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5章 加林·庫普曼斯:線性規劃經濟分析法的創立者(1 / 2)

加林·庫普曼斯1910年8月28日生於荷蘭,自幼刻若讀書,在中學時代,他就立誌成為科學家,決心為造福人類做出貢獻。1933年,庫普曼斯以優異成績畢業於烏德勒支大學的數理係,次年,庫普墁斯寫出了關於量子力學的論文,獲得了碩士學位。從此,開始了他的科學研究生涯。然而,不知是見到當時西方經濟大蕭條出現嚴峻的社會經濟問題,還是因為他博覽群書受到了什麼新啟示的緣故,他認為如果能用自己學到的科學知識去解決一些社會經濟問題,要比研究量子力學更能直接改善人們當前的生活狀況。這樣,他就不知不覺地越出了自己原來探討的學科——物理,而進入了經濟科學領域。無論是經濟理論還是經濟實踐,對於年輕的庫普曼斯來說都是陌生的,他必須從頭學起。首先,他閱讀了大量的經濟理論專著,繼而又根據自己的特長鑽研了數理統計學,於1936年獲得了荷蘭萊頓大學的數理統計學博士學位。為了進一步增長經濟學領域的知識,他不僅從書本上學習,而且特別重視從實際經濟工作中學習。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用中國這一警句來描述1975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美籍荷蘭經濟學家加林·C·庫普曼斯的治學精神,是決不過分的。攻讀物理學和數學的庫普曼斯,中途改而研究經濟學,並為現代經濟計量學的創立做出了貢獻。人們會從他的不平常的經曆中,了解他與眾不同的成才道路和獨特的知識結構。

庫普曼斯於1938年至1940年擔任日內瓦國際聯盟財政秘書,這一職務就是他從實踐中學習經濟知識的最好開端。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打亂了他的計劃,於是,他在1940年離開荷蘭移居美國,在普林斯頓大學研究會研究經濟並兼任紐約大學商學院特邀教師。1941年,庫普曼斯轉任賓夕法尼亞互助人壽保險公司經濟員,此後又在英國航運協會任統計員。當他取得了豐富的經驗之後,於1944年返回學術界,在芝加哥大學柯爾斯委員會從事經濟研究工作。1946年,他任芝加哥大學經濟學副教授,1948年升為教授並兼任柯爾斯委員會主任。1955年,他到耶魯大學任教,此後又受聘於哈佛大學。

庫普曼斯在學術上的成就,主要表現在對現代經濟計量學的創立和將線性規劃應用於經濟分析這兩個方麵。西方經濟學家認為他對線性規劃的創立和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庫普曼斯於1951年組織有關專家出版了《生產和調度的活動分析》一書。在此書中,他第一次將活動分析這種新的經濟分析工具作為一個完整的理論介紹給學術界。從此微觀經濟學除了傳統的邊際分析外,增加了一個新的理論領域和實用工具。活動分析把裏昂捷夫的投入產出法、線性規劃及瓦爾拉斯的一般均衡論融合在一塊,創造了一種更具普遍意義的分析工具。而這種分析工具是與庫普曼斯的名字聯係在一起的。

所謂活動分析是由商品和活動組成,商品相當於線性規劃中的目標函數和約束條件,而活動是由一組係數組成的列矢量,相當於線性規劃中目標函數和約束條件中的各列係數。大多數經濟問題都能采用活動分析方法來研究,例如在滿足一定需求的約束條件下,使總生產費用達到最小,或在資源供應有限的約束下,使總產出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