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3章 鬥士篇(1)(3 / 3)

中世紀時代的戰爭是一種劍、矛、棒、斧齊用的徒手格鬥,而貞德卻是在戰馬上衝進了敵人的包圍圈的。她和她的戰士們氣勢雄壯,銳不可當。正當她要攀著梯子登上棱堡時,突然被箭射中胸部,遂被人背下戰場。她硬是用自己的雙手將箭從胸上拔了下來。眼看已是日落時辰,陣地上鳴號收兵。此時,貞德卻鼓起勇氣,揮動百合花旗高聲喊道:“勝利是你們的,衝進去!”隻見她那身影一閃,衝向壁壘,迅速攀上去,一舉拿下了主棱堡,奧爾良城就這樣得救了。

奧爾良城內鍾聲大作,此起彼伏。貞德踏著陣陣鍾聲走在大街上。她的傷口已經包紮上,並吃完了五片蘸過淡酒的麵包。在短短的幾天之內,這位17歲的牧羊女就為法國軍隊創造了奇跡,一舉扭轉了百年戰爭的形勢。

1429年7月17日上午,晴空萬裏,陽光普照,查爾斯終於在盛典中登上王位。蘭斯大教堂的王位寶座邊站著奧爾良少女貞德。自從貞德離開東列米村請纓救國,到現在還不到五個月時間。

登基後的查爾斯七世,這時感到已不再需要貞德了。他聽不進貞德關於直取巴黎的進諫,反而聽信一些妒嫉貞德的讒言。但最後他還是發了兵。在貞德的率領下,法軍又連克數鎮。不過在進攻巴黎的一座堡壘時,貞德的大腿又中數箭,再次負傷。

1430年複活節期間,貞德跨馬揮劍,英勇殺敵。在康邊城的一次戰鬥中,由於撤軍回城時吊橋已懸起,貞德被勾結英軍的勃艮第貴族的士兵俘獲。由她輔佐登基的查爾斯七世不僅沒敢動一兵一卒來搭救她,相反,卻同意將她押解到勃艮第伯爵手下一個貴族的城堡裏。在那裏,貞德聽說要把她出賣給英國人,就從城堡的塔樓上跳下,但並沒有摔死。與此同時,一口陷阱卻為她設下:勃艮第伯爵接連收到了親勃艮第貴族的巴黎大學幾位牧師的來信。當一大筆款項遞到這位勃艮第貴族手中時,貞德便被博韋主教領了去。主教又把她交給了喬瓊神父。

身居高位的皮埃爾·喬瓊神父是聽命於英國人的。他是一位詭計多端、野心勃勃的家夥。如果能給貞德定個“信奉異端邪說的異教徒”罪名,他就可以撈到一大筆錢財,並可使英國人落得個清白。因此,他精心選定法官,企圖使這次審訊成為一次“與政治無關的”宗教性的審訊。他不給貞德找辯護律師,也不許一個證人為貞德作證。法官們懾於他的高位,誰也不敢冒著生命危險出來為貞德說話。

就這樣,在5月下旬的一天,這位身穿黑色囚服,麵色蒼白,男孩子似的農家姑娘被帶出來傾聽對她的判決。法庭設在聖烏昂教堂基地,周圍擠滿了蒙在鼓裏的市民和揚揚得意的英國士兵。牧師對貞德喋喋不休地進行了一番說教,最後聲嘶力竭地要她放棄信仰。貞德斬釘截鐵地拒絕了。旁聽者麵麵相覷,不知道下麵會發生什麼情況。這時,法官開始向他們稱之為“愚昧得一無所知”的貞德宣讀一份預先炮製好的判決書。接著他們對貞德說道:“簽字吧!不然就判處你火刑。”貞德冷笑一聲,在判決書上簽了字,心想這一下就可以萬事大吉了。出於對宗教的信任,貞德姑娘懇求說:“請把我送進教會監獄吧,千萬別再讓我落在英國人手中。”

然而事實並不像貞德所想像的那樣。她依舊被押回到老地方:四周依舊是那麼陰暗,腳鐐依舊是那麼沉重。教會同意她去做彌撒,但必須換上女孩子的衣服,因為女孩子穿男人的衣服是一種極大的罪孽。她同意了。然而,看守卻在她睡覺時拿走了她的女裝。她知道,假如再穿男裝露麵,必然會罪加一等。她苦苦哀求了一個上午也無濟於事。於是她隻好又穿著男孩子的衣服出了牢房。教會法庭就根據這一“罪行”宣布她為舊病複發、死不改悔的異教徒。這算得上是對她最可怕的判決了。

1431年5月3日上午,麵色蒼白的貞德被剃光了頭發帶到盧昂的集市廣場。廣場上,周圍的屋頂上都站滿了人。喬瓊神父宣讀過判決書以後,便把一頂紙冠戴在她的頭上,紙冠上寫著這樣幾個大字:“女巫、罪人、異教徒”。有一個人從附近教堂裏為她找來了一張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的圖像。貞德吻了吻耶穌的圖像,然後登上高高的火刑柱,火勢越燒越旺,火焰越燒越高,很快,熊熊大火便吞沒了她的整個身體。

從貞德被燒死在盧昂城算起,迄今已有五百多年了。人們之所以紀念她,是因為她的經曆代表著那個時代善與惡的鬥爭,而這種鬥爭無論哪一曆史時期都是不可避免的。每一個投身於這種善與惡鬥爭的人,假如能了解貞德姑娘的事跡,就一定會鬥爭得更為出色。貞德犧牲時,曾被某些人指責為信奉異端邪說的異教徒和罪人。可她卻又作為一個聖人和與邪惡勢力作鬥爭的強者永遠活在人們的心中,並成為真理和勇氣的化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