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壽完畢,年月同王爾烈回去了,從此無事。
王爾烈與和珅鬥智,還有一事,說來尤生趣味。
王爾烈在翰林院編修任上兼內閣侍讀時,一日無事,到前門外大柵欄去遊逛,忽見臨街一東一西有兩個新開的大當鋪。他一打聽,這兩個當鋪是和珅家開設的,在珠寶胡同及菜市口、燈市口、大甜水井大街、黃花門大街還有。
就大柵欄的這兩個當鋪,前來當當的人就很是不少。
那些前來當當的人,穿戴都很襤褸,背的包袱都很破爛,不用說這都是些窮人。
王爾烈深知和珅愛財如命,貪圖心大,開當鋪是他搜刮民財、盤剝民脂民膏的一個手段。為此,他對和珅恨透了。
此刻,他見了前來當當的人,便叫住其中一個,說道:
“你當當為啥?”
“當然是為當得幾吊錢,好吃飯。”
“那麼,我寫副對聯你給這兩家當鋪貼上,準會得些賞錢,你也不必當當了。”
“真的?”
“真。”
“能嗎?”
“能。”
說著,王爾烈就在路邊卦攤處借來筆紙,當場寫了一副對聯,雲:
破包袱爛包袱,破爛包袱包破爛;
東當鋪西當鋪,東西當鋪當東西。
橫批是:“當當擋窮”;落款是:“王爾烈。”
“前來當當的人頗識幾字。他搭眼一看,再看看那字體,知道今天是逢上大才子王爾烈了,甚覺榮幸。他謝過後,便將對聯貼上西當鋪的門口了。”
當鋪掌櫃一看見這聯,便找到和珅,把這事說了。
和珅一聽說是王爾烈寫的聯,知道不好惹。又問一下聯字,知道隻是有些諷喻,他人不知道詳情,也無傷大局。再者,王爾烈的字又好。於是,他便來個將計就計,將對聯貼在那裏了。
果然,由於此聯,前來當當的人愈多。
一日,和珅見到了王爾烈,說道:
“王翰林,多謝你的關照,吾家當鋪開得很紅火。”
王爾烈聽了,知道是上當了,便說道:
“過幾日,我再送你一副對聯。”
“啥內容?”
“臨時現編。”
和珅知道他下副對聯決不能留情麵,便懇求道:
“王翰林,你要寫聯,得讓我看看。”
“要不讓你看呢?”
“最好別再寫了。”
“那也好,得答應我一個條件。”
“請講。”
“窮人中,不少人都是我好友。他們要找我幫忙,我便寫張‘免當票’。這樣你見字後就給二兩銀子,不用他再當東西了。”
和珅機敏,腦袋靈活,用心一想,有了。於是,他說道:“可以,可以。多謝王翰林支持。”
果然,和珅見一張王爾烈寫的“免當票”,便付二兩銀子。
沒想,這事竟使王爾烈上了當。
過後不久,王爾烈才知道,和珅將他寫的“免當票”當作字畫出售了,不但沒有賠上銀兩,反而賺了不少銀子。大家都知道王爾烈的字好,爭相購買。
後來,和珅將這事當他的幹爹乾隆說了。乾隆笑道:
“這是乖提督遇上了呆翰林,沒想他也賠了本。”
嘉慶帝永琰,乾隆二十五年(1760)庚辰十月初六日生於北京圓明園“天地一家春”殿。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14歲時被乾隆密定為太子。乾隆六十年(1795年)乙卯九月初三日,乾隆於勤政殿正式宣布立為太子,並定明年為嘉慶元年紀元。
嘉慶稱帝後,改名永琰為永琰,作避諱。
原來,雍正於1735年八月二十三日暴死,弘曆繼承皇位,稱乾隆帝。他在即位大典上,曾焚香禱告,祈求上蒼,曰:
當年皇祖康熙帝,曾禦極六十一年,我不敢相比。若承蒙皇天眷佑,能在位六十年,即傳位於嗣子,本人歸政退閑。
是年,八十有五,足符初願。然而,就在乾隆帝正式宣布此事的前一日,即九月二日,和珅搶先一步,給永琰呈遞了一柄如意,意在透露消息,表明永琰得以當選為太子是他擁戴的結果。
嘉慶顒琰以前對和珅就不滿,見此更為惱恨。
嘉慶即位登極之後,和珅又以擁戴自居,出出進進呈一派狂傲之色。
隨即,又有二事發生。
嘉慶即位,乾隆曾有意將他的老師王爾烈擢升為禮部尚書,將他的另一位老師朱珪升任為文淵閣大學士。可是,由於和珅作梗,將朱珪發到安徽做了巡撫,王爾烈也隻做了個安徽銅山鑄錢爐元局丞。
太仆寺,是為皇帝供養坐騎的地方。一次宴席上,和珅挑唆乾隆減掉太仆寺馬匹,弄得嘉慶帝很尷尬,歎曰:“從此不複乘馬矣!”
一日,嘉慶將和珅召至便殿,問曰:
“太上皇待你如何?”
“太上皇恩典,天高地厚,奴才萬死不忘。”
“那麼,朕待你又如何?”
“陛下恩典,雖不能與太上皇相提並論,奴才亦以死相報。”
“太上皇與朕,哪個賢明?”
“奴才不敢說。”
“隨便。”
“太上皇有知人之明,陛下有容人之量。”
“好個容人之量,你等著吧。”
嘉慶說了,一聲冷笑。
和珅聽了,一身戰栗。
又一日,上罷早朝,太上皇又專召和珅入見。
見太上皇於皇帝的位子麵南獨坐,嘉慶則於召臣子坐的位子麵西而坐。
和珅跪下良久。
隻見太上皇雙目緊閉,口中念念有詞,但聽不懂一字。
過了好久,太上皇突然睜開眼問:
“這個人叫什麼名字?”
和珅聞聽,知是問己,馬上答道:
“徐天德、苟文明。”
複,太上皇又閉目喃喃念叨起來。
很久,才讓和珅退去。
嘉慶見此,十分驚駭,事後問和珅,和珅告訴他:
“太上皇念的,乃是西域一種密咒,隻要對所恨惡的人誦讀此咒,這人即便在千裏之外,也會無疾而死,或遭奇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