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金潮”已經過去,經濟蕭條和幹旱折磨著這個城市。每天的工作時間很長,工資卻很低,幾乎沒有什麼法律保護工人,電燈也隻是剛剛出現,用水仍然以貯存在蓄水池中的雨水為主。
帕特裏克·默多克的藍砂岩石教堂位於威廉大街和朗斯代爾夫街的街角處,後來澳大利亞廣播公司在這裏建起了無線播音室。帕特裏克個頭很高,寬肩膀,腰板很直。他喜歡高爾夫球和保齡球。他是一位熱情洋溢的布道者,不喜歡冗長的布道。他的布道充滿了基督徒式的風趣,無論男女老幼都能夠感受到他的個性的魅力。一個牧師同事說:“他和其他幾個人塑造了澳大利亞的精神,形成了當今澳大利亞長老派教會的方針。據說,男女老幼都被他巨大的人格力量深深地吸引住了。”到墨爾本三年後,他又轉到了墨爾本郊區坎伯韋爾的三一教堂做主教,在那裏一直待到1928年12月退休。
帕特裏克·默多克也是一個不同尋常的人物,他卷入了教會和國家的政治鬥爭。1898年,他被選為維多利亞教會的司會。1905年,他又當選為澳大利亞教會最高機構——澳大利亞總會的司會。他還在國家中學宗教教育皇家委員會任職。他也是參與製定今天澳大利亞長老派教會宗教政策的少數幾個人之一。
帕特裏克還是新聞自由堅定的支持者。他把它稱之為“暴政可能最強大的敵人”,並說:“沒有哪一個獨裁者能夠容忍他的人民對他的行為進行自由的議論和廣泛的宣傳。”
1890年,帕特裏克離開人世,此時的魯伯特僅僅9歲。在魯伯特的記憶裏,老年的帕特裏克是一位慈祥的老人,喜歡一個人獨自坐在花園的一個柳條編織的椅子上,曬著太陽,讀著書報,對自己和其他幾個兄妹和藹可親。
外祖父的冒險本性
魯伯特·默多克的外祖父魯伯特·格林,孩子們一致稱他為“受歡迎的格林”。他與帕特裏克·默多克的“獨來獨往”有著完全不同的特點。
外祖父總愛帶著孩子們在附近四處閑蕩,從不拒絕孩子的要求,給他們買冰激淩。當他們不聽父母的話時,外祖父也不予以糾正,有時還鼓勵他們。每當孩子們做了壞事,他總是積極為他們辯解,幫他們開脫。他讓他們開他的汽車到那些騎自行車難以到達的地方,甚至有一次海倫開汽車徑直穿過一個鄰居家的圍欄。他是那種每一個孩子都夢想擁有的老人。魯伯特·默多克的母親伊麗莎白後來說到她的兒子:“從他父親凱恩這方麵說,他是個完全的蘇格蘭人,這對魯伯特有好處;但他可能從我家這方麵繼承了多動和風趣,可能魯伯特從我父親那裏繼承了冒險的本性。”
默多克本人也說,父親凱恩·默多克很擔心外祖父格林對他的影響:“我父親認為,外祖父粗野無理,又是酒鬼加賭徒。為了家庭生活幸福,他都容忍了外祖父的行為。我父親的一個噩夢就是我將變得像我的外祖父。我可能確實是這樣。”
魯伯特·格林的父親,也就是伊麗莎白的祖父威廉·亨利·格林,是一位愛爾蘭鐵路工程師。他後來到了英格蘭,然後於1860年左右移民來到澳大利亞,被任命為鐵路助理督察員。他與芳妮·格沃特結婚。芳妮的父親叫喬治,生於1798年。由於喬治的身體不好,被父親送到了澳大利亞。10年後,他結了婚並有了4個孩子,他們住在墨爾本附近。在這裏,他的女兒芳妮遇見了威廉·亨利·格林,並同他結婚,於1870年生下了魯伯特·格林。
魯伯特·格林小時候營養不良。他在學校裏沒有學到什麼。長大後,他成為一名羊毛專家,為一家新西蘭公司服務。他的同事們都非常喜歡他。他花錢沒有節製,嗜好賭博,不是賭馬就是賭牌,總是背著一屁股債。他與蘭西·福思結婚。伊麗莎白是他的第三個女兒,魯伯特·格林非常疼愛她。
魯伯特·格林的賭博癮頭太大,以致他的妻子不得不把房子出租出去,而將全家搬到公寓裏去住。生活來源從來就沒有保障。伊麗莎白從小就老是提心吊膽,為生活擔心。後來,魯伯特·格林在墨爾本最大的賽馬俱樂部當發令員,這才限製了他的賭博,但他仍然是一個很粗魯的人物。無論是在哪一個方麵,他都與帕特裏克·默多克和凱恩·默多克格格不入。
但我們不能不認為,默多克繼承了祖父與外祖父的各種特質:執著、勤奮、崇尚自由,再加上賭徒般的冒險精神,讓他站在這個世界的最巔峰。
默多克喜歡通過兼並不斷拓展自己王國的疆界,不過他總是在看好之後才出手。對此,他有著獨到的見解:“動手最快並不意味著就一定成功。”這似乎與當前網絡業流行的法則有些矛盾。因為默多克不是一個喜歡泡沫的人,他像澳大利亞最淳樸的農民一樣要求實實在在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