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0章 “兩彈一星”的故事(1)(3 / 3)

錢學森夫人蔣英,每月工資為190元。

錢學森夫婦除了負擔兩個孩子之外,還要負擔錢學森父親和蔣英母親以及蔣英奶媽。後來錢學森父親成為國務院文史館館員,有了自已的工資,就不用錢學森負擔了。

錢學森在1959、1961年兩次獲得分別為3700元、11568元的稿費,全部捐獻。迄今,一封已經發黃的《1961年校黨委為錢學森向學校捐款所致感謝信》,仍珍藏在中科大校史館裏;蘇聯1957年給錢學森26000盧布的禮金(當時折合人民帀14700元),也全部捐獻。

凡是錢學森與他人合寫的文章,錢學森總是把自已的稿費讓給合作者。錢學森總是對合作者說,“我的工資比你高,你留著補貼家用吧。”1990年前,錢學森和他人合作總共著作7部,他把自己應得的稿費14238元,全部贈給合作者。

錢學森姓錢不愛錢,傳為美談,感動了許多與他共事的人。

刁九勃作為警衛秘書,成為錢學森身邊工作人員的總負責人,蔣英的奶媽三姨媽就送給刁九勃一個外號,叫他錢家的“大管家”。沒想到,後來大家都喊刁九勃為“大管家”。

刁九勃手下有管理員。管理員負責錢學森家的采購工作。刁九勃回憶說,管理員在每月初向蔣英領取一筆生活費用,月底向刁九勃報賬,經過刁九勃審核之後,交給蔣英過目,然後再領取下個月的生活費用。開門七件事,都由管理員張羅,錢學森可以從不過問家庭生活瑣事,就連兩個孩子上學的各種費用,都由管理員負責支付,不用錢學森操心。刁九勃叮囑管理員,能夠為錢家節省的,就盡量節省,絕對不能浪費。

刁九勃手下還有炊事員和保姆。

炊事員王永順回憶說,首長願意吃什麼菜呢?他是南方人,愛吃蔬菜,清淡的,不要放醬油,不擱花椒、大料,不吃蔥薑蒜,吃魚也不能放蔥薑蒜,喜歡吃餅,愛吃麵條,經常吃黃魚麵。

第一任的管理員叫李國香。第二任管理員是邢保平。每天,管理員到東單或者西單菜市場買菜,交給炊事員。炊事員負責錢家老小的一日三餐。坎事員汪師傅很善於琢磨錢家的口味,知道錢學森是南方人,菜盡量清淡,隔三岔五吃點魚。

立夏時節,長江塒魚肥。雖說價格貴了點,管理員還是買了一條。那天汪師傅精心做好清蒸鰣魚,錢學森讚不絕口,他已經很久沒有吃到如此鮮美的鮒魚了。

汪師傅知道錢學森的父親喜歡吃麵條,就把麵條先放佐料煮一煮,再用鹵汁鹵一鹵,味道就比用白開水煮麵條好吃多了。

蔣英的母親蔣左梅是日本人,喜歡吃熱的、軟的東西。汪師傅專門給她燉菜,蔣左梅連聲道謝。

那時候,錢均夫的幹女兒錢月華雖然不住在錢家,但是常去看望錢均夫。刁九勃就從錢月華那裏打聽“老爺子”對夥食的意見,因為錢均夫很客氣,刁九勃往往很難當麵從他那裏征求到對夥食的意見。

刁九勃說,錢家的夥食其實很一般,錢學森如果不出差,三頓飯差不多都是跟家人一起吃。當時錢學森應酬不多。

聶榮轅元帥很關心錢學森。那時候正值三年自然災害時期,有一回聶榮捧元帥從軍區的慰勞品中,送了半頭豬給錢學森。

刁九勃就把這半頭豬交給食堂,然後分期分批從食堂領取豬肉給錢家。坎事員高高興興做了一碗紅燒肉端上飯桌,錢學森一看見就追問,這麼多肉從哪裏來的?盡管刁九勃解釋說是聶榮臻元帥送的,錢學森還是堅持生活上不能特殊化,關照以後不要從食堂領取豬肉。

保姆工作也很盡心,除了照料錢學森夫婦起居,還照料錢家三位老人和兩個孩子。這樣,錢月華就用不著每天去那裏照料老人了。不過,每星期二,錢均夫必定乘公共汽車來到東四馬大人胡同,看望錢月華,在她那裏一起吃中飯,直至下午3時,才乘公共汽車回阜成路8號大院。也有時,錢月華到阜成路8號大院看望錢均夫。

錢學森的一對兒女迅速長高,看到兩個孩子的衣服小了、短了,刁九勃就讓管理員去買。

錢學森出差時,秘書與警衛秘書刁九勃隨行。有時候,秘書沒有去,刁九勃則一定要去。錢學森乘火車,刁九勃同行。錢學森去酒泉基地,每一回從北京南苑機場乘飛機,刁九勃也都同行。就連錢學森平時乘坐吉姆轎車外出,刁九勃也必定同坐在車上,以保障錢學森的安全。錢學森去人民大會堂開會,刁九勃總是送他進大門,然後到錢學森的專車上待命。會議一結束,習九勃就到人民大會堂大門口等待,錢學森一出門,就由他領路,來到專車。

刁九勃說,錢學森當時每天的工作時間表是“9上、3上、8開會”,即上午9時上班,下午3時上班,晚上8時開會。通常錢學森在早上6:30起床,7:20早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