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古希臘的第十位繆斯(1 / 1)

薩福所處的年代是公元前6世紀左右,還有人說是公元前612年,但無從考據。那正是古希臘文明興起的年代,正如馬克思所說,精神文明建立在物質基礎之上。無疑,當時的希臘很富有!

從政治上說,當時的社會奉行民主平等的政策,人民也過著非常自由自在的生活。這裏所謂的“自由”是指“性”自由,人們過的是雜居生活!薩福的生活背景還不隻是這麼簡單,幾乎與此同時,世界文明開始爆發了:

在希臘,哲學家們群星燦爛;在印度,釋迦牟尼創立了佛教;在中國,老子、孔子著書立說;在希伯來,先知出現,《舊約》中的部分篇章開始形成……所以,從文明爆發時期裏走出的一位婀娜女子吟詩歌唱留下了不朽篇章也就不足為奇了。

公元前6世紀,愛琴海附近的小亞細亞都淪為了希臘的殖民地。勒斯波斯島位於愛琴海東部,靠近土耳其西部,是希臘開放較早的地區之一。敘事詩和抒情詩在這裏得到發展,因此勒斯波斯島成為新文化的中心,產生了許多有名的文學家和畫家。

關於薩福,並沒有留下很多的曆史資料,要不是在19世紀末尼羅河畔發現的莎草紙上載有薩福的詩歌,她可能永遠是一個謎團。我們隻能從保存下來的斷編殘簡以及一些作家,諸如柏拉圖、奧維德、薄伽丘的描述中獲得薩福點滴的信息。

現代的一個公論是:一位真正偉大的詩人,應該有著沒有物質壓力的生活。薩福出生於貴族世家,無憂無慮的孩提時代是在勒斯波斯島上度過的。她在富庶的島上享受自由、閑暇和寧靜的時光,過著精致奢華的生活,這是薩福的童年。

十幾歲的薩福有了人生中的第一次轉折。島上的貴族們因為利益的紛爭,在社會上引起了不小的震動。薩福整個家族都被牽連,受到其他貴族的迫害。年輕的薩福隻能與哥哥一起逃到意大利北部的西西裏島,過著顛沛流離的逃亡生活。

過慣奢華生活的她不能適應貧窮的生活,於是她開始尋求翻身的機會。不久,她便向當地一個富有的商人拋出了繡球。相傳薩福天生麗質,是一個很有女人味的女人,她很快得到了富商的青睞,從此又過上了衣食無憂的生活,還生育了一個可愛的小女兒。可還沒等小女兒學會喊“爸爸”,丈夫就在一次意外中去世了,留下了大筆的財產。

錢是有了,卻失去了丈夫,她生活的重心自然發生了轉移。公元前6世紀左右是一個重要的時代,當時社會流行寫作,特別是詩歌。薩福一開始也是為了練練筆,抒發一下內心的感受,可沒想到以後卻一發不可收拾了。

薩福特立獨行的性格注定了她不會傾聽,更不會接受別人的詩體風格,她隻寫自己的,我行我素。薩福的詩歌一改往常詠神的風格,她詠的是人,而且,是她身邊的人。這種傳唱方式得到了人們的喜愛,使得薩福很快成為了人們的焦點,在她回到勒斯波斯島之前,就已經是一個頗有名氣的女詩人了。

勒斯波斯島,那裏陽光柔和而明媚,物產豐盛,水果甜美,海水清澈透明。當黎明的陽光從碧藍的海麵上浮現時,人們經常看到在大理石柱廊下有一位女子,眺望大海之上色彩繽紛的朝霞,足穿金屐,獨吟詩章。她就是薩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