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甘心自己的鮮斑自自流淌在取樂的奴隸主麵前.以78個奴隸的微弱力量.燎起一場震動整個羅馬世界的大火。
勇者無懼的角鬥士
——古羅馬英雄斯巴達克
斯巴達克出身於希臘北方色雷斯山區的遊牧部落,遊牧民族的勇猛剽悍賦予了斯巴達克強健的體魄和勇猛頑強的作風。他可能是一個部落首領,不僅有力量,也有頭腦,聰明穎悟,溫文爾雅,且富有組織才能。他在一次反對羅馬的戰役中被俘後,曾被編入羅馬的輔助軍隊。由於作戰勇敢,被提升為十夫長,還榮獲了“勇敢戰士”的稱號。但他懷念祖國,向往著自由的生活,試圖逃跑,被抓了回來,賣為角鬥士。
斯馬達克淪為角鬥士後,很快以他的強悍、勇敢、機智與技巧成為出名的角鬥明星。他跟著角鬥士老板走遍了意大利的大小城市。後來,他又被賣到了巴提亞角鬥士學校。
巴提亞角鬥士學校位於羅馬南部,學校規模相當大。然而,角鬥士學校就像一所監獄,對角鬥士實行嚴酷的棍棒管製,害怕他們鬧事。在這裏,斯馬達克和高盧人克裏克斯結為好友,密謀逃跑,他們秘密地串通了二百來人,不料人多嘴雜,事情敗露。斯巴達克當機立斷,從廚房奪得菜刀、鋼叉等物,殺了警衛,逃出城市。78個角鬥士就這樣邊走邊打,奪取武器武裝自己。他們來到維蘇威火山,建立了起義者的營地。
在古羅馬,奴隸逃亡是屢見不鮮的,所以,斯巴達克起義初期並未引起羅馬統治階層的重視。在維蘇威山營地,奴隸們推選斯巴達克為領袖,克裏克斯和恩努馬伊為斯巴達克的助手。他們在山上進行緊張的軍事訓練,不間斷地襲擊小股羅馬軍隊,奪取奴隸主莊園的武器、糧食。在鬥爭中,起義隊伍不斷發展壯大,很快就達到了一萬人。
公元前72年夏,斯巴達克移軍南意大利,由於應允把起義軍運過墨西拿海峽到西西裏島的海盜背信棄義,使斯巴達克的計劃無法實現,隻好率軍回師北上。同年冬,就在斯巴達克準備北上的時候,被羅馬元老院任命為軍事統帥的克拉蘇率領大軍趕到特默沙,堵住起義軍的退路。
特默沙地處第勒尼安海和愛奧尼亞海之間,三麵環水,是一條狹長的地帶,中間陸地隻有五十多公裏寬。這種地形酷似一隻大口袋,一旦封住出口,起義軍就很難擺脫。克拉蘇利用這裏的特殊地形,命令部隊挖了一條橫跨地峽的壕溝,打算把起義軍困死在半島南端。這時正值隆冬,起義軍的糧草又不足,不宜打持久戰。為了盡快地衝出封鎖線,斯巴達克率領起義軍幾次拚殺,均未成功。善於以智謀取勝的斯巴達克,立即改變作戰方案,采取了軍事上的反常行動,以造成敵人的錯覺,達到突圍的目的。他利用大雪紛飛的夜晚,命令士兵在靠近克拉蘇軍的地段,燃起篝火,在篝火旁吹起笛子,敲響皮鼓,跳起各部落的舞蹈。按照當地古老的風俗習慣,奴隸們在臨死前都要進行最後一次營火晚會,因此,克拉蘇誤認為這是起義軍在滅亡前進行的最後娛樂,便放鬆了警惕。斯巴達克抓住這一有利時機,帶領起義軍身披白色羊皮,在雪中前進。接著,他們用攜帶的木料、凍土等,在敵人不備的地方填平壕溝,衝出封鎖線,又奇跡般地出現在意大利平原上。
奴隸起義軍對羅馬統治者的威脅越來越大,羅馬統治集團如坐針氈,驚恐不安。公元前71年初,執政官波潑裏科拉、連圖拉斯二人率領兩個軍團又前去鎮壓起義軍。
在如何擺脫大敵的問題上,起義軍內部發生了意見分歧。斯巴達克主張北越阿爾卑斯山,返回家鄉;克裏克斯主張進攻羅馬城。這兩種意見沒有得到統一,克裏克斯遂自率三萬人離開主力,不久被羅馬軍消滅。斯巴達克則率領十萬奴隸起義軍,按照自己的計劃,從意大利南部向距離將近兩千公裏的阿爾卑斯山進軍。為了把斯巴達克率領的起義軍消滅在亞平寧山脈南部,羅馬軍兵分兩路,一路快速趕到斯巴達克的前頭,搶占了險要地形;一路尾隨在起義軍之後,步步緊逼。
斯巴達克敏銳地識破了敵人前後夾擊的作戰意圖,指揮起義軍集中兵力將分散包圍起義軍的連圖拉斯部隊各個擊破。然後又乘勝回師,將波潑裏科拉戰敗,解除了北上的後顧之憂。在向阿爾卑斯山進軍的途中,各地的奴隸紛紛前來投靠,使起義軍壯大到十二萬人。當起義軍到達意大利北部摩提那城時,山南高盧總督賈息斯率領一萬多裝備精良的部隊前來狙擊,被強大的起義軍一擊即潰,輕而易舉地占領了摩提那。白雪皚皚的阿爾卑斯山頂峰已經映現在起義軍的眼前,斯巴達克的進軍計劃就要實現了,但不知出於什麼原因,斯巴達克卻放棄了預定的計劃,帶領十二萬奴隸起義軍,又揮戈南下了。
起義軍突然南下的消息傳到羅馬元老院,古羅馬帝國立即處於緊急狀態,派遣新任執政官克拉蘇統兵四萬前去征伐。克拉蘇為了防止起義軍襲擊羅馬城,將幾個軍團部署在羅馬城外東麵的皮塞嫩邊境上,依靠有利地形,準備在那裏與起義軍決戰。斯巴達克機智地避開了羅馬城,率軍繼續南下。克拉蘇發現自己撲了空,急命副將穆米烏斯引兵追擊。斯巴達克見穆米烏斯孤軍深人,求功心切,遂抓住他的這一弱點,殺了一個回馬槍,將穆米烏斯的軍隊打得大敗。克拉蘇以恢複“什一抽條律”(凡臨陣脫逃者,十人殺一)來刺激士氣,並重整旗鼓繼續追擊起義軍。這時,起義軍內部對向何處進軍的問題再次發生分歧,又分離出一支起義軍。這支起義軍在魯幹湖畔很快被敵人消滅。斯巴達克在敵人的緊逼之下沒有和敵人死打硬拚,準備帶領起義軍向伯特利山轉移。為了擺脫克拉蘇軍的追擊,他命令起義軍把一批輜重和物資扔在大路上作誘餌,乘羅馬士兵搶奪物品時,突然率軍反擊,將敵擊敗。斯巴達克雖然擺脫了敵人的追擊,卻被從小亞細亞返回的羅馬軍截住了去路。在前有重兵阻擊、後有強敵尾追的情況下,起義軍終因寡不敵眾而失敗,斯巴達克也壯烈地戰死在沙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