奉命以欽差大臣督辦新疆軍務。

1876年 左宗棠定“緩進急戰”方略,指揮劉錦棠、金順諸軍鎮壓阿古柏、白彥虎。

1877年 左宗棠收複除伊犁地區外的新疆全部領土,並為新疆建行省開發等預作規劃。

1878年3月 左宗棠由一等恪靖伯晉二等恪靖侯。

1881年2月 左宗棠入燕京任軍機大臣,10月改任兩江總督。

1884年6月 左宗棠入京任軍機大臣,9月以欽差大臣督辦閩海軍務。

1885年9月 左宗棠病故於福州,諡“文襄”。後歸葬於湖南故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