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雙性戀就包括了同性戀與異性戀,薩福就是一個雙性戀者,也就是說她除了喜歡男人之外,還會喜歡上女人!
在古希臘時期,同性戀是一種正常現象,並且被認為是一種比異性戀更高級的方式。薩福是一個代表人物,被譽為同性戀的鼻祖。其實,她隻不過是當時同性戀者當中最出名的一個而已!
說她是鼻祖,是因為她創立的“同性戀會所”,也就是她創辦的女子學校,專門教授詩歌、音樂,甚至包括美容和服飾,就是現代的“貴族女子學校”。她本人就是最大的廣告,出於對她聲名的仰慕,愛琴海沿岸的貴族世家紛紛把自己的女兒送到她的門下,一時間,薩福的身邊會聚了來自希臘各地的妙齡少女。
頗有成就感的薩福,很喜歡這些年輕美麗的女孩子,不僅教授她們詩歌與音樂,教她們怎麼寫情詩,怎樣飽含深情地將之吟誦出來,閑暇之餘還教授她們戀愛技巧。
當然,薩福的情詩都是她真實的心境寫照。內心的孤寂和對愛情的渴求產生了強烈的撞擊,而她卻把這些複雜的感情都轉移到女學生身上去了。當時受自由主義思潮的影響,人們認為這是人性的解放,並不是什麼壞事。然而,在不同的時間與地域裏,薩福或多或少地被不同的人謾罵為“不知廉恥的女巫”。
薩福與女學生們朝夕相處,寫下了不少以愛和欲望為主題的詩歌。
這些詩作中,有多篇是對女弟子學成離別或嫁為人婦時表達相思之情的贈詩。僅從保存下來的一些作品中能夠看出她當時的心情:
她音訊全無,我悲哀欲絕
記得她離去時,淚落如泉
沒什麼大不了的,她說,
離別總是痛苦的,薩福。
但你知道,我的離去並非我的所願。
我說:走吧,隻要你快樂,
但要記住,你帶走了我的愛,
留給我的隻有傷痛。
如果遺忘的時刻到來,就回想一下
我們向愛神所呈獻的典禮
和我們曾經擁有的美
回想一下你戴的紫羅蘭頭飾
繞在你頸上的用玫瑰花蕾、
蒔蘿與番紅花編成的項鏈
回想一下當我把帶著乳香的藥
撒在你的頭上與床席上時
你說向往的一切已經來臨
沒有我倆的歌吟
大地一片沉寂
沒有我們的愛情,樹林永遠迎不來春天……
除了愛少女以外,薩福還擁有不少異性情人。他們包括阿爾凱奧斯、阿那克裏翁、阿爾喀羅科斯及希波納斯等古希臘著名的詩人。這樣,薩福“淪陷”的味道就更濃了!
後來,她對異性的渴望越來越強烈,真正讓薩福走向毀滅的是一個名叫法翁(Phaon)的男子。他是勒斯波斯島上的一個漁夫,沒有知識,且放蕩成性,唯一的資本是有一副好皮囊。但他冷漠無情,視薩福瘋狂的愛而不顧,致使薩福從懸崖上跳海自盡!
後來,這段哀豔的戀情為世代詩人所傳唱。意大利著名作家薄伽丘在《列女傳》中哀歎道:“她在詩藝中得到的幸福,一如她在愛情中遭遇到的不幸:愛上一個青年男子,為了他的魅力,或者美貌,或者其他什麼原因,屈服於難以忍受的折磨。他拒絕服從她的欲望,於是,悲傷的薩福寫出哀悼的詩篇……我們是不是應該責備繆斯女神呢?當安菲翁彈唱詩歌的時候,她們肯為他移動奧吉及亞的石頭,卻不肯為薩福移動那位年輕男子的心。”
關於薩福,人們總會聯想到她的美麗。據說,有一次薩福與別人對簿公堂時,法官宣布判她死刑的一刹那,她竟當庭脫下衣服,露出如凝脂般的肌膚。本來肅靜的旁聽席上突然爆發出震耳欲聾的喊聲,所有人都認為如此美麗的女子不該被處死。迫於眾人的壓力,法官不得不宣布將她無罪釋放。
數千年過去了,人們開始對這段空白的曆史加以豐富的想象。有些人認為薩福“相貌醜陋,皮膚黝黑,身材矮小”,甚至具有一種雄性氣質!現在看來,這隻不過是一種傖父心理:女人的卑賤,是男人的快樂;女才子的卑賤,更是男人的歡宴!
說到女才子,薩福確實創造了一個讓人為之浮想聯翩的詩歌神話。在中國,第一個介紹薩福的是周作人。1914年,他在《中華小說界》上著文說道:“(薩福的詩)情文並勝……譬如蝶衣之美,不能禁人手沾捉。”在中國老派文人眼裏,薩福簡直就是不食人間煙火的仙人。希臘的立法者梭倫(約公元前638—約前559年),在酒會上聽到自己的侄兒吟唱薩福的詩,極為喜愛,立即請侄兒教他。他說:“我學會了它,就可以死而無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