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5章 鬥士篇(3)(1 / 3)

環保女鬥士

——美國女作家雷切爾·卡森

(1907—1964)

雷切爾·卡森1907年生於賓夕法尼亞州,父親是保險推銷員,母親是教師。她是家中最小的孩子,童年時常常在自家周圍獨自探險。她還顯示出說服和激發別人同感的傑出寫作才能,並且在10歲時獲得過全國故事寫作獎。

她學習很認真,後來獲得獎學金進入著名的賓夕法尼亞女子學院,主修英語專業。按照當時美國大學的慣例,她還要選修一門理科課程,她選擇了生物學。在一位老師的鼓勵下,她重新體驗到了兒時對野外的熱愛,而且為這種熱愛加人了科學的成分。後來她轉到生物係,於1928年以優異的成績畢業。

由於決心從事科學工作,她又進人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的海洋生物學係學習,並且獲得了碩士學位。畢業後她到華盛頓的美國漁業局商務處聯係工作。

這個處正計劃製作一個叫做《水下浪漫世界》的係列廣播節目,卡森憑借自己的寫作才能,把這個節目變成了熱門節目,自己也成為漁業局的正式職員。

快30歲時,卡森終於把她的兩種特長——寫作和自然科學史——結合了起來,這最終使她出了名。

她白天從事科研工作,夜晚寫作。她向很多報紙和雜誌投稿,並且在1941年出版了第一本書《海風下》。盡管這本書獲得了科學家和文學評論家的好評,但銷量卻很小。這時,她已開始越來越直接地在文章中探討環境問題。她向讀者介紹過度捕魚、汙染和抽取河水等主要環境問題,並且著重強調忽視這些問題會帶來的毀滅性危害。比如過度捕魚也許會帶來短期的商業益處,但是從長遠看卻會導致災難。

40歲時,她認識到寫作比從事科學研究的影響力更大,於是決定把主要精力放在寫作上。1948年,她開始根據最新的科學研究撰寫一本關於海洋自然科學史的書。她找到了一個經紀人,並且在《紐約人》和《讀者文摘》上發表了這本書的很多章節。

這本名為《我們周圍的海洋》的書於1951年出版,銷量出奇地大。她的經紀人抓住這個時機,再次出版了《海風下》,結果又大獲成功。現在她有兩本書擠進了《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這使她能夠辭去工作一心一意地從事科學寫作。

從40年代中期開始,科學家使DDT的使用量不斷增加,人們也把DDT看成對付蟲害的突破性成果。這種由德國人於1874年發明的便宜農藥非常有效,能夠對付蚊子、科羅拉多甲蟲等多種害蟲。

然而早在1945年,卡森在漁業局的同事就注意到DDT對野生生物有副毒作用。在還未辭去漁業局的工作之前,卡森就曾試圖說服《讀者文摘》刊登她的一篇有關DDT的文章,但是沒有成功。

10年後再次讀到有關DDT的最新研究成果後,卡森確信DDT對整個生態網造成的危害被人們忽視得太久了。1958年,她與《紐約人》雜誌簽約,準備為這本雜誌寫一係列的文章以及撰寫一本關於殺蟲劑危害環境的書。

在以後的四年時間裏,她陸續發現了隨意噴灑DD"r、其他殺蟲劑和除草劑危害各種生物以及人類的大量證據。有時這些毒副作用發作很快,比如在為農作物灑藥後馬上會有數千條魚被毒死。但是在另外一些時候,這類毒害作用卻是潛在的,不易被人察覺,比如鳴禽會在捕食體內含有毒藥的蚯蚓後死亡。

卡森還發現,有一些證據表明人類的癌症與一些殺蟲劑有關。但是1960年,就在她完成了癌症與殺蟲劑關係的資料收集之後,她不幸得了乳腺癌。醫生為她做了乳房切除手術,說這樣有可能防止癌細胞擴散。然而不久她體內就出現了另外一個腫瘤,她開始接受放療。那時,她必須與時間賽跑,以便完成她的研究並且拉響生態環境的警報。

1962年,《紐約人》雜誌發表了她基於這項研究的第一篇文章,這也是《寂靜的春天》的前言。

卡森出人意料地提出的隱喻,引起所有的警告集中到一點上:“美國的心髒地帶曾經有一個小城鎮,那裏各類生命與環境和諧共處……接著奇怪的枯葉病爬遍了該地區,每樣事物開始變成……隻有奇怪的‘靜’……到處難得一見的鳥兒瀕臨死亡;它們猛烈顫抖,不能飛翔。這是一個沒有音響的春天。早晨,曾充滿數十種鳥叫的草坪交響樂,現在卻默無聲響;大地上、樹林裏、沼澤中,隻有寂靜存在。”

文章剛一發表就引發了巨大反響。公眾對政府機構縱容大公司危害環境感到義憤填膺。農藥公司的第一個反應,是企圖通過起訴《紐約人》雜誌而封住卡森的口。

當《紐約人》拒絕認輸後,農藥製造業策劃了一場大型公關活動,意在詆毀卡森的形象,讓人們把她當成一個散布恐怖的人。然而幾乎沒有人被這種伎倆愚弄。卡森的文章發表沒幾天,肯尼迪總統的科學顧問就要求有關人員拿出一份有關殺蟲劑危害生態的最權威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