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貞德在13歲時在耳邊聽到上帝的聲音,上帝叫她去見王太子,讓她擔負起抗擊英國入侵者.拯救法蘭西的光榮使命。每當敵人猖獗、法國危急之時,上帝就在她身邊呼喊,而且喊聲越來越響,她似乎成了上帝派來拯救法國的使者。其實這是一種強烈的愛國思想在她虔誠的宗教熱情中產生的幻覺。貞德被尊為聖徒,這多半不是由於傳說她創造了不大可信的奇跡.而是由於她英勇堅強地經受住審判的嚴峻考驗。法國人民把每年5月第二個星期日作為全國性節日,來紀念貞德。
他以生命為柴,燃盡愚昧殘忍的黑暗年代.在熊熊火光中,他的誓言擲地有聲:“如果隻有火才能喚醒沉睡的歐洲.那麼我寧願自已破火燒死!”
在烈火中永生
——意大利天文學家布魯諾
(1548—1600)
喬爾丹諾·布魯諾,1548年出生於意大利那不勒斯市的諾拉鎮,自幼家境貧寒。1565年,出於無奈,小布魯諾進了修道院。在這以後長達10年的時間中,他博覽群書,刻苦學習。由於天資超群,曾作為“僧團明珠”受到教皇的召見。畢業時獲得神學博士學位和神甫教職,成為當時有名的學者。
如果沒有哥白尼的著作,也許布魯諾會成為優秀的神甫,而不會義無反顧地走上反叛之路。可是對禁書的好奇及對文藝複興時期人文主義者的同情和欽佩使他在這條不歸路上走得越來越遠。在讀到哥白尼的《天體運行論》後,他特別為哥白尼的太陽中心說所吸引,並為哥白尼著作中嚴謹的邏輯和精辟的論證所傾倒。此後他逐漸對宗教產生了懷疑。
為了鮮明表現自己的觀點,他勇敢地寫文章批判《聖經》。他的這些離經叛道的言行激怒了教會,被教會革除教籍。但他毫不動搖,為躲避教會的迫害,毅然決然地離開了修道院。年輕的布魯諾成為哥白尼日心說的熱心宣傳者,走上了為捍衛和宣傳哥白尼學說而奮鬥到底的道路。
1576年,28歲的布魯諾開始了他長達16年的漂泊生活。先是在祖國意大利的北部,後來先後在瑞士、法國、英國、捷克等地待過。在這期間,他以非凡的精力宣傳和捍衛哥白尼的日心說,所到之處,他用舌和筆進行無畏的戰鬥,矛頭直指教會的腐朽權威,清算各種神學家的“神聖驢性”,勇敢捍衛並大膽發展了哥白尼的學說。這引起了教會的極度恐慌和刻骨仇恨,他因此獲得了“瀆神者”、“無神論者”、“造孽者”、“異端分子”的惡名。
1592年5月,當布魯諾中了羅馬教廷的圈套,回到意大利的時候,15年前曾救過他的命,並一直偷偷地愛著他的女學生來到他麵前。她詳細地述說了教廷收買了他的朋友——威尼斯的貴族莫切尼格,企圖將他逮捕的陰謀。布魯諾聽完,怒不可遏地連聲叫道:“卑鄙!卑鄙!”並決定渡過盧加諾湖,去為真理而鬥爭。
“您應該知道,他們決不會讓您說話,他們會燒死您的!”女學生著急地說。“這我知道!”布魯諾毫不在意地說,“如果隻有火才能喚醒沉睡的歐洲,那麼我寧願自己被火燒死!”
第二天清晨,布魯諾給她留下一封充滿深情的信,就獨自走上了橫渡盧加諾湖的艱巨航程。5月23日,他剛到達威尼斯,就被正在等待他的教廷鷹犬抓住,並於次年2月引渡到羅馬,關進了神聖宗教法庭的地牢。
在布魯諾的心裏,早就等待著這一天了,他決心把宗教法庭當做宣傳科學真理的講壇。布魯諾默默地告誡自己:“如果愚昧無知者的法庭嚇唬你,企圖消滅你珍貴的事業,你一定得堅忍不屈,不要失掉勇氣,甚至於不要退步。有一種會辨別光明和黑暗的、理性的、崇高的法庭,真誠的、不可以利誘的證人和辯護者將為了你的事業而再生。”
果然不出所料,教廷先對布魯諾進行威逼利誘。教皇克利門特八世專門派人來勸他認罪:“隻要你公開表示認罪和懺悔,不但可以免除對你的火刑,而且還可以在羅馬教廷中給你安排一個令人羨慕的高位。”
布魯諾對他們嗤之以鼻,他大聲呼喊:“我沒有罪!”
布魯諾被教廷囚禁了整整8年時間。他不知跟紅衣主教和神學家們辯論過多少回,受到多少次嚴刑拷打。他已經被摧殘得奄奄一息,但他的鬥誌卻依然十分昂揚。教廷用盡一切手段,始終沒有能使布魯諾在真理麵前退縮半步。最後,惱羞成怒的教皇下了毒手:決定“盡可能仁慈和不流血”地處死布魯諾,也就是對他處以火刑,以徹底拔掉這個“眼中釘”。
在法庭上,布魯諾聽到火刑的判決,臉不變色心不跳。他早就做好了準備:用勝利的微笑,迎接這為科學、為真理而獻身的壯麗時刻。他放聲大笑了一陣後,從容鎮定地宣告:“你們對我宣讀判詞,比我聽判詞還要感到恐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