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政治篇(1)(2 / 3)

在建樹武功的同時,漢謨拉比還十分重視文治,其中最突出的便是立法。早在他繼位的第二年,漢謨拉比就授意將過去蘇美爾人和阿卡德人各城邦的法律加以斟酌,並參照阿摩利人的習慣法,開始製定統一的成文法律,史稱《漢謨拉比法典》。它包括法律條文282款,內容涉及水利管理、土地租佃、雇傭勞動、信貸債務、士兵份地、婚姻關係、財產繼承、奴隸地位、刑事處理、訴訟手續等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麵。這部法典最初用蘇美爾人發明的楔形文字書寫在泥版上。大約到漢謨拉比執政的第35年,他才下令勒石刊布,由良工將法典全文鐫刻在黑色玄武岩石柱上,頂端還冠以太陽神向漢謨拉比授權杖的精致浮雕,以象征他奉神之命立法。漢謨拉比把法典柱樹立在公共場所,作為司法的準繩。

《漢謨拉比法典》由序言、正文和結語三部分組成。序言宣揚君權神授思想,說漢謨拉比受命於神,是“眾神之王”;他“發揚正義於世,來除不法邪惡之人”。結語則頌揚漢謨拉比“言詞卓越,功業無雙”,他的法典“公平”而“正義”,希望流傳後世。法典內容之全,法治之明,在古代世界立法史上是罕見的。

作為古代奴隸製社會第一部較完整的法典,它保護奴隸製、私有製,維護階級秩序,體現了奴隸主階級的統治意誌,嚴格保護奴隸主階級私有財產權和他們對奴隸的所有權,相當全麵地反映了古巴比倫王國的社會經濟、政治狀況和階級關係,同時它也保留了一些陳舊的陋習,如“以眼還眼、以牙還牙”,同態複仇等。但是,成文法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限製了氏族貴族隨意解釋法律、濫用司法大權的現象,這是曆史發展的一大進步。

漢謨拉比統治時期,古巴比倫王國的天文、數學、建築、醫學和藝術都取得了相當成就,首都巴比倫城是西亞最大的經濟、政治和文化中心。到晚年身染重病,漢謨拉比隻得把國務交給兒子薩姆蘇伊魯納管理。約公元前1750年,漢謨拉比病逝。

兩河流域古時是戰火連天,古巴比倫王國在漢謨拉比死後便逐漸衰微。這部刻在石碑上的法典也就湮沒不見了。直到1901年,法國的一支考古隊才在伊朗南部的一座古城中偶然發現了它,並珍藏於巴黎著名的盧浮宮博物院中。漢謨拉比將隨著他製定的法典繼續流傳後世。

在古巴比倫滅亡千年以後,迦勒底人從西部沿海沙漠遷入這裏,建立了新巴比倫王國,第二任國王尼布甲尼撒二世在位期間,獲得了和漢謨拉比一樣顯赫的名聲,尤以建造“空中花園”聞名於世,大多數研究者認為,花園是尼布甲尼撒二世國王為了取悅他的王妃而修建的。這位王妃名叫阿米蒂斯,是米底國王的女兒。據說阿米蒂斯出嫁到巴比倫以後,懷戀家鄉的山山水水,總是悶悶不樂,為了使王妃開心,尼布甲尼撒二世修建了這座獨特的花園建築.再現阿米蒂斯王妃故鄉山水的美景。“空中花園”在古代建築中也是出類拔萃的,曆史上把它譽為“世界七大奇跡”之一。

在他出生以韻。沒有人能猜溯翻.在…個世紀的時間裏,整個波巔遼閥的地域。會統一於一個部落的小首領——改變世界格局的帝王——古波斯王居魯士大帝

(公元前590一公元前529)

公元前590年,居魯士出生於今天伊朗西南部的法爾斯,當時是米底國的一個省。

根據傳說,居魯士是米底國國王阿斯提亞格斯的外孫。在他出生前,阿斯提亞格斯就夢見他的外孫有朝一日會推翻他。故在居魯士出生後,國王就命令將他殺死。執行該項任務的官員還有些良心,把居魯士交給了一對牧羊人夫婦,命他們殺死這個嬰兒。牧羊人不願意把他殺死,視他為自己的孩子撫養起來。這個孩子長大後,最終推翻了國王。

這個故事明顯有虛構成分,居魯士早年情況不詳。迄今所知,公元前558年,居魯士繼承了他父親岡比西斯的王位,成為波斯的國王,同時也是米底國王的一個臣子。大約在公元前553年,居魯士起義反對米底國王,經過三年的戰爭,終於推翻了他。

米底和波斯在血統和語言上都十分相近。由於居魯士保留了米底的大部分法律和行政製度,所以他在米底的勝利更像朝代的更替,而不是外來的征服者。

不久,居魯士開始顯示出他希望當征服者的野心。他的第一個目標是小亞細亞的呂底亞國,該國國王克裏西尤斯在傳說中是巨富。居魯士用劍戰勝了國王的黃金。公元前546年,居魯士征服了呂底亞國,把克裏西尤斯變成了階下囚。

然後居魯士又把他的注意力轉向東麵,經過一係列的征戰,他降服了伊朗的東部,並將之歸入他的帝國。到公元前540年,波斯帝國已經向東擴展到印度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