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6章 G·W·萊布尼茨:二元算術的發明者(1)(1 / 2)

C·W·萊布尼茨是17世紀偉大的科學家和哲學家,著名的二進製原理和微積分是他的傑作。

1646年,萊布尼茨出生在德國萊比錫的一個教授家庭。他自幼才華橫溢,智力超群。15歲進大學,先修哲學,後攻法律。20歲時向萊比錫大學申請法律博士學位,因年齡太小而遭到大學的拒絕。

1675年,萊布尼茨開始從事微積分研究。微積分是他和牛頓不約而同、相互獨立發明的。隻是牛頓的研究稍顯在前,而萊布尼茨的分析方法更為靈活方便。

萊布尼茨最為輝煌的業績莫過於1679年發明的二元算術。二元算術是二進製計算機語言原理,它的問世使電腦產業如日中天,從而使20世紀信息工業迅猛發展,成為壓倒一切的產業。

當談到讀書方法時,萊布尼茨認為應廣泛結識經典作品,要熟知古希臘、古羅馬的思想文化。他認為廣泛的閱讀古籍不僅增長了知識與閱曆,還會對個人的良好成長產生重要的影響。他說:

我們去閱讀大量的古代典籍,當拉丁、希臘、希伯萊、以及阿拉伯人的古書有一天都研究了以後,還有中國人的……將會給我們的批判的勇氣提供材料。其餘的,甚至還有波斯人、亞美尼亞人、哥普特人以及婆羅門教的某些古書。萊布尼茨指出,那些附有插圖的百科類書籍是值得大家去用心閱讀的,據說中國就有這種書籍。

他激動地說:我看不出還有什麼比古代留給我們的那些記述更有價值的東西了。

令人稱奇的是,萊布尼茨把書中最美好的佳句比作危機狀態中的手槍子彈,讀書人“比一個沒有讀書的人更有知識更加能幹”。

第26章詹姆斯·哈格裏夫斯:珍妮紡紗機的發明者提起18世紀中期開始的工業革命,人們知道得較多的是蒸汽機的發明和應用。其實,工業革命開始的標誌,除了作為動力機的蒸汽機之外,還有作為工具機或工作機的珍妮紡紗機。恩格斯說過:“使英國工人的狀況發生根本變化的第一個發明是珍妮紡紗機。”可見,珍妮紡紗機的發明和應用,具有何等重大的意義和影響!這裏要介紹的,就是珍妮紡紗機的發明者詹姆斯·哈格裏夫斯。

英格蘭西北部瀕臨愛爾蘭海的地方,有一個蘭開夏郡。這裏的紡織業有著悠久的曆史,被稱為英國紡織工業的搖籃。哈格裏夫斯就是蘭開夏郡人。哈格裏夫斯大約是在1720年出生的。他20歲以後,就定居在蘭開夏郡布拉克本市的近郊,過著木工和織工的貧困生活。

由於哈格裏夫斯既是一名織布工人,同時又是一個木匠,因此常常接觸一些機械,積累了豐富的生產實踐經驗。當時,還沒有專門設計製造機器的職業工程師,有關安裝轉動裝置和裝配機件等工作,都是由木匠、鐵匠、鎖匠或者鍾表匠這些人來擔任的。哈格裏夫斯因為職業的關係,對機械的安裝和修理比較熟悉,所以也經常被人請去幫忙。人們很讚賞他的高超技術,稱他為“萬能的人”。長期從事機械安裝、修理和製造的實踐活動,彌補了他沒有受過正規學校教育的不足,並為他日後發明新式紡紗機打下了基礎。

哈格裏夫斯有位鄰居,是印花織物製造商。1762年,這位製造商雇用哈格裏夫斯為他製造一台梳理棉花的機器。在此之前,圓柱形梳棉機已經由一個名叫劉易斯·保爾的人發明出來了。哈格裏夫斯按照劉易斯·保爾梳棉機的模樣,完成了這台機器的製作。這種梳棉機的結構非常簡單,由一種裝上金屬齒的凹形槽和一些圓筒形梳子所組成。不過,在製造這台梳棉機的過程中,哈格裏夫斯進一步增長了有關機械學的知識。難怪有位科技史學者說:哈格裏夫斯在1762年製造梳棉機,“這是他的機械師和發明家的生涯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