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雉的童年是在單父(今山東單縣)度過的,一家人生活安逸,其樂融融。可是沒過幾年,父親就與豪門貴族結怨成仇,全家迫不得已搬到了沛縣。這時,年幼的呂雉對人間險惡便有了初步的感受。
呂父與沛縣縣令是結交多年的好友,縣令為歡迎他們的到來特意辦了一桌酒席。同鄉的官吏富民紛紛前來,他們表麵上是來慰問呂家,實則是想與縣令套近乎。
呂雉的婚事就與這場宴會大有關聯。在座的各位官吏富民中有一個放蕩不羈、灑脫不凡、方臉大耳的人,一進門時呂父就注意到他了。他進門便在禮單上寫道:“賀錢一萬。”——其實他身上一文錢也沒有。這人生性好喝酒,平時沒有積蓄,不要說送禮了,喝完酒不要酒瘋就萬幸了!他就是沛縣泗水亭長劉邦。
隻見此人入門後麵不改色、旁若無人地談笑風生。酒席開始後,他也不客氣,隻顧大吃大喝。但此人有龍顏之態。呂父見狀,覺得他不同尋常。一片狼藉之後,眾人散盡,呂父坐在他旁邊,直言相告:“我一向精於相術,今日遇見閣下,算是見到真正的貴相了。就直說吧,我有一小女正當待嫁之年,品貌還不錯,嫁給你為妻如何?”
劉邦聽了這話喜出望外,酒意全無。本來隻是想混口飯吃,沒想到還走了桃花運!可是呂夫人不答應,她怒氣衝衝地跑去質問呂父,自己的女兒怎麼能嫁給一個芝麻綠豆大的官呢?何況還是個隻會誇誇其談的窮鬼。呂父不買夫人的賬,執意將女兒嫁給了年近四十的劉邦!
呂雉嫁給劉邦的時候,是個不到20歲的姑娘。作為女兒,她是個溫順聽話的乖孩子,對婚事沒有異議;劉邦之前還有個兒子劉肥,呂雉作為繼母,也扮演著善良、賢惠的角色。劉邦再婚後還是不思進取,經常跑出去鬼混,三天兩頭不見人影。織布耕田、燒飯洗衣、孝順父母及養育兒女的責任,都落在呂雉一人身上。婚後第二年,呂雉生下一個女兒,即後來的魯元公主;隔了兩年,又生了一個兒子,取名劉盈,即後來的漢惠帝。
全家生活的改善,都為丈夫的前途所係——女人傳統的思想中都是這樣認為的,呂雉也不例外。這時她心中還存在這樣一絲信念:也許奇跡很快就會發生。
有一次,呂雉帶著兩個孩子在田間勞作,遇到一個討水的老太太,呂雉索性將飯食都給了她。老太太對她說:“夫人,你可是天下至貴之人啊!不過夫人將來富貴,恐怕還要靠兒子。”老太太走後不一會兒劉邦就回來了。
呂雉將她的話說給劉邦聽,劉邦很吃驚,趕緊去追趕老太太。老太太見劉邦趕來並不驚訝,好像是早就知道,她不緊不慢地說:“您夫人和孩子都是貴人之相,但您的麵相更是貴不可言,夫人和孩子要靠您才能求得富貴。”劉邦聽了這話,心裏美滋滋的。
曆史上有很多轉折的瞬間,尤其是在動蕩不安的年代。當時,秦始皇大建陵墓,征調了大量百姓去服役。劉邦負責從沛縣押送勞役前往驪山,可是中途不少人逃跑了。於是他索性將剩下的人全部放走,並帶了十幾個願意追隨他的人走上了反抗秦朝統治的道路。
在劉邦逃亡途中,都是呂雉給他傳遞消息的。縣裏麵派衙役追捕劉邦,呂雉第一時間托人傳話給劉邦,在她眼裏丈夫永遠是對的。雖然丈夫平時好逸惡勞,貪酒好色,但是在關乎性命的問題上呂雉還是難以“大義滅親”,何況她還一心想著丈夫有朝一日會飛黃騰達。